学术投稿

循序渐进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

宋国菊;杨秋萍;肖又姑;尹文玉

关键词:儿童, 学习困难, 感觉统舍训练
摘要:目的探讨循序渐进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方法时38例学习困难儿童首先选用平衡木、滑板、滑梯、吊缆、拍球、跳绳等进行身体协调训练;然后进行图文、色彩分类识别,图文注意力训练;后通过瞄准心、串球、穿针引线等游戏手段行精细训练.每次60~90 min,隔日1次或2~3次/周,每2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38例学习困难儿童注意力、学习成绩、情绪稳定、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及主动性改善率分别为89.47%、86.84%、84.21%、84.21%、97.37%和71.05%.结论循序渐进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学习成绩、情绪稳定、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协调能力效果明显.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能护士库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培养一批具有全能素质的护理人才,提高医院护理应急能力.方法选拔24名护士,建立全能护士库.对其进行严格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并实行动态管理.结果全能护士解决了医院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治,集中器官移植手术,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护和患者剧增病区的人力不足问题.结论全能护士库的建立弥补了综合医院的应急护理人力资源溃乏的不足,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周娅;董凤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寻找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对1712例住院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154例(162例次).感染率9.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常见,占58.6%,其次分别为泌尿道、胃肠道、上呼吸道.急性期、实施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冬春季发病及老年患者等医院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脑血管科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管理,重点监控,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医护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王利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门诊护理组长负责制的实施与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的方法,以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方法设立门诊相关科室护理组长岗位,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评,确定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前医生满意率及门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6.0%、84.0%,实施后分别提高至97.0%、95.0%.结论门诊护理组长负责制提高了门诊的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了门诊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持续改进.

    作者:韩玉芳;孙春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氯化钾溶液空瓶在测量尿量中的应用

    尿量的精确测量对于心脏术后患者病情的观察十分重要.临床中我们习惯用量杯来测量尿量,但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心脏病患儿测量不够准确.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用废弃的氯化钾溶液空瓶(容量为200 ml的塑料制品,每小格10 ml)做量杯测量尿量,既准确又方便.临床应用于38例患儿,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介绍一种多功能雨蓬

    在临床上,室外用担架或推车运送急诊或卧床患者时,为防止日晒雨淋等,常用塑料布或雨伞遮挡,给工作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患者的不适.为此,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结合临床实践,于2002年研制了一种多功能雨蓬,投入临床使用3年余,效果理想,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明;欧阳红;朱列和;熊艳;晏九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认为目前存在学科定位不清、培养目标单一、角色功能模糊、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题和研究经费困难、师资缺乏、毕业生定位不准以及社会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将护理学划为一级学科,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临床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教育、管理能力,设置个性化课程,并加强国际合作、申请重大课题,成立导师组及加快临床护理专家队伍建设,以完善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用人机制.

    作者:朱海利;陈洪华;张银华;任小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将9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有利于排出体内毒素,能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秋霞;郑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180例近期结局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对照比较,并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53.3%患者结局良好,46.7%患者结局不良,近期结局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方面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家庭的低情感温暖,父亲的过分干涉,母亲的拒绝、否认和家庭的高控制性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家庭环境和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会对其近期结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建议时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亦应对其家属采取同步教育和干预措施.

    作者:杨冬梅;常娇;张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开塞露灌肠缓解便秘的效果观察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是直肠癌、结肠癌的诱发因素,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常采用开塞露纳肛和肥皂液灌肠缓解便秘,但均给患者带来不适,且效果欠理想.为减轻患者痛苦,我科对180例患者采用开塞露灌肠法,收效甚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彩云;廖光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输液车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国内输液架均为固定式,输液中的患者需离床检查或活动时,常需他人协助手举输液瓶,十分不便.鉴此,我们于2005年3~11月自行研制输液车并应用于100例输液患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雪芹;周玉莲;刘晓霞;马梅;高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电磁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配合

    介绍电磁标测(CARTO)系统的组成和应用原理,总结37例CARTO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配合经验.提出术前准备包括备齐抢救仪器及药品,心理护理,放置背部定位电极及消融参考电极,合理安置手术体位,心电监护;术中配合主要是提供术中所需各种导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射频放电情况,关注患者舒适度.

    作者:刘华芬;王晓红;刘秀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生学业成败的归因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护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对149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学业成功的归因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对学业失败的归因得分依次为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能力.护生认为成功的内部归因显著高于外部归因(t=7.13,P<0.01),而认为失败的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6,P>0.05).结论护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总体上呈现积极趋势,但仍有部分护生轻视努力的作用,将失败完全归因于能力,或过分强调外部因素的影响.应培养护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了解其归因倾向,运用策略促使护生正确归因,对护生进行归因训练.

    作者:李明霞;范秀珍;李文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麻疹疫苗稀释时防止产生泡沫方法介绍

    麻疹疫苗是儿童计划免疫疫苗之一.在日常接种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稀释麻疹疫苗常常会产生许多泡沫,给吸取准确的剂量带来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疫苗的耗损系数.鉴此,笔者摸索出了一种新的稀释方法,可有效消除泡沫的产生.介绍如下.

    作者:袁诚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门诊输液室流水式操作模式探讨

    目的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失误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30个工作日输液的前50例次患者(共1 500例次)按单、双日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由3名护士独自完成从接输液单到输注操作的全过程;观察组则按流水操作模式,1名负责接输液单、贴瓶签、摆药、皮试(舍看结果)、巡视、接瓶、拔针及处理输液故障等,1名负责核对药物及配药,另1名负责输注.比较两组每天连续完成50例次输液所用时间、差错失误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完成50例次输液所用时间及差错失误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门诊输液室采用流水式操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失误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叶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于2005年1~6月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结果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经济效益显著优于2004年同期(均P<0.01).结论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更民主,有利于护理团队精神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宫兆瑛;刘筱丽;张梅欣;董爱玲;唐松军;刘春兰;王晓霞;张倩;于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对肿瘤深部热疗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热疗前及热疗过程中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68例行热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96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治疗前72 h及治疗中增加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治疗2个周期后恐惧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肿瘤患者对热疗的恐惧心理.

    作者:李蓉;黄赛菊;余宗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知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为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8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到血液污染的护生占63.89%,受到针刺伤者占50.00%;护生均自己清洗工作服;仅16.67%护生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33.33%护生完全知道洗手程序,知道针刺伤后会感染哪些疾病及其处理者分别占11.11%、16.67%.结论实习护生严重暴露于职业危害中,防护知识极度缺乏.医院应加强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带教老师的素质培养,落实对实习护生的防护用品的供应,以培养和提升护生的防护意识.

    作者:唐晓芸;谭伟;李玉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真空负压静脉穿刺抽血拔针方法的改进

    真空定量采血器主要利用负压原理达到采血功能.该采血器使用方便,但在常规拔针时,真空管内负压已消失,而拔针时由于惯性作用致少量血液随针头溢出,给护理工作增加了许多不便,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通过临床实践,笔者改革拔针方法,有效防止了血液外溢,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管护士负责制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管护士负责制对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62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由经管护士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优良率、对健康教育满意率分别为100.0%、96.3%,对照组分别为82.7%、7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实行经管护士负责制,由经管护士对卒中单元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玲;肖萍;陈黛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股静脉体表投影点斜角穿刺法用于小儿股静脉采血

    目的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方法将78例股静脉采血患儿随机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38例).甲组采用传统方法穿刺采血,乙组采用股静脉投影点斜角穿刺法.结果乙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甲组,采血时间显著短于甲组,局部瘀斑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P<0.01).结论股静脉体表投影点斜角穿刺法进针部位较直观,可提高采血成功率.

    作者:陈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