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移植术后并发肠道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李小侠;张晓霞;梁远娣

关键词:心脏移植,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护理
摘要:1例非梗阻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肠道沙门氏菌感染.经药物治疗并采取消化道隔离、饮食护理、病情及药物反应观察、心理护理等,患者痊愈出院,随访至今,生活状态良好.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咽部护理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口咽部细菌定植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致病因素,护理人员应提高认识,加强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王辉;王欣然;王卫军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经会阴超声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引导125Ⅰ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45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进行饮食及会阴护理.结果 45例手术顺利,无1例发生粒子移位,住院3~5 d顺利出院.随访3~24个月无1例复发和转移.结论 系统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的有力保障.

    作者:范京红;田素青;王俊杰;米淑敏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巡回护士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手术室工作具有灵活性、机动性、时间长、节奏快等特点.因此,有时在手术进行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更换巡回护士,以往多采用口头交班形式,由于交接班内容多及交班缺乏条理性等原因,容易导致接班者遗忘交班内容,使交接班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各种差错、事故发生概率增加.为此,笔者设计巡回护士交接记录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敏;曾俊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手术配合

    对3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施行肺和左心房部分切除术,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术中并发症.认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准备、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蕊;茅金宝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自制带囊细导管治疗难治性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

    目的 探讨治疗难治性食管胃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颈部吻合口瘘溢出患者采用自制带囊细导管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结果 8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吻合口狭窄发生.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难治性颈部吻合口瘘患者采用自制带囊细导管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治疗效果好,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英;秦林芬;杨文芝;郭艳玲;耿明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胃管氧管双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为妥善固定胃管和氧管,设计制作胃管氧管双固定器并应用于86例患者,均未发生胃管脱出及唇部皮肤破损情况.该固定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作者:江燕;喻芹;吴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介绍肾移植手术中经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的方法和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3例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患者进行术中护理.结果 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的情况,术中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移植效果满意.结论 经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成功的关键除供肾者术前准备充分和术者技术娴熟以外,手术室仪器设备的功能良好、准备齐全,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熟练配合是该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作者:贺吉群;李思;游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一次性吸引器头套筒在骨创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在骨创外科手术中,医生在使用攻丝进行扩孔的过程中术野的脂肪组织常缠于攻丝上,给手术医生的操作和器械护士带来诸多不便,我科从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一次性吸引器头套在攻丝上扩孔10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63例带血管游离同侧或对侧腓骨移植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有效的基础和专科护理.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伤口Ⅰ期愈合,未发生并发症;术后6个月髋关节X线摄片显示,155例(95.1%)股骨头无进一步塌陷,植骨成骨良好,骨质密度均匀.随访6~18个月,145例(89.0%)患髋功能恢复,能正常工作生活;15例(9.2%)功能改善,可长距离步行;3例(1.8%)患者仍有患髋疼痛,活动受限,需扶拐行走.结论 正确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耀怡;陆颖;胡三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系列实用型冷敷护理袋的制作与应用

    制作各类冷敷护理袋用于发热患者颈部、额部、腋窝、腹股沟等处,以降低体温,其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固定,避免医院感染的优点.

    作者:唐霞珠;袁莉华;朱海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非语言交流在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满足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期间言语功能缺失患者的身心需求.方法 对1000例患者于术前3 d开始行以哑语为主体的非语言交流方式训练,于术后气管插管期间以此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于拔管后以访谈法了解患者需求的满足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气管插管期间患者需求满足度为99.4%,护理满意度为97.3%.结论 对该类患者采用以哑语为主体的非语言交流可使其身心需求获得大限度的满足,使其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作者:于丽;周俊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孕妇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孕妇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为制订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500例孕妇就隐匿性HBV感染相关知识、对隐匿性HBV筛查及干预的态度、孕妇获得相关知识途径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对隐匿性HBV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9.4%~59.0%,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为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31.8%~45.2%的孕妇不愿意婴儿及自己接受HBV-DNV检测和相关干预.结论 孕妇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低,应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大范围的针对性健康宣教,以提高孕妇认知水平,切实控制HBV的传播.

    作者:康汉珍;操静;汪晓湘;张礼婕;张巍颖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肺叶切除术后36小时胸腔引流量变化趋势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后36 h胸腔引流量的变化规律,为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79例肺癌患者术后36 h引流量进行研究.结果 36 h引流量出现双峰期分别为术后1~6 h和20~22 h两个时段,其余时段为引流平稳期;双峰期的出血量分别占36 h总量的38.2%和31.4%,双峰期每小时的引流量分别是(34.4±17.4)ml、(27.7±20.6)ml,与平稳期引流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量有一定规律,可为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住院患者满意度测评及其与护士长领导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其与护士长领导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医院领导行为调查表(PM量表)测评护士长领导行为,自制问卷调查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82.59%,对护理态度、病房环境、知识技能的满意度分别为90.74%、79.81%、74.44%;护士长工作绩效职能和团队关系职能平均得分为36.39±3.05和34.98±5.81;患者对护理态度、知识技能、病房环境的满意度与护士长团队关系职能均呈正相关,后两项满意度与工作绩效职能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护士长领导行为有关,提高护士长的工作绩效职能和团队关系职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新霞;娄凤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心脏移植术后并发肠道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1例非梗阻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肠道沙门氏菌感染.经药物治疗并采取消化道隔离、饮食护理、病情及药物反应观察、心理护理等,患者痊愈出院,随访至今,生活状态良好.

    作者:李小侠;张晓霞;梁远娣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自制匀浆膳在胃肠内营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匀浆膳在完全胃肠内营养(TE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例长期住院的鼻饲患者应用匀浆膳进行TEN,观察停用肠外营养(TEN前)和TEN 4个月后(TEN后)患者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GB)变化.结果 10例患者TEN前、后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鼻饲患者应用匀浆膳行TEN,能够维持正氮平衡,无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社区护理的对策,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福州4个社区的363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对其生活质量状况、社区护理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为61.71±9.85;其对社区护理需求得分为2.52±1.03,其中对健康促进需求高[(2.88±1.09)分].影响社区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对社区护理的认识、患病数目、年龄等;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患病数目、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年龄等.老年人对社区护理各领域需求与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对疾病护理方面和护理需求总分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偏低,对社区护理需求较高,其生活质量和社区护理需求呈负相关关系,需针对老年人需求特点开展社区护理工作,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林婷;黄俊山;姜小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胸部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胸部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调查表对60例胸部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得分为68.16±7.20,家属为70.32士6.48,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健康教育需求排列前4位是手术疗效及预后、术后疼痛及止痛、术后复查时间及途径、术前准备及检查相关知识等.结论 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健康教育需求均较高且一致,需采用适当的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教育,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王贵桃;胡素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术前访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接受术前访视,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手术前1 d及术晨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测量两组患者焦虑状况,同时测量其血压、心率.结果 观察组术晨焦虑评分、收缩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血压及心率波动小.结论 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佳状态接受手术.

    作者:朱玉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显微一期切除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患者的护理

    对17例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的患者行显微一期切除,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1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提出术前予心理支持、术前准备,术中体位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置是确保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杜英;马燕;程立欣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