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段立静
行肢体手术,都需将患肢抬起或用绷带悬吊在输液架上,以方便皮肤消毒、铺巾,但在悬吊时需巡回护士帮助扶持,既浪费人力,又不方便患者,造成患者僵硬麻木等不适.鉴此,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可调式悬吊肢体消毒支架,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孙宪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调查家庭婴儿抚触的开展情况,分析影响其开展的因素,以便更好的开展家庭婴儿抚触工作.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200例产妇家庭抚触的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中有152例(76.0%)在家进行了婴儿抚触.居住在城市、月收入高及受教育程度高者开展抚触率显著高于居住于农村、低收入及低教育程度者(均P<0.01).结论 家庭婴儿抚触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婴儿抚触的开展.对抚触的正确认识、家庭经济能力和认识能力是影响家庭婴儿抚触的主要原因.
作者:武凤云;邱亚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住院孕产妇及其丈夫的心理状态,为有针对性地实施身心护理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SCL-90自评量表对孕产妇及其丈夫进行调查.结果 孕产妇及其丈夫的各类心理症状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其中各因子均分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症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孕产妇及其丈夫均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但丈夫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症状上较妻子轻.提示护理工作中既要关心孕产妇,也要关心其丈夫的心理问题,同时充分发挥丈夫对妻子的情感支持.
作者:向瑞萍;吴冬梅;鲁益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在本科院前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名护生按年级分为两组,实验组(2001级,64名)采用情景教学法,对照组(2000级,6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普遍优于对照组(P<0.01,P<0.05);教师对护生实习行为评价,实验组学习灵活性、知识面及动手能力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情景教学模式应用于急救护理学教学使护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护生知识面及动手能力,促进了教师角色的改变,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蒋峰;金爽;陈金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置硬膜外导管注射臭氧.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P<0.05).结论 在切吸的同时置管注射臭氧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桂云;李振梅;谢来芬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对1例高龄重度直肠脱垂患者行PPH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术前予心理支持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伤口情况.结果手术顺利,术后直肠脱垂全部回缩,排便及增加腹压时未见脱出,随访1年无复发.提出术前周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和出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庞小燕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对78例老年糖尿病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控制血糖至安全水平,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做好健康指导,结果78例患者2~6 d空腹血糖降至安全水平,顺利手术,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合理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卢文;梁敏仪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TB针在采集动脉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21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TB针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576例次(观察组);2004年190例患者采用一次性2 ml、5 ml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气标本535例次(对照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淤斑、血肿发生率,意识清醒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淤斑、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意识清醒患者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一次性TB针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无痛、血肿发生率低的优点.
作者:付爱霞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对48例不孕症(多卵泡发育及不排卵)患者采用卵泡刺破及宫腔内人工受精方法治疗,结合心理护理、促排卵用药护理、预防流产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妊娠17例(9例已分娩,5例继续妊娠中,3例胎死或流产).提示卵泡刺破及宫腔内人工受精能有效增加受孕机会,而系统、科学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芬;张文香 刊期: 2006年第20期
传统的肾脏手术体位垫摆放方法较为复杂,且不易固定牢固,患者容易滑动倾倒.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使用医用胶布改良摆放肾脏手术体位120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汪哲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本科护生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结果的因素,并预测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本科护生临床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傅红琼;王世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15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骨钩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康复护理,如挺胸提肩、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等;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5例患者经过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术后计划性、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具有固定牢靠,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叶学英;叶雪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封闭式吸痰管使用情况,旨在为针对性教学和指导封闭式吸痰管正确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危重症监护病房(ICU)85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封闭式吸痰管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接受该操作的263例患者进行访谈.结果 封闭式吸痰管操作情况比较,工作时间>1年的护士显著优于1年内的护士(均P<0.01);患者感觉舒适65例(24.7%),不舒适198例(75.3%).结论 应对ICU护士进行封闭式吸痰管的规范化操作和系统理论知识培训,以熟练的操作技巧和良好的沟通,提高患者舒适感.
作者:李水英;高郎丽;殷小容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下咽颈段食管癌并全喉切除术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行颈咽段食管癌并全喉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方式和特点,术中采取2组器械护士配合,严格执行无瘤和无菌操作等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无手术死亡,1年生存率为77.8%(14/18),3年生存率为33.3%(6/18),5年生存率为16.7%(3/18).结论 做好手术配合及术中无菌无瘤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黎明;汤国娇;敖惠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并发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术后应用PCEA患者30例为观察组,未应用PCEA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的发生率为80.00%,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尿潴留的发生时间为(4.28±0.25)h,稍早于对照组的(4.45±0.34)h,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下肢骨折术后应用PCEA有较高的尿潴留发生率,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术后4 h内排尿,以减少尿潴留.
作者:卞晓萍;姚克勤;奚爱芬;张超先;路丽芬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方法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98例)与对照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即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嘱其放松,采用幽默、皮肤刺激等方式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结果 术后72 h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24 h其镇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术后第8天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第8天护患关系信任度比较,8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程度,减少镇痛药的使用,有助于保持良好护患关系和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傅爱凤;郑志惠;易小青;农春花;吴丽妮;刘桔慧;钟丽平;欧运娇;黄日妹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对4例乳癌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结果移植皮瓣成活良好,乳房柔软度好,形态满意.提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护移植皮瓣,做好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媛媛;余媛;盛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中老年妇女性与性心理,为加强其保健知识教育、促进性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妇科门诊就诊的235例45~65岁已婚妇女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有关性心理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妇女中51.5%不性交;干部、教师、职员对性的需求显著高于农民工(P<0.05).结论 中老年妇女身心健康不容忽视,应帮助中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性生活信念,以促进健康,消除其对性生活的偏见和心理障碍.
作者:冯齐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对28例患者实施标准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体位摆放,专科护士的熟练配合,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90.0 min,术中出血量60~100ml,无1例并发症发生.提示标准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既能保持阴道生理解剖的完整性,又能切除移行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子宫切除的理想手术方式,腹腔镜的正确使用和消毒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张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对6例新生儿腹裂采用自体保留的脐带片修补.通过术前评估,制订预见性护理措施,6例患儿均能耐受手术.1例术后第4周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放弃再手术而死亡,5例治愈出院.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心率、呼吸监护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有效的麻醉复苏和保暖措施的应用,是预防患儿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秀清;申翠香;王丽;万群;李爱荣 刊期: 200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