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eta分析及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陈良英;何仲;魏丽丽

关键词:Meta分析, 护理学
摘要:介绍Meta分析的概念、基本方法在护理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的意义.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干燥剂致双眼碱烧伤患者的护理

    对1例干燥剂溅入眼内致使双眼碱烧伤的患儿进行急救处理及眼部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患儿住院11d痊愈出院.

    作者:周云;方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娠与分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与分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19例育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将完成随访的186例患者按患病后有无妊娠及分娩分为妊娠及分娩组(下称妊产组,121例)和未妊娠组(下称非妊产组,65例),将两组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妊产组复发率(79.3%)、平均发病次数(3.7±2.1)及住院次数(1.8±1.2)显著高于非妊产组(63.1%、1.8±1.3、0.9±0.6;P<0.05,P<0.01);家庭和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及维持应用抗精神病药剂量均显著差于非妊产组(均P<0.01).在妊产组中,病情稳定组孕后维持治疗及家庭和社会支持率显著高于妊娠期复发组和产后复发组(均P<0.01).结论妊娠及分娩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有关,但是否为复发的直接因素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詹来英;刘琳;付凤珍;刘文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65例颌面外科术后患者的呼吸监护

    为了探讨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呼吸监护的有效方法,对565例患者综合评估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557例呼吸平稳;8例出现呼吸意外,其中7例经积极抢救呼吸恢复,1例死亡.提出确定护理问题后,严密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是保证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的主要护理措施.

    作者:谭雁红;李焕平;李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马齿苋炭外敷治疗Ⅲ期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治疗Ⅲ期压疮的方法.方法对20例(32处)Ⅲ期压疮采用马齿苋炭外敷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19例(20处)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观察组平均4.2d,对照组10.3 d.结论用马齿苋炭外敷治疗Ⅲ期压疮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高祖梅;薛菊兰;张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清除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配合

    对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等离子刀病灶清除术的手术配合.结果均治愈,随访6个月以上,1例上下楼梯及上下坡感局部无力,3例行走自如.提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手术过程,正确设置手术体位,术中保持一定压力的生理盐水灌洗关节腔,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虹;郑沁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制扩肛器扩肛联合结肠灌洗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效果观察

    目的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症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患儿采用自行研制的有机玻璃扩肛器行扩肛及改进后的结肠灌洗方法治疗3~6个月.结果均顺利渡过初危险期,其中12例排便恢复正常;18例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30例行巨结肠根治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医疗用具的改革及护理方法的不断革新能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疗效.

    作者:郭先娥;胡露红;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4例,在口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312例,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痊愈患者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口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张红燕;邓黎;胡卫卫;杨湘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腔压迫止血器的设计与应用

    我科从2002年以来,采用自制简易鼻腔压迫止血器对122例鼻腔手术者压迫止血,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辛虹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在意外事故现场,没有无菌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情况下,为了对胸腔内出血进行及时闭式引流,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抢救患者生命.笔者自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自制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对46例胸腔内出血患者行闭式引流,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周应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初探

    目的探索洁净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法将手术室和供应室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设,手术室用过的器械通过外走廊、污梯直接送往供应室消毒灭菌后,再通过专用清洁电梯送至手术室备用.结果正式运行近1年,节省了手术室护士大量时间(人均1.0 h/d);手术由过去的每日平均71.0台增至82.0台;手术器械包数目、夹带等错误发生数由过去的平均每月9项减少到0,并杜绝了器械丢失现象.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实行各自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提高工作效率,使手术室更加洁净.

    作者:曾俊;任辉;魏静蓉;周亚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预防护理对腰椎结核及腰椎爆裂骨折手术后腹胀的影响

    目的降低腰椎结核(TB)及腰椎爆裂骨折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按骨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饮食指导、术后平卧、上腰围等预防术后腹胀的措施.结果观察组腹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不同手术入路及麻醉方式腹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腰椎TB及腰椎爆裂骨折术后腹胀发生与麻醉及手术入路相关,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作者:陈琳;廖彬;郭声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次性接尿袋的制作与应用

    男性尿失禁患者,常规采用留置导尿管和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易引起逆行感染和局部感染.鉴此,笔者于2002年以来对10例尿失禁患者采用保鲜袋接取尿液的方法,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黄玉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回顾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和护理.认为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指端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等指标,及时液体复苏、缓解腹腔高压,加强用药管理,预防呼吸机并发症是确保救治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王欣然;韩斌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研究性学习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成人护理大专班4个教学点185名学生参加<外科护理学>部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采用调查学生现状了解需要,联系临床确定课题,制订程序指导研究,制订多元性评价指标评定成绩等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学生根据意愿并联系外科临床实际每人选择研究性课题2项,共涉及患者370例;提出并解决的护理诊断18项;书写研究性报告370篇;学习成绩综合评价优良率86.1%.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精神.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患者家属手术等待期间焦虑状况及相关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手术患者家属在术中等待期间的焦虑状态、相关因素及需求,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S-AI)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行急诊和择期手术的146名家属在等候患者手术期间的焦虑状况和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总体焦虑评分42.53±5.22,呈较高水平,焦虑评分与患者年龄大、医师职称低、等候时间长及施行全麻显著相关(均P<0.01),其中急诊手术患者家属(急诊组)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择期手术患者家属(择期组)(P<0.01);急诊组更关注与患者手术直接相关的信息,而对手术费用及等候环境的需求显著低于择期组(均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急诊与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的特点及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支持,以减轻其等待期间的焦虑程度.

    作者:赵洪武;王志稳;果淑兰;阎小辉;冯爱玲;桑晓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例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对1例结肠、直肠多发性息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结果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历时约10 h,术中失血量约50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8 d出院.提示手术室护士娴熟的配合技术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者:唐棠;周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孕症妇女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不孕症妇女面对不孕症带来的身心应激采用的应对方式和效果.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100例不孕症妇女进行调查.结果不孕症妇女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显著多于积极应对方式(P<0.05);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效果显著优于消极应对方式(P<0.05).结论在护理不孕症妇女时,应鼓励其根据性格特征采用积极应对方浇式,缓解身心压力.

    作者:陈文静;王玉琼;罗志香;段秀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污染器械集中初消毒模式研究

    目的降低初消毒过程中器械的损伤和减少临床人员非临床工作量.方法将临床人员使用后的器械(临床人员用后按原样包好,不作浸泡消毒处理,置于有盖的塑料桶内),经污物专用通道回收后,在回收间进行集中初消毒(集中模式)处理,连续实施8个月,与行常规分散初消毒(分散模式)方法比较器械损伤情况、消毒所耗成本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结果集中模式与分散模式比较,对器械的损伤小、消毒所耗成本低(均P<0.01);各项卫生学指标监测两种模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集中模式可相对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初消毒成本,减少临床人员非临床工作量.

    作者:彭磊文;李争鸣;贺开萍;张军;雷琳;张志鹤;孙芸;张青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带囊气管导管在心外科术后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控制大便失禁患者大便外溢.方法对18例心外科术后大便失禁患者应用一次性带囊气管导管插入肛门6~9 cm,尾端接负压吸引器持续引流.结果均有效控制大便外溢,解决了大便失禁患者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的问题.结论一次性带囊气管导管可有效防止患者大便外溢,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卢琳;刘园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预警干预预防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研究

    目的了解预警干预预防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将7 782例患者按10 B和10 A病区分为观察组(3 912例)和对照组(3 870例),均行诺顿评分,<14分为发生压疮高危患者.对照组高危患者行常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行预警程序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局部喷赛肤润,入手术室前骶尾部贴安普贴薄膜,行风险呈报、健康教育及用具改革等.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及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预警干预能有效降低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

    作者:操静;石兰萍;潘莉;孙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