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爱和;仝梅;黄冬华;吴艳萍;蒋义赛
经多年临床实践,宫腔镜电切手术已被公认为治疗宫腔内各类病变的有效手段.而此项技术的实现必须是在液体膨宫的前提下完成,膨宫液再吸收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因此,准确记录患者膨宫液出入量,对防止患者发生内环境紊乱尤为重要.传统方法膨宫液直接从阴道口和宫腔镜外鞘向外流出,流出量不能准确记录;另一方面术野周围的无菌巾易浸湿污染.鉴此,笔者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将脑外护皮膜用于此类手术收集膨宫液,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符继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方法对普外科患者术前护理访视实行护理小组长、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三级质控管理.结果患者满意率由94.1%上升至98.5%,术前访视质量逐年提高,2003年为显著(与2001、2002年比较,P<0.01,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可持续改进术前访视质量.
作者:潘晓燕;刘启明;雷玉珍;褚红伟;李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儿口腔溃疡常规护理方法为用棉签蘸取漱口液擦洗口腔粘膜,由于药棉湿润后易脱落导致患儿误吸,棉签杆易损伤口腔粘膜.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我科采用自制婴幼儿口腔溃疡护理棒(下称护理棒)对68例患儿进行口腔护理,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明秀;姜广荣;刘常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简化、规范中医护理工作程序,提高护理水平.方法根据中医院患者的特点建立包含6个模块(体温单、入院评估、住院评估、护理记录、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的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将神经内科等8个病区96名护士随机分为电子病历组和常规书写组.电子病历组采用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常规书写组采用常规方法书写护理文件.结果电子病历组病历书写、体温单记录时间显著短于常规书写组(均P<0.01);护理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书写组(P<0.01).结论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简化、规范了护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作者:张广清;刘玉珍;王影;雷丽芳;丁美祝;黎少霞;叶凤梅;李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30例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治愈29例,死亡1例.提出做好麻醉诱导前、诱导期护理,妥善安置体位,完善术中护理及术毕复张性肺水肿的防治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文卫平;范湘鸿;李薇;张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与分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19例育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将完成随访的186例患者按患病后有无妊娠及分娩分为妊娠及分娩组(下称妊产组,121例)和未妊娠组(下称非妊产组,65例),将两组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妊产组复发率(79.3%)、平均发病次数(3.7±2.1)及住院次数(1.8±1.2)显著高于非妊产组(63.1%、1.8±1.3、0.9±0.6;P<0.05,P<0.01);家庭和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及维持应用抗精神病药剂量均显著差于非妊产组(均P<0.01).在妊产组中,病情稳定组孕后维持治疗及家庭和社会支持率显著高于妊娠期复发组和产后复发组(均P<0.01).结论妊娠及分娩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有关,但是否为复发的直接因素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詹来英;刘琳;付凤珍;刘文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降低腰椎结核(TB)及腰椎爆裂骨折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按骨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饮食指导、术后平卧、上腰围等预防术后腹胀的措施.结果观察组腹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不同手术入路及麻醉方式腹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腰椎TB及腰椎爆裂骨折术后腹胀发生与麻醉及手术入路相关,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作者:陈琳;廖彬;郭声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有利于SAP患者肠道粘膜及其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胰腺的修复.EEN可经鼻-空肠置管、内镜下经皮空肠造瘘或手术空肠造瘘的途径于术后即实施.EEN配方根据病情而定,护理要点为保持导管通畅,防止污染及监测输注过程和患者情况.
作者:马玲;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从2002年以来,采用自制简易鼻腔压迫止血器对122例鼻腔手术者压迫止血,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辛虹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乳腺炎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对42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局部行手法按摩加中药外敷.结果治疗3~9 d痊愈41例,好转1例,有效率100%.结论手法按摩加中药外敷能有效治愈哺乳期乳腺炎.
作者:黄丽华;陈红;顾卫萍;顾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1例干燥剂溅入眼内致使双眼碱烧伤的患儿进行急救处理及眼部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患儿住院11d痊愈出院.
作者:周云;方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跟踪干预对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有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107例患者按出院顺序,奇数分为对照组,偶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4例按常规行出院宣教;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跟踪护理干预,连续12个月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焦虑值、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健康行为依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跟踪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作者:孔晔宏;乔秋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回顾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和护理.认为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指端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等指标,及时液体复苏、缓解腹腔高压,加强用药管理,预防呼吸机并发症是确保救治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王欣然;韩斌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影响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因素,为完善教学体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正在毕业实习的33名5年制本科生进行临床能力、专业态度及在校成绩调查.结果能力评分护生自评(161.35±19.93)分,教师评护生(157.96±21.24)分;态度护生自评(78.87±9.50)分;在校成绩(82.22±3.75)分;其中护生自评能力与专业态度及专业课成绩呈正相关(P<0.01,P<0.05),与基础课成绩和在校总成绩相关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本科护生临床能力、专业态度及在校成绩均达优良,但基础课和专业思想教育尚需加强.
作者:李静;孙宏玉;郑修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洁净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法将手术室和供应室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设,手术室用过的器械通过外走廊、污梯直接送往供应室消毒灭菌后,再通过专用清洁电梯送至手术室备用.结果正式运行近1年,节省了手术室护士大量时间(人均1.0 h/d);手术由过去的每日平均71.0台增至82.0台;手术器械包数目、夹带等错误发生数由过去的平均每月9项减少到0,并杜绝了器械丢失现象.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实行各自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提高工作效率,使手术室更加洁净.
作者:曾俊;任辉;魏静蓉;周亚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4例,在口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312例,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痊愈患者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口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张红燕;邓黎;胡卫卫;杨湘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促进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方法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对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支具保护等康复循证护理.结果4例术后3周肌力达正常水平,1例肌肉萎缩出院3个月患肢恢复正常.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龚金萍;熊邦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伴先天性巨结肠行VSD修补术后患儿实施严密监护,严格无菌操作及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认真做好胃肠道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保证静脉营养供给.结果巨结肠所致的危重状况得到有效控制,VSD修补术效果良好.提示为VSD伴巨结肠患儿行VSD修补术时,不能忽视巨结肠对术后恢复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者:梁巧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证型内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热、冷水交替坐浴,18 d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用热、冷水交替坐浴可提高疗效.
作者:曾桂珍;叶红萍;杨柳;包年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预防患者术中发生压疮.方法用循证护理方法对1300例大手术患者行术中体位护理.结果无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肤发红不退、发绀、水疱等压疮迹象.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预防压疮的护理水平,防止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季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