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导尿环境对患者心身状况的影响

侯爱和;仝梅;黄冬华;吴艳萍;蒋义赛

关键词:导尿, 性征暴露, 焦虑, 数据收集
摘要:目的了解术前导尿环境对手术患者心身状况的影响,为实施人性化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98例普外科择期手术术前需要导尿的患者随机分成病房组和手术室组各99例,分别在病房行常规导尿和手术室行麻醉后导尿.结果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及导尿后5~10 min心率、血压,手术室组均显著低于病房组(均P<0.01).结论术前导尿操作在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后进行,可减轻因导尿引起的心身状况改变.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热冷水交替坐浴配合辨证施治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证型内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热、冷水交替坐浴,18 d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用热、冷水交替坐浴可提高疗效.

    作者:曾桂珍;叶红萍;杨柳;包年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预警干预预防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研究

    目的了解预警干预预防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将7 782例患者按10 B和10 A病区分为观察组(3 912例)和对照组(3 870例),均行诺顿评分,<14分为发生压疮高危患者.对照组高危患者行常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行预警程序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局部喷赛肤润,入手术室前骶尾部贴安普贴薄膜,行风险呈报、健康教育及用具改革等.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及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预警干预能有效降低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

    作者:操静;石兰萍;潘莉;孙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跟踪干预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跟踪干预对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有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107例患者按出院顺序,奇数分为对照组,偶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4例按常规行出院宣教;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跟踪护理干预,连续12个月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焦虑值、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健康行为依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跟踪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作者:孔晔宏;乔秋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污染器械集中初消毒模式研究

    目的降低初消毒过程中器械的损伤和减少临床人员非临床工作量.方法将临床人员使用后的器械(临床人员用后按原样包好,不作浸泡消毒处理,置于有盖的塑料桶内),经污物专用通道回收后,在回收间进行集中初消毒(集中模式)处理,连续实施8个月,与行常规分散初消毒(分散模式)方法比较器械损伤情况、消毒所耗成本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结果集中模式与分散模式比较,对器械的损伤小、消毒所耗成本低(均P<0.01);各项卫生学指标监测两种模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集中模式可相对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初消毒成本,减少临床人员非临床工作量.

    作者:彭磊文;李争鸣;贺开萍;张军;雷琳;张志鹤;孙芸;张青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例室间隔缺损伴巨结肠VSD修补术后患者的护理

    对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伴先天性巨结肠行VSD修补术后患儿实施严密监护,严格无菌操作及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认真做好胃肠道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保证静脉营养供给.结果巨结肠所致的危重状况得到有效控制,VSD修补术效果良好.提示为VSD伴巨结肠患儿行VSD修补术时,不能忽视巨结肠对术后恢复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者:梁巧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Meta分析及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介绍Meta分析的概念、基本方法在护理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的意义.

    作者:陈良英;何仲;魏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初探

    目的探索洁净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法将手术室和供应室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设,手术室用过的器械通过外走廊、污梯直接送往供应室消毒灭菌后,再通过专用清洁电梯送至手术室备用.结果正式运行近1年,节省了手术室护士大量时间(人均1.0 h/d);手术由过去的每日平均71.0台增至82.0台;手术器械包数目、夹带等错误发生数由过去的平均每月9项减少到0,并杜绝了器械丢失现象.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实行各自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提高工作效率,使手术室更加洁净.

    作者:曾俊;任辉;魏静蓉;周亚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的手术护理

    对30例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治愈29例,死亡1例.提出做好麻醉诱导前、诱导期护理,妥善安置体位,完善术中护理及术毕复张性肺水肿的防治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文卫平;范湘鸿;李薇;张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例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对1例结肠、直肠多发性息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结果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历时约10 h,术中失血量约50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8 d出院.提示手术室护士娴熟的配合技术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者:唐棠;周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预防术中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预防患者术中发生压疮.方法用循证护理方法对1300例大手术患者行术中体位护理.结果无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肤发红不退、发绀、水疱等压疮迹象.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预防压疮的护理水平,防止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季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按摩加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提高乳腺炎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对42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局部行手法按摩加中药外敷.结果治疗3~9 d痊愈41例,好转1例,有效率100%.结论手法按摩加中药外敷能有效治愈哺乳期乳腺炎.

    作者:黄丽华;陈红;顾卫萍;顾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娠与分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与分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19例育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将完成随访的186例患者按患病后有无妊娠及分娩分为妊娠及分娩组(下称妊产组,121例)和未妊娠组(下称非妊产组,65例),将两组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妊产组复发率(79.3%)、平均发病次数(3.7±2.1)及住院次数(1.8±1.2)显著高于非妊产组(63.1%、1.8±1.3、0.9±0.6;P<0.05,P<0.01);家庭和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及维持应用抗精神病药剂量均显著差于非妊产组(均P<0.01).在妊产组中,病情稳定组孕后维持治疗及家庭和社会支持率显著高于妊娠期复发组和产后复发组(均P<0.01).结论妊娠及分娩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有关,但是否为复发的直接因素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詹来英;刘琳;付凤珍;刘文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桂枝茯芩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观察

    目的减少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量.方法将320例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160例,预防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加服桂枝茯芩胶囊;对照组不加服药物,均于服药后10 d、20 d复诊并作B超检测宫腔内情况.结果预防组阴道出血量显著减少、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桂枝茯芩胶囊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有利于提高完全流产率.

    作者:余莉华;何文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患者家属手术等待期间焦虑状况及相关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手术患者家属在术中等待期间的焦虑状态、相关因素及需求,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S-AI)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行急诊和择期手术的146名家属在等候患者手术期间的焦虑状况和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总体焦虑评分42.53±5.22,呈较高水平,焦虑评分与患者年龄大、医师职称低、等候时间长及施行全麻显著相关(均P<0.01),其中急诊手术患者家属(急诊组)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择期手术患者家属(择期组)(P<0.01);急诊组更关注与患者手术直接相关的信息,而对手术费用及等候环境的需求显著低于择期组(均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急诊与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的特点及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支持,以减轻其等待期间的焦虑程度.

    作者:赵洪武;王志稳;果淑兰;阎小辉;冯爱玲;桑晓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带囊气管导管在心外科术后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控制大便失禁患者大便外溢.方法对18例心外科术后大便失禁患者应用一次性带囊气管导管插入肛门6~9 cm,尾端接负压吸引器持续引流.结果均有效控制大便外溢,解决了大便失禁患者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的问题.结论一次性带囊气管导管可有效防止患者大便外溢,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卢琳;刘园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射频汽化技术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中应用的手术配合

    对5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射频汽化技术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1~3 d可用膝关节外固定支架下地活动、1周内渗出<20 ml,可屈膝30°.追踪观察1年,6~8周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3~6个月恢复日常活动,1年后均能参加体育活动.

    作者:万效梅;王洵;孙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婴幼儿口腔溃疡护理棒的制作与应用

    患儿口腔溃疡常规护理方法为用棉签蘸取漱口液擦洗口腔粘膜,由于药棉湿润后易脱落导致患儿误吸,棉签杆易损伤口腔粘膜.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我科采用自制婴幼儿口腔溃疡护理棒(下称护理棒)对68例患儿进行口腔护理,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明秀;姜广荣;刘常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有利于SAP患者肠道粘膜及其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胰腺的修复.EEN可经鼻-空肠置管、内镜下经皮空肠造瘘或手术空肠造瘘的途径于术后即实施.EEN配方根据病情而定,护理要点为保持导管通畅,防止污染及监测输注过程和患者情况.

    作者:马玲;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4例,在口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312例,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痊愈患者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口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张红燕;邓黎;胡卫卫;杨湘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回顾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和护理.认为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指端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等指标,及时液体复苏、缓解腹腔高压,加强用药管理,预防呼吸机并发症是确保救治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王欣然;韩斌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