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卫平;范湘鸿;李薇;张诗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方法将手术室护士按护龄分为3年以内、3~5年、5年以上3个层次进行针对性强化在职教育.结果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在职教育前(均P<0.05).结论强化在职教育有利于护士素质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宋菲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450例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行枕大孔扩大成形术,术前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正确体位,积极防治并发症等.结果住院10~14 d均痊愈出院,为Ⅱ期做脊柱侧凸矫形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下称模式),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方法以模式建立后2年内分娩的6 019例产妇为观察组,引入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了解孕产妇需求的基础上改造产房布局,改革产房工作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以模式建立前同期采用常规助产分娩的5 086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助产质量与效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下降,经济效益显著增长(P<0.05,P<0.01).结论模式能满足孕产妇的需要,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及医院效益.
作者:熊永芳;张爱香;邓明芬;赵乔英;张丹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回顾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和护理.认为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指端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等指标,及时液体复苏、缓解腹腔高压,加强用药管理,预防呼吸机并发症是确保救治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王欣然;韩斌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方法对普外科患者术前护理访视实行护理小组长、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三级质控管理.结果患者满意率由94.1%上升至98.5%,术前访视质量逐年提高,2003年为显著(与2001、2002年比较,P<0.01,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可持续改进术前访视质量.
作者:潘晓燕;刘启明;雷玉珍;褚红伟;李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影响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因素,为完善教学体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正在毕业实习的33名5年制本科生进行临床能力、专业态度及在校成绩调查.结果能力评分护生自评(161.35±19.93)分,教师评护生(157.96±21.24)分;态度护生自评(78.87±9.50)分;在校成绩(82.22±3.75)分;其中护生自评能力与专业态度及专业课成绩呈正相关(P<0.01,P<0.05),与基础课成绩和在校总成绩相关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本科护生临床能力、专业态度及在校成绩均达优良,但基础课和专业思想教育尚需加强.
作者:李静;孙宏玉;郑修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4例,在口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312例,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痊愈患者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口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外敷联合乳腺治疗仪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张红燕;邓黎;胡卫卫;杨湘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不孕症妇女面对不孕症带来的身心应激采用的应对方式和效果.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100例不孕症妇女进行调查.结果不孕症妇女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显著多于积极应对方式(P<0.05);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效果显著优于消极应对方式(P<0.05).结论在护理不孕症妇女时,应鼓励其根据性格特征采用积极应对方浇式,缓解身心压力.
作者:陈文静;王玉琼;罗志香;段秀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促进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方法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对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支具保护等康复循证护理.结果4例术后3周肌力达正常水平,1例肌肉萎缩出院3个月患肢恢复正常.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龚金萍;熊邦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乳腺炎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对42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局部行手法按摩加中药外敷.结果治疗3~9 d痊愈41例,好转1例,有效率100%.结论手法按摩加中药外敷能有效治愈哺乳期乳腺炎.
作者:黄丽华;陈红;顾卫萍;顾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证型内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热、冷水交替坐浴,18 d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用热、冷水交替坐浴可提高疗效.
作者:曾桂珍;叶红萍;杨柳;包年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控制大便失禁患者大便外溢.方法对18例心外科术后大便失禁患者应用一次性带囊气管导管插入肛门6~9 cm,尾端接负压吸引器持续引流.结果均有效控制大便外溢,解决了大便失禁患者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的问题.结论一次性带囊气管导管可有效防止患者大便外溢,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卢琳;刘园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1例结肠、直肠多发性息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结果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历时约10 h,术中失血量约50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8 d出院.提示手术室护士娴熟的配合技术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者:唐棠;周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等离子刀病灶清除术的手术配合.结果均治愈,随访6个月以上,1例上下楼梯及上下坡感局部无力,3例行走自如.提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手术过程,正确设置手术体位,术中保持一定压力的生理盐水灌洗关节腔,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虹;郑沁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跟踪干预对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有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107例患者按出院顺序,奇数分为对照组,偶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4例按常规行出院宣教;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跟踪护理干预,连续12个月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焦虑值、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健康行为依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跟踪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作者:孔晔宏;乔秋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有利于SAP患者肠道粘膜及其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胰腺的修复.EEN可经鼻-空肠置管、内镜下经皮空肠造瘘或手术空肠造瘘的途径于术后即实施.EEN配方根据病情而定,护理要点为保持导管通畅,防止污染及监测输注过程和患者情况.
作者:马玲;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30例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治愈29例,死亡1例.提出做好麻醉诱导前、诱导期护理,妥善安置体位,完善术中护理及术毕复张性肺水肿的防治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文卫平;范湘鸿;李薇;张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1例干燥剂溅入眼内致使双眼碱烧伤的患儿进行急救处理及眼部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患儿住院11d痊愈出院.
作者:周云;方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降低腰椎结核(TB)及腰椎爆裂骨折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按骨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饮食指导、术后平卧、上腰围等预防术后腹胀的措施.结果观察组腹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不同手术入路及麻醉方式腹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腰椎TB及腰椎爆裂骨折术后腹胀发生与麻醉及手术入路相关,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作者:陈琳;廖彬;郭声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洁净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方法将手术室和供应室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设,手术室用过的器械通过外走廊、污梯直接送往供应室消毒灭菌后,再通过专用清洁电梯送至手术室备用.结果正式运行近1年,节省了手术室护士大量时间(人均1.0 h/d);手术由过去的每日平均71.0台增至82.0台;手术器械包数目、夹带等错误发生数由过去的平均每月9项减少到0,并杜绝了器械丢失现象.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实行各自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提高工作效率,使手术室更加洁净.
作者:曾俊;任辉;魏静蓉;周亚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