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静;王玉琼;罗志香;段秀蓉
目的预防患者术中发生压疮.方法用循证护理方法对1300例大手术患者行术中体位护理.结果无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肤发红不退、发绀、水疱等压疮迹象.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预防压疮的护理水平,防止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季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经多年临床实践,宫腔镜电切手术已被公认为治疗宫腔内各类病变的有效手段.而此项技术的实现必须是在液体膨宫的前提下完成,膨宫液再吸收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因此,准确记录患者膨宫液出入量,对防止患者发生内环境紊乱尤为重要.传统方法膨宫液直接从阴道口和宫腔镜外鞘向外流出,流出量不能准确记录;另一方面术野周围的无菌巾易浸湿污染.鉴此,笔者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将脑外护皮膜用于此类手术收集膨宫液,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符继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30例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治愈29例,死亡1例.提出做好麻醉诱导前、诱导期护理,妥善安置体位,完善术中护理及术毕复张性肺水肿的防治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文卫平;范湘鸿;李薇;张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下称模式),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方法以模式建立后2年内分娩的6 019例产妇为观察组,引入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了解孕产妇需求的基础上改造产房布局,改革产房工作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以模式建立前同期采用常规助产分娩的5 086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助产质量与效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下降,经济效益显著增长(P<0.05,P<0.01).结论模式能满足孕产妇的需要,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及医院效益.
作者:熊永芳;张爱香;邓明芬;赵乔英;张丹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影响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因素,为完善教学体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正在毕业实习的33名5年制本科生进行临床能力、专业态度及在校成绩调查.结果能力评分护生自评(161.35±19.93)分,教师评护生(157.96±21.24)分;态度护生自评(78.87±9.50)分;在校成绩(82.22±3.75)分;其中护生自评能力与专业态度及专业课成绩呈正相关(P<0.01,P<0.05),与基础课成绩和在校总成绩相关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本科护生临床能力、专业态度及在校成绩均达优良,但基础课和专业思想教育尚需加强.
作者:李静;孙宏玉;郑修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促进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方法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对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支具保护等康复循证护理.结果4例术后3周肌力达正常水平,1例肌肉萎缩出院3个月患肢恢复正常.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龚金萍;熊邦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证型内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热、冷水交替坐浴,18 d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用热、冷水交替坐浴可提高疗效.
作者:曾桂珍;叶红萍;杨柳;包年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介绍Meta分析的概念、基本方法在护理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的意义.
作者:陈良英;何仲;魏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男性尿失禁患者,常规采用留置导尿管和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易引起逆行感染和局部感染.鉴此,笔者于2002年以来对10例尿失禁患者采用保鲜袋接取尿液的方法,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黄玉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伴先天性巨结肠行VSD修补术后患儿实施严密监护,严格无菌操作及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认真做好胃肠道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保证静脉营养供给.结果巨结肠所致的危重状况得到有效控制,VSD修补术效果良好.提示为VSD伴巨结肠患儿行VSD修补术时,不能忽视巨结肠对术后恢复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者:梁巧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不孕症妇女面对不孕症带来的身心应激采用的应对方式和效果.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100例不孕症妇女进行调查.结果不孕症妇女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显著多于积极应对方式(P<0.05);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效果显著优于消极应对方式(P<0.05).结论在护理不孕症妇女时,应鼓励其根据性格特征采用积极应对方浇式,缓解身心压力.
作者:陈文静;王玉琼;罗志香;段秀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治疗Ⅲ期压疮的方法.方法对20例(32处)Ⅲ期压疮采用马齿苋炭外敷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19例(20处)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观察组平均4.2d,对照组10.3 d.结论用马齿苋炭外敷治疗Ⅲ期压疮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高祖梅;薛菊兰;张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预警干预预防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将7 782例患者按10 B和10 A病区分为观察组(3 912例)和对照组(3 870例),均行诺顿评分,<14分为发生压疮高危患者.对照组高危患者行常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行预警程序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局部喷赛肤润,入手术室前骶尾部贴安普贴薄膜,行风险呈报、健康教育及用具改革等.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及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预警干预能有效降低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
作者:操静;石兰萍;潘莉;孙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等离子刀病灶清除术的手术配合.结果均治愈,随访6个月以上,1例上下楼梯及上下坡感局部无力,3例行走自如.提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手术过程,正确设置手术体位,术中保持一定压力的生理盐水灌洗关节腔,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虹;郑沁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450例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行枕大孔扩大成形术,术前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正确体位,积极防治并发症等.结果住院10~14 d均痊愈出院,为Ⅱ期做脊柱侧凸矫形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方法对普外科患者术前护理访视实行护理小组长、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三级质控管理.结果患者满意率由94.1%上升至98.5%,术前访视质量逐年提高,2003年为显著(与2001、2002年比较,P<0.01,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可持续改进术前访视质量.
作者:潘晓燕;刘启明;雷玉珍;褚红伟;李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成人护理大专班4个教学点185名学生参加<外科护理学>部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采用调查学生现状了解需要,联系临床确定课题,制订程序指导研究,制订多元性评价指标评定成绩等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学生根据意愿并联系外科临床实际每人选择研究性课题2项,共涉及患者370例;提出并解决的护理诊断18项;书写研究性报告370篇;学习成绩综合评价优良率86.1%.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精神.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乳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差异性,以便在整体护理中针对性地作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方法对48例乳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面谈.结果≤40岁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化疗相关知识、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义乳的使用需求显著高于>40岁者(均P<0.01).结论应重视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余志华;阳世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症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患儿采用自行研制的有机玻璃扩肛器行扩肛及改进后的结肠灌洗方法治疗3~6个月.结果均顺利渡过初危险期,其中12例排便恢复正常;18例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30例行巨结肠根治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医疗用具的改革及护理方法的不断革新能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疗效.
作者:郭先娥;胡露红;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方法将手术室护士按护龄分为3年以内、3~5年、5年以上3个层次进行针对性强化在职教育.结果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在职教育前(均P<0.05).结论强化在职教育有利于护士素质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宋菲菲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