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

谢虹;刘纯艳

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教育, 实践, 要素, 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要素进行综述.认为教育对象、教育内蓉、教育途经、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育实施者等是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确诊后和手术前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手术中观察记录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前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减低患者焦虑和疼痛程度.

    作者:刘翠荣;符雅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糖尿病难愈性溃疡换药方法的改进

    糖尿病易并发皮肤软组织溃疡,特别是足溃疡,且久治不愈.在非外伤性下肢截肢患者中,因糖尿病足溃疡而截肢的患者占50%[1].所以,积极治疗糖尿病溃疡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糖尿病溃疡患者采用甲硝唑注射液、胰岛素与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换药,结合全身抗感染,控制血糖,加强营养等处理,取得了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银慈;王久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外用药治疗皮肤癣症新法介绍

    浅部真菌侵犯皮肤造成皮肤癣病,常需长期用药,但效果不佳.鉴此,笔者将新外用药法应用于临床,治疗皮肤癣症2例,随诊2~3年,患者未再复发.

    作者:刘润芝;姜树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枸橼酸抗凝法行血液透析(HD)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46例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HD患者按治疗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局部枸橼酸体外抗凝法HD治疗57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HD治疗40例次,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透析器和静脉壶的凝血情况、治疗时间和超滤量以及透析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无1例诱发或加重出血,观察组的透析器和静脉壶的凝血情况、治疗时间和超滤量以及透析前后血生化指标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应用于高危出血倾向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鄢建军;耿哲;杜翔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B超引导下处理PICC导管回折腋静脉1例

    对1例PICC导管在腋静脉回折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成功调整导管位置.提出B超监控可动态了解导管位置,有助于处理导管回折.

    作者:姜珍;徐旭娟;谢玉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半开放式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半开放式病房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开放式护理管理,实施综合性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制的社会功能康复治疗表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康复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SDSS、NOSIE及社会功能各因子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半开放式病房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效果肯定.

    作者:李丽平;李遵清;李留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健康指导对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实行健康指导对其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58例IGT患者进行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并随访1~3年.结果健康指导后患者血糖检查结果显著改善,血糖和葡萄糖耐量正常者显著提高,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显著减少(均P<0.05);25例(43.1%)葡萄糖耐量正常,仅6例(10.3%)确诊为糖尿病.结论对IGT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延缓和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作者:刘剑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功能的康复护理方法,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康复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术后24 h开始进行肘、肩关节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内起搏器功能、并发症(起搏电极移位、肩功能障碍、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起搏器功能正常中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肩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宋葆云;杨巧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门诊及院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门诊及院外护理干预对哮喘惠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09例确诊的哮喘患儿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干预组进行门诊及院外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建立哮喘病历档案,发放哮喘知识手册,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系统的哮喘相关知识教育,院外随访,1次/月,向家长推荐相关书籍等;对照组仅在首次就诊时建立哮喘病历档案(内容同干预组),发放哮喘常识手册,1年后随访1次,观察记录两组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急诊及住院次数.结果1年内两组患儿发作、急诊及住院次数比较,t=5.71、6.86、6.93,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门诊及院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哮喘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麦玲;徐润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抽取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74名,均与患者共同生活,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7名.对照组常规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于出院前,观察组于健康教育5次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估两组知识掌握情况;并随访患者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后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家属的知识掌握,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成爱萍;牛俊娈;王学雷;李文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测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石霞;耿建英;葛许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简易冰袋的制作与应用

    冰袋作为物理降温的一种工具,经常被使用.传统的冰袋在使用上比较繁琐,在灌装冰块时较费时,冰袋的终末处理也较复杂,且由于冰袋的特殊形状,放置不稳,需扶持或约束,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鉴此,笔者尝试制作一种简易冰袋,在临床使用30余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邵秋毓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血管介入远端球囊保护器在急诊PTCA中的应用护理

    对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PTCA术中应用血管介入远端球囊保护器,以预防和减少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结果69例患者术后病情稳定,随访1~4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提示血管介入远端球囊保护器有预防AMI及急诊介入治疗时血栓脱落造成远端血管栓塞并发症的作用,提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配合,是患者平稳安全的渡过手术期重要措施.

    作者:赵萍;赵晓梅;默郦;曹艳杰;王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发生硬结原因分析及预防

    新生儿出生后按照计划免疫程序需要预防接种乙肝疫苗,这项工作由医院护理人员完成,注射部位在上臂三角肌内,注射后易发生硬结.本文分析引起硬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彭秀英;许昌玉;展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钠股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股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对4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股动脉注射.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股动脉注射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王芳;卢春风;肖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除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72例)常规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用SCL-90量表、健康信念调查表和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理障碍少(P<0.05),健康信念增强(P<0.01),生活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琴;孙光美;郝爱霞;万爱玲;尚玉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儿血液透析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对51例肾衰竭(ARF)患儿行血液透析(HD)170例次,发生低血压22例次(12.9%),低体温14例次(8.2%),失衡综合征9例次(5.3%).分析原因分别为不耐受HD,HD液温度偏低及血液和脑组织渗透压梯度、pH值急剧变化等.经对症处理,均好转,并按疗程完成HD.

    作者:李冬云;郭汉萍;齐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湿热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效果观察

    将9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置入暖箱,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双下肢进行湿热敷.结果观察组复温时间(12.00±3.64)h、硬肿消失时间(3.02±1.49)d;对照组复温时间(20.26±5.63)h、硬肿消失时间(4.03±1.4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暖箱复温配合湿热敷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游琼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甲硝唑药膜与锡类散治疗白塞病口腔溃疡的对比观察

    白塞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炎,典型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组成眼、口、生殖器三联征[1].口腔溃疡为本病常见症状,往往又是早出现的症状,多见于舌、口唇、齿龈、颊粘膜、软腭等各个部位,口腔溃疡每次发作时多则30余个,少则数个,患者疼痛明显,影响日常进食、讲话.我科采用甲硝唑药膜敷贴于口腔溃疡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娟;刘启华;李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与护理新进展

    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特点、救治与护理进展进行综述.认为入院前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吸氧,控制抽搐;院内彻底、快速清除毒物,进行血液净化,加强支持疗法及护理是救治的主要措施.

    作者:任晓芳;王守磊;时启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