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红;刘维维;宋秀棉;宋烽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期间少量饮水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治疗中仅按常规护理即绝对禁食水,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患者少量、多次饮水(10~20 ml/次,1次/2~3 h).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适反应、咽部感染、口唇干裂、早期呃逆、胃液量及留置胃管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不适反应、咽部感染、口唇干裂、早期呃逆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胃液量的变化和胃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期间少量、多次饮水,可明显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及降低咽部感染率.
作者:黎明;王欣然;韩斌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眼部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的效果.方法将30例(44眼)缺血性视神经病患者采用眼部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视力与视野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药物治疗有效率为77.27%.结论眼部注射部位的选择及注射时因人而异的护理是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的保证.
作者:陈文莺;康凯燕;冯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患者舒适护理的管理、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树立正确的围术期护理理念,注重舒适护理和人文关怀;组织授课,提高舒适护理的理论水平;开展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开展手术体位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患者术中体位舒适度;配置手术室舒适护理硬件设备、完善使用;制订围术期舒适护理考核评价标准等.结果患者围术期舒适度提高,患者和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结论系统、科学的管理能促进手术室护士实施舒适护理,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保证手术安全.
作者:张石红;戴红霞;毛晓萍;常后婵;李柳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知识宣教,预防食物中毒是现阶段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我科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共接诊亚硝酸盐中毒患者121例,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收到很好的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丽;刘建敏;马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一次性引流袋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但引流袋上的标量误差很大,谢少清等[1]已报道过一次性引流袋上标量失真的问题,且提出了一些看法和主张.笔者2004年4~6月对一次性引流袋的标量误差进行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钮洪艳;肖爱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鼓室注射佐治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130例(21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144耳)和对照组42例(72耳).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肾上腺素混合液行鼓室内注射;对照组仅采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混合液进行鼓室内注射.治疗1个月、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有效率治疗组为93.06%,对照组为69.44%,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两组治疗1个月、6个月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肾上腺素三药联合行鼓室注射可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愈率,且安全可靠.
作者:赵映秋;李术芹;张丽;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设计一种成本低、临床价值大、使用方便的电子听诊器.方法信号采集单元通过压电传感器采集声音信号,通过高阻输入级隔离和电压放大级放大后信号被送入一个二阶低通滤波器滤除噪声及高次谐波.对其输出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获得其频谱.结果操作者通过频谱分析即可获得更准确和有价值的诊断结果.同时通过耳机可直接获取信息,进行诊断.结论电子听诊器成本低,使用方便,克服了音质易变干扰、使用者外耳道不适等弊端.
作者:沈雷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完善和健全医院护士培训机制,促进护士知识技能巩固、提高和扩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建立并实施新护士岗前培训、见习期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护士全方位培训等一系列制度,完善护士培训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果岗前培训使新护士顺利走上临床工作岗位,见习期培训为护士临床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分层次培训提高了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的专业技能.结论规范化的分层次培训使各类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成长.
作者:王建荣;张黎明;马燕兰;魏畅;冯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欧莱凝胶治疗外周静脉的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50例用套管针行外周静脉营养引起外周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用欧莱凝胶外涂治疗;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治愈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欧莱凝胶可有效治疗外周静脉营养引起的外周静脉炎.
作者:王琼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更换次数,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方法.方法将120例使用浅静脉留针患者随机分为保护膜开窗组(开窗组)和保护膜随时更换组(随时组).开窗组穿刺后将保护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保护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保护膜;随时组视保护膜污染状况随时进行更换.结果随时组保护膜内积气、出汗,穿刺口红肿、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开窗组(P<0.01、P<0.05),保护膜更换次数明显多于开窗组(P<0.01);而静脉针留置时间开窗组明显长于随时组(P<0.01).结论保护膜开窗法能减少保护膜的更换次数,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王荃声;郭敏;曲振瑞;朱云;赵蔚;黄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术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40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即分别应用PGE1治疗(PGE1组,20例)和PGE1加高压氧(联合组,20例)治疗,观察术前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左右心射血分数(LVEF、RVEF)的变化,为手术时机提供抉择依据.术后护理包括合理应用呼吸机,充分镇静,保证有效供氧,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高压危象.结果两组术前,治疗前后SaO2、mPAP、LVEF、RVEF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较PGE1组mPAP显著降低(P<0.01),SaO2、LVEF、RVEF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SaO2、mPAP值等项目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例手术 顺利,术后无1例死亡.结论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准备,能赢得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志兰;肖玉芳;李锦;刘容丽;邓理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促进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将80例腹部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绿茶定时喷雾结合早期活动.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腹胀及食欲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绿茶液口腔定时喷雾结合早期活动,可促进老年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付艳玲;孙利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解决骨折肢体在术前消毒时因抬高患肢造成骨折处成角问题.方法自制肢体牵升架,其结构由提升臂、托肢架、固定齿轮和固定杆四部分组成.将100例股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肢体牵升架牵升患肢,对照组采用人工牵拉法牵升患肢.观察两组牵引效果,消毒时肢体污染情况和消毒所需时间.结果牵引有效率观察组78.0%,对照组5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消毒时无1例污染,污染率为零;对照组消毒时污染9例,污染率1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消毒时间平均(17.7±2.2)min,对照组(20.4±3.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肢体牵升架既能抬高患肢,又具有效牵引作用,能明显减轻骨折处成角,且操作简便.
作者:贾荣娟;王斌;于雪农;邢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库血加温输注对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输血,观察组输血前将库血置37 ℃水浴箱10 min,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60、120 min,术毕,术后30、60 min观察患者腋温和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60 min至术后60 min不同时间腋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寒战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库血加温输注可以预防患者术中体温下降及寒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作者:赵小红;赵红;宗媛;黄线;胡冬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自行设计伸缩式手术托盘,其由底座和托盘两部分构成.应用于临床6 000手术人次,效果良好.该托盘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手术用物繁多的大型手术用物的放置.
作者:廖春花;李思;何国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参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地区医疗中心,重点考察该医院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护士排班及具体护理工作等情况,提出有关医院管理对我国医院护理工作有重要借鉴价值.
作者:李美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对1例脑囊虫患者手术中出现心率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4℃过氧化氢溶液刺激直接引起反向性产热致心率减慢;过氧化氢与外溢的囊虫异体蛋白发生化学反应,刺激心血管运动中枢而引起心率骤变;过氧化氢直接作用于中枢内的微小血管,造成运动中枢的供血改变而致心率骤变.通过采取应对措施后,患者手术安全,痊愈出院.
作者:刘玉红;刘维维;宋秀棉;宋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采集血标本(采血)的可行性及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ICC且需要采血的患者20例,采用PICC采血(观察组)和普通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两种方法同时采集血标本,进行实验室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两组标本检验结果进行t检验;同时对观察组PICC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血常规、血生化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无1例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PICC采集血标本检验结果准确,且不增加PICC并发症.
作者:王凤;郑春辉;周希环;宿振国;欧琨;陈强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探讨护理文化,为适应新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加强护理人文素质建设,包括护理文化起源、护理文化定义、护理文化特性、护理文化内涵、护理文化功能及护理文化建设等内容,以提升护理文化品位,有意识地对护理文化加以挖掘和利用.
作者:张彩虹;曹和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经口气管插管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常用方法.对声门及周围组织水肿明显致喉腔狭小患者,一般采用气管切开插管法进行紧急抢救,但易造成患者痛苦.鉴此,笔者在工作中探索到一种快捷、有效、安全的经口气管插管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邹玉梅;李玉兰;高蕾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