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四脑室囊虫切除术中心率骤变的原因分析

刘玉红;刘维维;宋秀棉;宋烽

关键词:四脑室囊虫, 心率, 手术中护理
摘要:对1例脑囊虫患者手术中出现心率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4℃过氧化氢溶液刺激直接引起反向性产热致心率减慢;过氧化氢与外溢的囊虫异体蛋白发生化学反应,刺激心血管运动中枢而引起心率骤变;过氧化氢直接作用于中枢内的微小血管,造成运动中枢的供血改变而致心率骤变.通过采取应对措施后,患者手术安全,痊愈出院.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伸缩式手术托盘的制作与应用

    自行设计伸缩式手术托盘,其由底座和托盘两部分构成.应用于临床6 000手术人次,效果良好.该托盘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手术用物繁多的大型手术用物的放置.

    作者:廖春花;李思;何国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临床护士心肺复苏技能不同培训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寻找临床护士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能培训的佳方法.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内科、外科和急诊科在职临床护士162名,分别采用传统讲授练习(A组,n=54)、多媒体指导练习(B组,n=54)和自我指导练习(C组,n=54)3种方法进行培训.测试培训前后成人单人CPR操作成绩;比较培训前后三组成绩.结果培训后三组CPR操作测试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均P<0.01),而B组成绩明显高于A组(Z==2.040,P<0.05)和C组(Z=-3.209,P<0.01).结论 3种方法对临床护士进行CPR培训均有效,而多媒体指导练习为佳培训方法.

    作者:吕娟;张波;戴颖;朱秀梅;王玉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观察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异常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短(P<0.01);总穿刺成功率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其中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为零,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用于输液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用于化疗优于PICC置管.

    作者:汪素萍;钟小青;游晓燕;潘年妙;黄年娇;黄萍;何青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不同麻醉下电视胸腔镜肺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下电视胸腔镜肺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40例择期行电视胸腔镜肺手术(VATS)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麻,B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所有患者术中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并比较其入室时基础值(BASE)、插管后侧卧双肺通气15 min(DLV15)、单肺通气10 min(OLV10)、单肺通气20 min(OLV20)和单肺通气40 min(OLV40)各时间点HR、MAP、SaO2、PaO2及PaCO2变化.结果两组PaO2、SaO2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而各时间点参数差异不显著(均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安全有效地开展手术,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单纯静吸复合全麻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小、患者苏醒快等优点.

    作者:谢小玲;黄小红;祝妍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围术期患者舒适护理的管理

    目的探讨围术期患者舒适护理的管理、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树立正确的围术期护理理念,注重舒适护理和人文关怀;组织授课,提高舒适护理的理论水平;开展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开展手术体位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患者术中体位舒适度;配置手术室舒适护理硬件设备、完善使用;制订围术期舒适护理考核评价标准等.结果患者围术期舒适度提高,患者和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结论系统、科学的管理能促进手术室护士实施舒适护理,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保证手术安全.

    作者:张石红;戴红霞;毛晓萍;常后婵;李柳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护理文化探讨的现状及展望

    探讨护理文化,为适应新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加强护理人文素质建设,包括护理文化起源、护理文化定义、护理文化特性、护理文化内涵、护理文化功能及护理文化建设等内容,以提升护理文化品位,有意识地对护理文化加以挖掘和利用.

    作者:张彩虹;曹和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库血加温输注对术中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探讨库血加温输注对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输血,观察组输血前将库血置37 ℃水浴箱10 min,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60、120 min,术毕,术后30、60 min观察患者腋温和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60 min至术后60 min不同时间腋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寒战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库血加温输注可以预防患者术中体温下降及寒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作者:赵小红;赵红;宗媛;黄线;胡冬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腹腔化疗泵输液针头固定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采用一次性口服药杯自制腹腔化疗泵输液针头固定装置,并应用于临床患者94例380例次,结果该装置固定牢靠,未发现1例次输液泵脱出、扭曲现象.此装置制作简单、实用有效.

    作者:陈江艳;邓梅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45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护理

    对450例门诊人工流产(人流)孕妇采用无痛人流术,结果手术顺利,无1例并发症发生.提示无痛人流可减轻孕妇痛苦,其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是无病人流术护理的主要内容.

    作者:王海珍;周幼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开窗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更换次数,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方法.方法将120例使用浅静脉留针患者随机分为保护膜开窗组(开窗组)和保护膜随时更换组(随时组).开窗组穿刺后将保护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保护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保护膜;随时组视保护膜污染状况随时进行更换.结果随时组保护膜内积气、出汗,穿刺口红肿、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开窗组(P<0.01、P<0.05),保护膜更换次数明显多于开窗组(P<0.01);而静脉针留置时间开窗组明显长于随时组(P<0.01).结论保护膜开窗法能减少保护膜的更换次数,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王荃声;郭敏;曲振瑞;朱云;赵蔚;黄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结构性心理干预对乳癌围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结构性心理干预对乳癌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Zung抑郁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和特质应对量表(TCSQ)等5个心理行为评定量表及皮肤电阻测试仪,在入院后和手术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交感神经紧张度进行测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乳癌知识介绍、应激处理对策、应对技巧及心理支持等结构性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SCL-90、消极应对(NC)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SES、积极应对(PC)、皮肤电阻(P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乳癌围术期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精神卫生水平.

    作者:于洪鸾;潘芳;王梦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期间少量饮水对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期间少量饮水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治疗中仅按常规护理即绝对禁食水,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患者少量、多次饮水(10~20 ml/次,1次/2~3 h).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适反应、咽部感染、口唇干裂、早期呃逆、胃液量及留置胃管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不适反应、咽部感染、口唇干裂、早期呃逆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胃液量的变化和胃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期间少量、多次饮水,可明显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及降低咽部感染率.

    作者:黎明;王欣然;韩斌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术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术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40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即分别应用PGE1治疗(PGE1组,20例)和PGE1加高压氧(联合组,20例)治疗,观察术前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左右心射血分数(LVEF、RVEF)的变化,为手术时机提供抉择依据.术后护理包括合理应用呼吸机,充分镇静,保证有效供氧,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高压危象.结果两组术前,治疗前后SaO2、mPAP、LVEF、RVEF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较PGE1组mPAP显著降低(P<0.01),SaO2、LVEF、RVEF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SaO2、mPAP值等项目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例手术 顺利,术后无1例死亡.结论PGE1与高压氧联合用于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准备,能赢得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志兰;肖玉芳;李锦;刘容丽;邓理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复方樟柳碱眼部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眼部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的效果.方法将30例(44眼)缺血性视神经病患者采用眼部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视力与视野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药物治疗有效率为77.27%.结论眼部注射部位的选择及注射时因人而异的护理是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的保证.

    作者:陈文莺;康凯燕;冯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例急性会厌炎并急性肺水肿的护理

    对1例急性会厌炎并急性肺水肿患者采取正压吸氧,半卧位,解除喉水肿,吸入泡沫消除剂,扩张肺血管,给予强心剂、脱水剂,纠正酸中毒,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等急救措施,结果患者7 d治愈出院.提示解除喉水肿和消除肺水肿的同时进行积极、稳妥的急救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房民琴;龙民春;姚宜;李玉兰;张安莹;李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老年人运动及其运动处方

    就适宜老年人的运动时间、频率、强度、方式及运动处方进行综述.提出老年人运动应根据健康水平选择运动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作者:莫选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巧用头皮夹固定一次性手术敷料

    一次性手术敷料因使用方便,经常被应用于感染手术中,但由于其具有薄、轻的特点,在手术尤其是大手术(时间长、操作步骤多)中,敷料经常错位和滑脱而造成污染.鉴此,笔者采用一次性头皮夹将敷料固定于手术托盘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艳华;印涛;侯冬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绿茶喷雾结合早期活动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促进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将80例腹部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绿茶定时喷雾结合早期活动.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腹胀及食欲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绿茶液口腔定时喷雾结合早期活动,可促进老年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付艳玲;孙利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瑞诺口腔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的护理

    选用瑞诺口腔组织补片修复口腔缺损,能减少传统的皮瓣移植或植皮所致患者的创伤,减轻患者痛苦,收到较好的修复效果,而科学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三兰;张庆玲;田思维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及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对8例门静脉高压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患者针对其插管阶段、持续阶段和拔管阶段的心理表现,进行阶段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结果8例患者情绪稳定,插管顺利,无意外拔管.24 h止血2例,~48 h止血5例,~72 h止血1例,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患者,采用良好的心理护理与临床护理紧密结合,能保持患者心理健康,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周桃梅;廖金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