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白药万花油混悬剂治疗陈旧性压疮效果观察

谭琴

关键词:万花油, 云南白药, 压疮, 治疗, 效果,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压疮治疗的方法.方法将42例陈旧性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云南白药万花油混悬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庆大霉素加拔毒生肌散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09,P<0.05).结论云南白药万花油混悬剂治疗压疮效果显著.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醇吸入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观察

    将40例外科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有恶心、呕吐先兆时给予70%乙醇吸入,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肌内注射.结果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缓解率均为100%;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乙醇吸入疗法安全、疗效可靠、费用低.

    作者:冯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电视滚动播放法规范术前洗手探讨

    目的提高外科术前洗手合格率.方法随机将200名参加手术人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名,观察组洗手时洗手间滚动播放规范化洗手操作录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术前洗手,两组洗手后接受细菌学监测.结果对照组洗手后细菌学监测阳性率18.0%,观察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9.8,P<0.01).结论电视滚动播放法用于规范术者术前洗手,可提高洗手质量,节省人力,促进手术室的现代化教学.

    作者:张敏;赵友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负压技术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00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负压技术穿刺,即将容量为2 ml的吸球和三通接头接上留置针,使之穿刺时形成负压,再行穿刺.结果两组静脉穿刺回血率、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8.32、27.56,均P<0.01);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颈外静脉、大隐静脉穿刺回血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8.26、18.26、5.00、5.00,P<0.01或P<0.05);两组股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负压技术可提高留置针穿刺回血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何萍;徐伟英;冯下芝;刘军;李永瑾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贝复济加维生素B12治疗放射性口腔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放射性口腔炎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接受头颈部放疗发生放射性口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朵贝氏液含漱,并进行口腔护理;B组采用贝复济喷洒加维生素B12合剂含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总有效治疗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1).结论贝复济加维生素B12合剂可明显促进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加强饮食、心理、口腔护理,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旭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玻璃纤维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

    牙齿松动是牙周炎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往往以牙松动为主诉求治,并常常坚持保留松动的患牙而不愿拔牙,从而加大了基础治疗的难度.我科于2003年9月始采用玻璃纤维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效果满意.

    作者:肖冰;周亮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麦冬合剂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0.02%呋喃西林含漱,观察组加用麦冬合剂温水泡服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麦冬合剂温水泡服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作者:陈静云;彭爱莲;郝国珍;朱虹;姚义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抢救急性重症口服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用于急性重症口服中毒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7例急性重症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从导管管腔中插入胃管洗胃;对照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胃管洗胃.结果观察组一次插胃管成功率、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插胃管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口服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洗胃效果良好,且操作简便、快捷.

    作者:李绮;胡燕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开胸术后气管切开患者ICU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气管切开患者ICU肺部感染与菌群的关系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ICU肺部感染患者做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细菌种类多是其特点,其原因主要有该组患者开胸术后免疫防御功能严重受损,抵抗力差,易受感染;气管切开插管后各种治疗护理增加感染机率;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多重用药使呼吸道正常菌群破坏,导致防御屏障受损;无菌观念不强,护理操作不当.结论造成开胸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原因很多,其中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朱以芳;张涛;谷仲平;齐海妮;韦亚娟;赵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气管切开套管内痰痂形成的原因与预防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痰痂形成阻塞气道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52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可能并发痰阻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痰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室内空气湿度偏低、气管切开常规护理措施不能及时落实到位、患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采取增加室内湿度、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及时吸痰、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等护理对策.结果52例气管切开患者无1例因痰痂阻塞气道而被迫拔管.结论科学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套管内痰痂形成.

    作者:陈丽莺;肖静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4例(56处)手指关节内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及术后早期辅以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疗效满意.全部病例未发生骨不连或关节僵硬,伤指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术后正确的护理及进行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是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的关键.

    作者:林小兰;温桂芬;陈小群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云南白药万花油混悬剂治疗陈旧性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压疮治疗的方法.方法将42例陈旧性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云南白药万花油混悬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庆大霉素加拔毒生肌散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09,P<0.05).结论云南白药万花油混悬剂治疗压疮效果显著.

    作者:谭琴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新生儿开放式与封闭式护理操作模式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操作的佳模式.方法将2002、2003年各300例新生儿分别采取封闭式和开放式护理操作模式,并比较其优缺点.结果实施开放式护理操作模式后,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发生护理纠纷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开放式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可调式移动牵引架的设计与应用

    牵引是骨科患者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传统的牵引架有巴尔干架、铁架巴尔干架、挂式巴尔干架、木制简易牵引架、铁制简易牵引架及简易小牵引架等[1],由于它们或功能单一、或结构复杂、或操作繁琐,难以满足临床需要.笔者设计了一种可调式移动牵引架,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临床应用800例,牵引有效率100%,医护人员使用满意率100%.

    作者:贺爱兰;李康华;雷光华;袁秋翠;陈文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山东省本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本、专科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及其原因,以期对该类学生就业有所指导.方法自行设计山东省本、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山东省6所高校1 270名护理本、专科生进行社区就业意向调查,并对各高校老师、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结果护生对社区护理的了解程度不高,很了解的仅占0.6%;对社区护理发展趋势态度积极,86.6%护生认为社区护理有发展前景;70.5%护生愿意接受社区护理工作;本、专科护生在社区就业意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x2=22.3,P<0.01);愿意去社区工作理由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为社区护理刚刚起步、发展空间大、能够有所作为;在不愿意去社区工作理由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为社区护理起步晚、体系不健全、不能实现个人价值.结论本、专科护生就业意向与对社区了解程度、知识结构、社区服务能力及择业价值观等因素有关.护生应转变就业观念,高校应将<社区护理>作为必修课并建设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社区应提供护生就业平台.

    作者:董方虹;蔡碧娥;徐建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建立肝移植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对肝移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建立肝移植病友俱乐部对肝移植患者及其家属实施长远及定期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双向交流.结果肝移植病友俱乐部不仅能及时疏导患者心理障碍、提高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远期并发症,而且为医护人员建立长期稳定的随访提供了重要的手段.结论肝移植病友俱乐部健康教育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趣味性强,能激发患者学习热情,效果良好,为具体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王新川;候小娟;龙日芹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对13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11例顺利渡过围术期,2例死亡.提示科学的护理是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刍议基层医院三级负责制下的护士长工作

    基层医院实施三级负责制进行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效果显著.提出护士长工作是关键,其包括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护理组长的作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等.

    作者:彭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09所医院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的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开展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国内15个省份的109所三级、二级医院的手术室术前访视开展情况进行现状调查.结果109所医院手术室有61.5%开展了术前访视,23.9%开展了术前评估;17.4%二者同时开展;32.1%两者均未开展.三级、二级医院手术室在是否已开展术前访视或术前评估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访视是手术全期护理和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术前访视尚未普遍开展,且存在术前访视与术前评估分离现象.

    作者:戴红霞;高超;张石红;毛晓萍;常后婵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体位改良预防甲状腺术后压迫症状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甲状腺术后出现压迫症状的佳方法.方法将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手术时对照组取传统体位;观察组行体位改良训练,即术前设专人训练,按手术要求摆置患者体位,术中行体位改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头痛、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2.55、32.04,均P<0.01).结论体位改良训练能有效预防甲状腺术后头痛、呕吐等压迫症状,使患者更易接受、配合手术,且省时省力,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现代护理理念.

    作者:宋艳华;谭金凤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放松训练对术前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持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平稳的方法.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术前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放松训练,即采用深吸静息式全身肌肉放松的方法进行训练.两组均于入院后及手术前1 d晚临睡前(术前晚)、入手术室后麻醉前(麻醉前)分别测量其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术前晚血压均有下降(均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观察组心率较对照组平稳(P<0.05),两组心率麻醉前加快,对照组较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知识教育配合放松训练能使术前患者血压、心率平稳.

    作者:刘艳;朱建英;马永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