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瓿瓶颈消毒对药液无菌影响的实验研究

徐波;姚蓉玲;唐佳玉;欧明洪

关键词:安瓿, 消毒, 无菌技术, 数据收集
摘要:目的探讨安瓿瓶颈消毒与不消毒对药液的无菌影响.方法将1930支2 ml注射用水安瓿分成A、B、C三组(A、B组为普通瓶颈,C组为易折瓶颈).A组瓶颈划痕1/4周→1根75%乙醇棉签消毒瓶颈1周→折断→吸药→注入培养基;B组瓶颈划痕1/4周→折断→吸药→注入培养基;C组直接折断→吸药→注入培养基.结果三组药液合格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安瓿瓶颈消毒与不消毒对药液的污染机率差异不大.安瓶瓶颈划痕1/4周可以不消毒折断使用,或划痕后清洁瓶颈细屑即可掰开使用;易折安瓿可以直接徒手掰开使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位干预对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眼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行玻璃体切割、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病人168例(179眼)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03年1~8月该类病人160例(179眼)作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训练体位、手术后辅导和监督体位,以及指导病人采用多种体位变化和适当活动等方法实施体位干预.记录并统计两组病人手术后眼部及全身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晶体眼病人术后出现充填物进入前房发生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人术后眼压及视网膜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年龄≥60岁病人发生血压升高、食欲不振、肢体活动障碍及受压部位异常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病人实施体位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眼部并发症,也可减少全身异常情况发生.

    作者:王瑛;张颖;李秋;崔春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神经外科病人的饮食教育

    对神经外科742例病人实施饮食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手术前应以高热量高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为主;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康复期病人饮食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并介绍手术后以及出现并发症时饮食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作者:雷艳;闫风;崔继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围术期访视在老年择期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将110例老年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实施围术期访视,对照组54例行常规访视.结果术前、术中血压、心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术后访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照组(P<0.05).提示围术期访视有利于顺利完成老年病人手术,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丰培莲;陆鲜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经泵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的护理

    对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采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经泵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冯伟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预防消化道出血探讨

    目的降低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方法将122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6例常规防治上消化道出血,B组66例在此基础上(不用碱性药中和胃酸)于入院后或手术后12 h予鼻饲流质.结果 B组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及首次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均P<0.05);病人胃液pH值<4.0 A组为76.8%,B组为16.7%.结论早期胃肠道营养对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富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胃管滴注补水治疗烧伤卧悬浮床病人并发高渗性脱水效果观察

    目的为大面积烧伤病人卧悬浮床并发高渗性脱水的治疗寻找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将注射用水从鼻饲胃管滴入胃肠道进行补水病人设为观察组,等渗液体(5%葡萄糖溶液)从静脉滴注补液病人设为对照组,分别治疗大面积烧伤卧悬浮床并发高渗性脱水的病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钠、渗透压及治愈时间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钠、渗透压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管滴注补水治疗烧伤卧悬浮床并发高渗性脱水方法安全、效果显著.

    作者:唐贯文;游贵方;刘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遮光输液管套的设计与使用

    随着新药特药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许多药品需要避光输入,虽然厂家已考虑输液瓶的遮光,但未考虑输液管的遮光问题.普通输液器很难满足这一要求,遮光输液器造价昂贵,增加了病人的负担,为保证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笔者设计出一种遮光输液管套,配合普通输液器安全给药.

    作者:江莎;卫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Snoreguard矫治器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观察

    对28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睡眠时配戴Snoreguard矫治器,并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X线头颅侧位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除下气道间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余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提示通过配戴矫治器可有效治疗OSAS.

    作者:姜智敏;林铭;李瑞虹;王光护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进展,重点介绍搡作方法的改进、封管技术的完善、留置时间及PICC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预防处理.

    作者:蒋芝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神经内镜术治疗颅内病变的手术配合

    时10例神经内镜下行颅内病变手术病人进行手术配合经验总结,认为护士的熟练配合尤为重要;熟悉和了解手术步骤,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正确消毒、使用、保养内镜精细手术器械,做好术后贵重仪器和器械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翠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改良一次性鼻导管的制作与应用

    传统鼻导管吸氧刺激性大,易引起患儿不适,且长时间应用易致鼻粘膜损伤.为此,我科采用改良的一次性鼻导管吸氧,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邓文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BH)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HBH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CAT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A组),各30例.CAT组采用传统肌内注射镇痛剂镇痛,PCA组采用镇痛泵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两组病人躁动发生情况,不同时间RR、HR、SBP、DBP、SpO2、V1值以及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及VASS评分等情况.结果 HBH术后病人不同时间躁动发生率PCA组明显低于CAT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RR、SBP、DBP、Vt、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镇痛用药情况、再出血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HBH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安全,且能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任圣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呼吸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呼吸功能训练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呼吸训练.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测病人的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结果两组手术前后VC、FVC及FEV1%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接受呼吸功能训练后肺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

    作者:陈浩;官艳;王菊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解毒洗药熏洗治疗体表软组织感染疗效观察

    将体表软组织感染的45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5例.观察组局部采用解毒洗药熏洗,对照组应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解毒洗药治疗体表软组织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张丽;荆淑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经尿道三合一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

    对204例前列腺增生病人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经尿道电汽化切割圈前列腺切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三种术式、三种不同的电极联合手术方式治疗,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病情、留置管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纪汉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同指脂筋膜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病人的护理

    对12例手指背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采用同指掌侧脂筋膜瓣翻转加植皮的修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指的痛觉、触觉均与健侧手指无明显差别,且仅需要一次手术,避免了以往多次手术带来的不便,病人对术后外形满意.提出做好急诊及择期手术前的护理,术后患肢适当制动,合理使用药物;做好植皮区及供皮区的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教育是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潘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PACU病人呼吸异常原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

    523例静吸复合麻醉术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PACU)进行呼吸道管理与呼吸功能监护,对发生呼吸异常(334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对呼吸异常的护理措施及呼吸道管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病人平稳渡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陈红;贺西征;王凤学;李露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新式手术无菌巾铺置方法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对外交流的深入,一些传统手术技术和方法正逐渐受到新观念与新技术的冲击.传统的手术区皮肤消毒、铺巾工作是由手术第一助手在未穿手术衣、术戴灭菌手套前执行,然后第一助手再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参加手术[1].我院于2001年6月开始试行新的手术部位消毒、铺巾法,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俊;岳蕤;江俊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腹部手术病人实施舒适护理探讨

    将135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消化道反应、肠功能恢复以及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舒适护理能缩短腹部手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轻疼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胡艳宁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瓣膜手术病人的护理

    介绍1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心瓣膜手术的护理方法,提出术前重视心理护理,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术后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心律失常,监测呼吸及肾功能,并做好抗凝护理为其主要措施.

    作者:王璐;李萍;江静云;刘晓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