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式手术无菌巾铺置方法的临床研究

曾俊;岳蕤;江俊红

关键词:手术无菌巾, 铺置方法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对外交流的深入,一些传统手术技术和方法正逐渐受到新观念与新技术的冲击.传统的手术区皮肤消毒、铺巾工作是由手术第一助手在未穿手术衣、术戴灭菌手套前执行,然后第一助手再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参加手术[1].我院于2001年6月开始试行新的手术部位消毒、铺巾法,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BH)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HBH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CAT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A组),各30例.CAT组采用传统肌内注射镇痛剂镇痛,PCA组采用镇痛泵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两组病人躁动发生情况,不同时间RR、HR、SBP、DBP、SpO2、V1值以及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及VASS评分等情况.结果 HBH术后病人不同时间躁动发生率PCA组明显低于CAT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RR、SBP、DBP、Vt、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镇痛用药情况、再出血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HBH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安全,且能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任圣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560例产妇产后初期心理状态调查

    采用心理、社会(家庭)因素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60例产妇产后第3天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不稳定,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为21.79%,其与生理(分娩)、社会(家庭)因素密切相关.提示及时发现产后异常心理状态,实施干预措施,对产妇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作者:廉玉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新式手术无菌巾铺置方法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对外交流的深入,一些传统手术技术和方法正逐渐受到新观念与新技术的冲击.传统的手术区皮肤消毒、铺巾工作是由手术第一助手在未穿手术衣、术戴灭菌手套前执行,然后第一助手再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参加手术[1].我院于2001年6月开始试行新的手术部位消毒、铺巾法,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俊;岳蕤;江俊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呼吸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呼吸功能训练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呼吸训练.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测病人的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结果两组手术前后VC、FVC及FEV1%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接受呼吸功能训练后肺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

    作者:陈浩;官艳;王菊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聚丙烯锦纶网应用于老年疝修补术的护理配合

    采用聚丙烯锦纶网为37例老年疝病人施行无张力修补术.结果37例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为一期愈合,3~8 d出院.随访3~24个月,切口无牵扯痛及排异反应,无复发.提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密切的术中配合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是保证老年疝修补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丁景华;林群;蔡小影;陈雪燕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经泵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的护理

    对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采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经泵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冯伟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纤维蛋白封闭剂应用于复杂手术止血效果观察

    对102例(观察组)复杂手术病人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止血,与同期同类型手术行常规止血的104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创面广泛渗血有迅速止血作用.

    作者:曾敏琪;蔡忠香;姚红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遮光输液管套的设计与使用

    随着新药特药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许多药品需要避光输入,虽然厂家已考虑输液瓶的遮光,但未考虑输液管的遮光问题.普通输液器很难满足这一要求,遮光输液器造价昂贵,增加了病人的负担,为保证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笔者设计出一种遮光输液管套,配合普通输液器安全给药.

    作者:江莎;卫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PACU病人呼吸异常原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

    523例静吸复合麻醉术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PACU)进行呼吸道管理与呼吸功能监护,对发生呼吸异常(334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对呼吸异常的护理措施及呼吸道管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病人平稳渡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陈红;贺西征;王凤学;李露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胃管滴注补水治疗烧伤卧悬浮床病人并发高渗性脱水效果观察

    目的为大面积烧伤病人卧悬浮床并发高渗性脱水的治疗寻找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将注射用水从鼻饲胃管滴入胃肠道进行补水病人设为观察组,等渗液体(5%葡萄糖溶液)从静脉滴注补液病人设为对照组,分别治疗大面积烧伤卧悬浮床并发高渗性脱水的病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钠、渗透压及治愈时间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钠、渗透压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管滴注补水治疗烧伤卧悬浮床并发高渗性脱水方法安全、效果显著.

    作者:唐贯文;游贵方;刘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低龄唇腭裂整复术患儿的护理

    对501例≤3周岁的低龄唇腭裂患儿采用唇腭裂整复术治疗,术前对患儿及其家长给予心理护理和早期喂养技能训练,术后取消常规配戴唇弓,出院前给予语音训练指导等.结果术后外形基本满意,伤口如期愈合,术后1年随访语音功能显著改善.

    作者:雷璐赟;陈妍蓉;王铠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鼻咽癌放化疗病人口腔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对1052例鼻咽癌放、化疗住院病人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52例鼻咽癌放、化疗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103例,发生率为9.79%,其中发生口腔感染34例,占33.01%.鼻咽癌放、化疗并发口腔感染与肿瘤病人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放疗致放射性口腔粘膜损伤、机体屏障破坏、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提出加强无菌观念,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营养支持,及时对症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作者:王逸如;郑立;黄华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病人的护理

    对32例腺性膀胱炎病人采用膀胱镜下经尿道电灼加电切术,配合辨证论治与施护,复诊膀胱镜检10例,其中9例无病理改变,有效率90.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可提高疗效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辛玲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神经内镜术治疗颅内病变的手术配合

    时10例神经内镜下行颅内病变手术病人进行手术配合经验总结,认为护士的熟练配合尤为重要;熟悉和了解手术步骤,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正确消毒、使用、保养内镜精细手术器械,做好术后贵重仪器和器械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翠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胃管插入法的改进

    术前置胃管病人常存有恐惧感,加上禁食、禁水引起的不适,给病人生理上、心理上带来痛苦.鉴此,笔者采用口含水法对50例病人行胃管插入,均一次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玲;吴清;刘兰英;袁敏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Snoreguard矫治器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观察

    对28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睡眠时配戴Snoreguard矫治器,并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X线头颅侧位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除下气道间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余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提示通过配戴矫治器可有效治疗OSAS.

    作者:姜智敏;林铭;李瑞虹;王光护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体位干预对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眼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行玻璃体切割、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病人168例(179眼)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03年1~8月该类病人160例(179眼)作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训练体位、手术后辅导和监督体位,以及指导病人采用多种体位变化和适当活动等方法实施体位干预.记录并统计两组病人手术后眼部及全身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晶体眼病人术后出现充填物进入前房发生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人术后眼压及视网膜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年龄≥60岁病人发生血压升高、食欲不振、肢体活动障碍及受压部位异常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病人实施体位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眼部并发症,也可减少全身异常情况发生.

    作者:王瑛;张颖;李秋;崔春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改良一次性鼻导管的制作与应用

    传统鼻导管吸氧刺激性大,易引起患儿不适,且长时间应用易致鼻粘膜损伤.为此,我科采用改良的一次性鼻导管吸氧,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邓文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安瓿瓶颈消毒对药液无菌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安瓿瓶颈消毒与不消毒对药液的无菌影响.方法将1930支2 ml注射用水安瓿分成A、B、C三组(A、B组为普通瓶颈,C组为易折瓶颈).A组瓶颈划痕1/4周→1根75%乙醇棉签消毒瓶颈1周→折断→吸药→注入培养基;B组瓶颈划痕1/4周→折断→吸药→注入培养基;C组直接折断→吸药→注入培养基.结果三组药液合格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安瓿瓶颈消毒与不消毒对药液的污染机率差异不大.安瓶瓶颈划痕1/4周可以不消毒折断使用,或划痕后清洁瓶颈细屑即可掰开使用;易折安瓿可以直接徒手掰开使用.

    作者:徐波;姚蓉玲;唐佳玉;欧明洪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气囊止血带固定带的改进

    骨科四肢手术中,气囊止血带一次持续使用时间≥1 h,易致组织损伤.鉴此,我科将气囊止血带之固定带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2年余无并发症发生.介绍如下.

    作者:卢敏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