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les术结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

张其健

关键词:结肠造口, 并发症, 护理
摘要:回顾总结47例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病人的护理.结果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7.02%,其中造口缺血坏死1例,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2例,造口周围皮炎5例.经治疗及护理,无1例再次手术.提示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不仅有赖于手术者的手术处理,同时应加强手术后造口的护理管理;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造口袋,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判断标准的评价

    为评价破伤风抗毒素(TAT)皮内试验阳性判断新标准,对588例外伤病人行TAT皮内过敏试验,采用新、旧两种皮试阳性判断标准进行评价并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按新标准判断阳性率9.0%,按旧标准判断阳性率7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旧标准判断假阳性率达62.9%.提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判断新标准安全可靠,有利于急诊救治.

    作者:汪明;王颖;邵倩;吕英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病人的气道管理

    对气管切开病人气管内吸氧、气管内吸痰、气道湿化、预防感染四个方面的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相关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福弟;王美玲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产褥早期口温与腋温的对比观察

    为探讨产妇产后1周内腋温的正常值.对100例(共监测体温1 720例次)产妇产后1周内采用自身对照法,同时监测其口温和腋温各5 min,860例次.结果产妇的口温与腋温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口温与腋温+0.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腋温+0.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口温(36.0~37.4℃)的756例次其相对应腋温的95%参考值范围为36.37~37.37℃.认为产后1周内产妇腋温<37.4℃可视为正常体温.

    作者:周俐媛;周云英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意外伤害病人的情绪障碍调查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意外伤害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对85例意外伤害病人(观察组)和120例非意外伤害病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SAS、SDS均分及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积极应对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意外伤害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多为消极应对,积极应对不足.应全面评估病人情况、加强健康教育、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以缓解意外伤害病人负性情绪,防止消极行为发生.

    作者:朱翠岚;李峰光;张兰花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腹腔镜在小肠出血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对23例小肠出血患儿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诊断率为95.7%(22/23);同时行腹腔镜辅助下的肠切除术,术后恢复快,3~7 d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提示腹腔镜技术应用在小儿小肠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中准确性高、创伤小;围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史雯嘉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颅底脊索瘤切除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对61例颅底脊索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注意预防并发症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促进病人痊愈的关键.

    作者:周颖;陈蕾;李侠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社区老年抑郁病人心理干预效果及其可行性分析

    将某社区老年抑郁病人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组实施3个月的心理干预,除群体教育外,由培训后的社区医护人员任干预者,采用7项基本技术针对8个具体问题实施个体干预.结果干预组3个月后抑郁症状明显较对照组减轻(P<0.05).提示社区支持性心理干预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冯正仪;贾守梅;胡雁;王君俏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气管切开病人获得性肺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21例气管切开术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人进行观察,根据痰细菌学培养结果,分析其原因为:①胃-肺途径的感染为常见原因;②与意识障碍程度有关;③药物因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④侵入性操作.各种管道侵入机体易于致病菌侵入;⑤无菌观念不强,吸痰不及时等.护理对策:①加强病室及用物消毒管理;②注重气管湿化及用药;③行有效吸痰技术,确保呼吸道通畅;④阻断胃-肺途径的感染,防止胃内容物反流;⑤加强基础护理.以尽早控制气管切开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减少病死率.

    作者:肖蓉蓉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黄连纱条应用于延期愈合创面换药19例

    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对19例延期愈合创面病人在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黄连纱条换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登凡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冠脉搭桥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其护理干预效果

    随机将68例行冠脉搭桥术病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23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循序渐进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SAS和SDS阳性率分别为36.0%和42.0%;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焦虑、抑郁评分及干预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或缓解冠脉搭桥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对配合手术治疗及提高冠脉搭桥术后病人的长期生存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希红;戴小明;杨意念;杭争;邵燕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聚维酮碘软膏加热治疗感染伤口的疗效观察

    将门诊感染性伤口换药的6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应用聚维酮碘软膏结合热疗疗法对伤口进行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出聚维酮碘软膏结合加热治疗感染性伤口有较好疗效.

    作者:邓泽孝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不同填塞材料对鼻中隔矫正术后伤口疼痛及止血效果观察

    为了解鼻腔填塞材料对术后伤口疼痛、出血的效果,选择鼻中隔偏曲80例病人,按手术时间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毕常规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观察组用高分子止血绵填塞.结果观察组48 h内病人剧烈疼痛、止痛用药例数显著较对照组减少(均P<0.01);两组伤口出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采用高分子止血绵效果优于常规鼻腔填塞,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张惠荣;李会琴;问明瑶;游学俊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1872例病人中68例发生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妊高征)的发病相关因素.结果产前未接受正规健康教育、文化程度低、人均收入低者重度妊高征发病率显著升高(P<0.05,P<0.01);无职业或农村孕妇高于职业孕妇(P<0.01).提示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能力,是预防和降低重度妊高征发生的重要环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及经济状况是预防、降低重度妊高征的根本.

    作者:卢娇;陈义莲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侧孔抽吸式负压吸乳器的应用性研究

    目的探讨扁平或凹陷乳头的有效矫正方法及侧孔抽吸式负压吸乳器的效果.方法将122例乳头扁平或凹陷的初产妇分为三组.观察组(38例)用自行研制的侧孔抽吸式负压吸乳器矫正,对照1组(42例)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矫正,对照2组(42例)用市售吸乳器矫正.结果矫正后乳头伸展长度,乳腺管疏通数,吸乳器每次持续作用时间、使用次数等指标观察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矫正后哺乳成功率观察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矫正过程中产妇舒适度观察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侧孔抽吸式负压吸乳器矫正扁平或凹陷乳头的效果优于注射器抽吸和市售吸乳器矫正法,在使用过程中能减轻产妇痛苦,使产妇感觉舒适,乐于接受;矫正后产后早期哺乳成功,增强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范植蓉;王虹;陈红宇;丁永艳;朱文惠;杨艳芳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胸腔镜下治疗脊柱侧凸的围术期护理

    对胸腔镜下治疗脊柱侧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孙圆;邹海欧;田淑茵;张艳丽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Orem自护理论在腹部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腹部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8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自护组和对照组各184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前、术后护理;自护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理论的3个护理系统,让病人参与健康决策及力所能及的自理.结果自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病人护理中应用自护理论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身体康复及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吴清香;丁小容;操静;刘颜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50例创伤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的护理

    对50例创伤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结果3月至半年能负重行走及劳动者41例(82%);因气候变化时或者劳动过后感腰背部胀痛不适者7例(14%);不能负重劳动者2例(4%).

    作者:高潜陵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自制药物手册在急诊科的应用

    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室,由于接诊病种复杂,应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且因各种药物更新换代较快,在用药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合理的配伍、药物配伍不良反应等问题.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因此从2002年3月开始,我院急诊科自建了药物手册,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峰;李桂凤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病人的护理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5例,未发生手术相关的感染和死亡.病人出院后经1.0~2.5年的随访,18例治愈,6例控制,1例复发.提出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伤口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建君;徐敏珍;郑业伟 刊期: 2004年第24期

  • Miles术结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

    回顾总结47例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病人的护理.结果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7.02%,其中造口缺血坏死1例,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2例,造口周围皮炎5例.经治疗及护理,无1例再次手术.提示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不仅有赖于手术者的手术处理,同时应加强手术后造口的护理管理;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造口袋,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其健 刊期: 2004年第2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