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郭雪梅;吴显和;阳淑琼

关键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尿潴留, 预防, 护理
摘要:将220例接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解除焦虑情绪,指导床上排尿功能锻炼;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切口渗血少时在心电监护下控制输液速度.对照组(120例)行传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16.0%,导尿率10.0%;对照组分别为62.5%,5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导尿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PICC无针输液系统在ICU病人中的应用

    对100例ICU病人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无针输液系统进行置管给药,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9.0%;操作时间平均13.0 min;留置导管时间平均95.0 d,无并发症发生.提示PICC无针输液系统安全、省时,应用效果肯定.

    作者:陈妙华;洪彩虹;周玉华;曾文;黄丽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将220例接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解除焦虑情绪,指导床上排尿功能锻炼;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切口渗血少时在心电监护下控制输液速度.对照组(120例)行传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16.0%,导尿率10.0%;对照组分别为62.5%,5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导尿率.

    作者:郭雪梅;吴显和;阳淑琼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深部恶性肿瘤局部热疗的护理

    采用内生场热疗仪进行热疗、热化疗、热放疗相结合治疗150例(1 528人次)胸、腹、盆腔恶性肿瘤病人.结果病人疼痛缓解率为84.6%,卡氏评分改善86.9%,体重增加24.6%,仅1例皮肤灼伤, 3例腹壁脂肪较厚的病人出现脂肪硬结.提示做好热疗过程的护理,可减少热疗的不良反应,增加治疗肿瘤的敏感性.

    作者:禹立霞;袁玲;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肌声学造影下化学消融治疗2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护理

    对2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心肌声学造影下化学消融治疗,术前熟悉病情,予以心理支持及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中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并发症等;术后置CCU,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胸痛、胸闷及心律失常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结果消融后静息时病人左室-主动脉压力阶差消除;术后1个月随访,病人胸痛、胸闷症状明显缓解.

    作者:杨慧敏;陈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早孕反应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及护理

    综述了影响早孕反应的心理社会因素及护理.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个性、情绪、人际关系、对妊娠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社会地位、环境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常用支持疗法、中医治疗和心理治疗.提出对孕妇的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要从认知和行为上提高孕妇有效应对早孕反应的能力,以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厉萍;张迎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及工娱疗法对恢复期精神病病人负性情绪的调适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工娱疗法对恢复期精神病人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对40例恢复期精神病人,应用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工娱活动等措施,在回归社会前1个月进行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对病人训练前后进行比较.结果训练后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较训练前有了明显改善(P<0.01);NOSIE各因子分与训练前比较,其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明显提高;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及退缩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健康教育及工娱活动训练,可改善恢复期精神病人的负性情绪,巩固治疗效果,对病人健康地回归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戴明华;常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成人平卧位静脉输液时5(1/2)号头皮针的应用

    对240例静脉输液病人,均采用康寿牌输液器输液,单日选择5(1/2)号、双日选择6(1/2)号头皮针进行手背静脉穿刺,在输液高度为90、100、110 cm时分别测试两种型号头皮针的滴速,并评估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在同一输液高度,两组滴速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1/2)号头皮针在输液高度100、110 cm时即可达到成人输液滴速要求;6(1/2)号头皮针在高度90 cm时则超出滴速要求,并且穿刺时病人疼痛感明显.提示成人平卧位输液宜选用5(1/2)号头皮针,以有效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疼痛.

    作者:陈英;马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头皮针漏液的补救方法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个别输液器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出现头皮针尾端部(与过滤器连接处)有少许液体渗出的现象,补救方法如下.

    作者:王海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胃癌D4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对26例胃癌病人行D4根治性切除手术.认为术前做好病人准备及特殊物品准备,术中重要血管或脏器损伤紧急处理时护士准确、从容的配合等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

    作者:钟玫;张莺;余承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背部叩打法抢救气管异物患儿1例

    病例简介:患儿,男,1岁10个月.2002年8月9日21:00患儿母亲喂食新鲜带核桂圆时不慎误入气管而急诊.当即患儿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护士立即护送患儿至五官科,拟行支气管纤维镜取出桂圆.途中,急诊护士将患儿俯卧于自己左前臂,使患儿头部处于相对低的位置,叩打其背部数下,患儿将桂圆咯出,呼吸立即改善,口唇渐红润,给予抗炎等常规处理,观察1 d后康复出院.

    作者:付沫;吕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生物陶瓷置管术治疗传导性耳聋患儿的护理

    对96例(168耳)分泌性中耳炎致传导性耳聋患儿采用生物陶瓷置管术治疗.结果术后1周纯音听力平均提高10~25 dB,脱管后6~12个月听力达 27 dB.提示加强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预防脱落、堵管、中耳再感染,加强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魏翠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ADL的影响

    将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3~5 d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用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ADL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秦开蓉;吴润兰;黄玉兰;许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胰岛素黄连纱条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感染疗效观察

    1998年5月至2002年8月,我们用黄连纱条加普通胰岛素局部给药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感染病人,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通过临床带教,发现部分护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实习中后期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中专层次的护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较差及带教方法欠佳等因素影响了实习质量.提出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加强护生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应用护理程序理论及个性化的带教,强调带教老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从而激发护生的工作、学习热情,以保证实习质量.

    作者:赵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生活事件对护士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事件对护士的负面影响,为护理人性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17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LES评分20分及以上有52人[29.38%,均分(33.65±13.22)],居于较高水平.48项生活事件中住房紧张、工作学习压力大等7项反应频数列1~7位,其中住房紧张,低年龄组明显高于高年龄组(均P<0.05);工作学习压力,初级职称、低年龄组护士显著大于中级职称组及高年龄组(均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组晋升提级的影响明显高于中专组(P<0.05);生活规律重大变化对轮班护士影响大于白班护士组(P<0.05).结论日常生活事件对护士有较大影响,其中与生活、学习、工作直接相关的项目影响为突出;建议加强科学管理,为护士提供社会支持,以减轻日常生活事件对护士的负面影响.

    作者:张安琴;陈敏智;何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我国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结合近年来我国护理人员中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内容、范畴、方法,综述了当前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聂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减压术病人的护理

    总结25例周围性面瘫病人施行不同径路的面神经减压术前后的护理.结果除1例面瘫无明显变化外,其余手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护士根据疾病及手术特点,于手术前后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针对性护理,是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杜玉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血透效果影响因素及其防治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透效果的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血透病人和同期50例非糖尿病肾病(非DN)血透病人,分别观察其存活时间、死亡原因、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两组1~2年,>2年存活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其次为感染;首次透析时肾功能与病死率成正比;DN组透析低血压、心血管病变、感染及视网膜病变较非DN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血透前Glu,血透期间Al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充分的血透、减少透析时血糖的波动、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是减少终末期血透病死率,提高其存活时间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昌娥;陈少秀;杨红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护理本科生手术室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对手术室毕业实习的27名护理本科生采取分阶段多种教学法教学.结果提高了护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示采用分阶段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对手术室带教工作的改进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石丹岳;彭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双氯芬酸钠联合阿托品用于肾绞痛镇痛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双氯芬酸钠、阿托品联合用于肾绞痛镇痛的疗效.将230例肾绞痛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92例)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加阿托品;对照1组(65例)单纯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对照2组(73例)肌内注射阿托品,观察镇痛程度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镇痛有效级别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2组镇痛效果明显低于上述两组;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1组类似,与对照2组比较,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提示双氯芬酸钠联合阿托品用于肾绞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伟;邝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