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齿苋、黄柏冷湿敷治疗结膜下注射局部并发症

张秀娟;孙丽萍;杨积荣;王亚丽

关键词:结膜下注射, 并发症, 马齿苋, 黄柏, 冷湿敷
摘要:将60例结膜下注射区组织红肿、皮下瘀血、硬结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马齿苋、黄柏煎剂冷湿敷,对照组常规热气熏蒸.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25,P<0.01).提示马齿苋、黄柏煎剂冷湿敷治疗结膜下注射后局部红肿等并发症疗效显著.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黄连纱条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感染疗效观察

    1998年5月至2002年8月,我们用黄连纱条加普通胰岛素局部给药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感染病人,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棕床垫的制作与预防压疮的应用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一般采用2 h定时翻身护理[1],但对骨盆骨折、脊椎骨折者,勤翻身给病人不但带来剧烈疼痛,且有引起骨折错位的危险.鉴此,我们自制了一种预防压疮的棕床垫,自2001年3月至2003年1月,经临床应用85病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万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老年病人Ⅲ度压疮效果观察

    Ⅲ度压疮是长期卧床老年病人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极容易导致败血症,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1997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科收治老年Ⅲ度压疮病人24例,均采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蕾;冯艳荣;季雪飞;丁慧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产后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形体恢复的影响

    将129例产妇随机分成训练组(74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常规进行产后健康指导,训练组增加形体训练,持续6个月,以体重指数(BMI)评价产妇形体恢复情况.结果产后1、3、6个月两组BMI均明显下降,而训练组下降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提示产后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形体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瑞贞;田丽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应用改良一次性输液针管行患儿外耳道冲洗

    我科应用改良的一次性输液针管(下称针管)行患儿外耳道(已软化的耵聍及微小异物)冲洗,经临床应用56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不同穿刺点硬膜外镇痛分娩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点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以L1~L2为穿刺间隙,对照组为L3~L4.两组镇痛方法、所用药物及浓度相同.观察两组镇痛药首剂量、起效时间,PCA次数,VAS评分,运动神经阻滞评分,第一、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等指标.结果 VAS评分、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其余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L1~L2间隙穿刺硬膜外镇痛分娩,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吴五矛;刘振玉;冯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针灸加暗示治疗癔症性失语的护理

    对36例癔症性失语病人采用穴位针刺为主必要时行穴位注射加心理暗示及语言训练.结果全部病人发音正常,对话流利.提示应用针灸加暗示治疗,并加强心理护理,解除病人心理障碍,是治疗癔症性失语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洛灵;张瑜凡;朱琳;张现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及工娱疗法对恢复期精神病病人负性情绪的调适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工娱疗法对恢复期精神病人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对40例恢复期精神病人,应用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工娱活动等措施,在回归社会前1个月进行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对病人训练前后进行比较.结果训练后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较训练前有了明显改善(P<0.01);NOSIE各因子分与训练前比较,其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明显提高;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及退缩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健康教育及工娱活动训练,可改善恢复期精神病人的负性情绪,巩固治疗效果,对病人健康地回归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戴明华;常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马齿苋、黄柏冷湿敷治疗结膜下注射局部并发症

    将60例结膜下注射区组织红肿、皮下瘀血、硬结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马齿苋、黄柏煎剂冷湿敷,对照组常规热气熏蒸.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25,P<0.01).提示马齿苋、黄柏煎剂冷湿敷治疗结膜下注射后局部红肿等并发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秀娟;孙丽萍;杨积荣;王亚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深部恶性肿瘤局部热疗的护理

    采用内生场热疗仪进行热疗、热化疗、热放疗相结合治疗150例(1 528人次)胸、腹、盆腔恶性肿瘤病人.结果病人疼痛缓解率为84.6%,卡氏评分改善86.9%,体重增加24.6%,仅1例皮肤灼伤, 3例腹壁脂肪较厚的病人出现脂肪硬结.提示做好热疗过程的护理,可减少热疗的不良反应,增加治疗肿瘤的敏感性.

    作者:禹立霞;袁玲;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3例前列腺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的护理

    对3例前列腺癌病人.行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术,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危险性低,创伤小的优势,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当,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的保证.

    作者:丛冰;周玉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我国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结合近年来我国护理人员中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内容、范畴、方法,综述了当前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聂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门诊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健康教育调查表,对2002年9~10月9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门诊健康教育面仅占43.7%;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及较满意依次为健康教育效果、内容及形式,其中以电视教育方式受欢迎;对教育内容要求多种多样,以休息与活动原则、预防并发症的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居多,分别为81.6%、80.8%、79.9%;要求传授教育者以医生和护士为主.提示应加强门诊健康教育的管理及培训力度,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相结合,全方位满足病人需求.

    作者:程丽萍;李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情绪波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影响

    目的回顾性探讨情绪波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的影响,为针对性地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情绪波动156例为观察组,无情绪波动85例为对照组,比较情绪波动与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得出相对危险度(RR)=1.63,归因危险度(AR)=29.12%,归因危险比数(ARP)=38.83%;室性期前收缩发病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得出RR=2.29,AR=26.50%,ARP=56.37%.结论情绪波动可使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病率增高.

    作者:田静;仝林虎;仝伟兵;赵艳慧;刘静;王建忠;云俊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生活事件对护士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事件对护士的负面影响,为护理人性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17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LES评分20分及以上有52人[29.38%,均分(33.65±13.22)],居于较高水平.48项生活事件中住房紧张、工作学习压力大等7项反应频数列1~7位,其中住房紧张,低年龄组明显高于高年龄组(均P<0.05);工作学习压力,初级职称、低年龄组护士显著大于中级职称组及高年龄组(均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组晋升提级的影响明显高于中专组(P<0.05);生活规律重大变化对轮班护士影响大于白班护士组(P<0.05).结论日常生活事件对护士有较大影响,其中与生活、学习、工作直接相关的项目影响为突出;建议加强科学管理,为护士提供社会支持,以减轻日常生活事件对护士的负面影响.

    作者:张安琴;陈敏智;何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评估与调适

    目的了解长期从事ICU工作护士的心理状态;探讨降低ICU护士心理压力的措施.方法使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Catell-16PF)对25名ICU护士(观察组)及25名普通病房工作的护士(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观察组SCL-90中的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atell-16PF评分中的稳定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敏感性、紧张性等人格特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从事ICU工作的护士相对心理稳定性较低,敏感性及紧张性较高.造成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心理.应进行定期心理评估,采取适当措施减轻ICU护士的心理压力,以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谢莉;秦云;覃仕英;王西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住院眼外伤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自制问卷在病人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 d采用访谈法,对105例眼外伤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入、出院病人以74.3%及63.8%需了解病情现状和预后,61.9%及59.0%病人需了解治疗效果,提示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具有倾向性;68.6%及45.7%病人需医护人员个别指导,65.7%及71.4%需医护人员示范,64.8%的病人选择家访,说明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提示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针对病人的不同需求特点和住院的不同阶段进行;建立以预防、急救及康复一体化模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宗美;曾新芝;刘晓荣;冯雪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精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硬化性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将106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精氨酸加纳洛酮、对照组仅用精氨酸治疗,两组其它基础治疗相同.结果有效率观察组为90.6%,对照组为6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啡肽(β-E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人清醒时间观察组(10.4±4.2) h,对照组(28.5±5.7) 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精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作者:罗伟香;彭贺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红外线照射加白蛋白、氯霉素粉外敷治疗糖尿病足

    随机将40例糖尿病足病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照射加白蛋白、氯霉素粉外敷;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盐水湿敷.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治愈率80.0%;对照组治愈2例,治愈率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红外线照射加白蛋白、氯霉素粉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疗效可靠.

    作者:尹淑丽;阮江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PICC无针输液系统在ICU病人中的应用

    对100例ICU病人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无针输液系统进行置管给药,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9.0%;操作时间平均13.0 min;留置导管时间平均95.0 d,无并发症发生.提示PICC无针输液系统安全、省时,应用效果肯定.

    作者:陈妙华;洪彩虹;周玉华;曾文;黄丽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