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用美宝烧伤膏治疗输液渗漏引起的皮肤损害介绍

仲子轩

关键词:输液渗漏, 皮肤损害, 治疗
摘要:目的:为探索更多的治疗输液渗漏导致不良后果的方法,更好的发挥中药的作用.方法:尝试用美宝烧伤膏治疗了一例输液渗漏引起的严重皮肤损害.结果:患者皮肤损害痊愈.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治疗银屑病优劣比较

    本文从中西医对银屑病发病机理认识、治疗现状、临床疗效、药物毒副作用、医疗费用、趋势展望进行了比较,为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本病提供些许帮助.

    作者:孙占学;姚荣;李元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推拿治疗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的临床体会

    通过多年临床体验,只要遵循杂合以治、各得所宜,手法与功法相结合,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动力训练与静力训练相结合,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与方法,推拿治疗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疗效显著而稳固.

    作者:崔瑞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逍遥丸、逍遥散临床应用

    对国内近期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临床上广泛用于内科、妇科、皮肤科等方面的治疗.

    作者:邢献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黄帝新经(2)-癌症新说

    现代科学的发展,无形中将整个人类的身体变得弱不禁风,同时又无形中增加了作用于人体的致癌物质,将弱不禁风的人类推向了风雨之中.事实证明,现代化生存环境造就的是较为虚弱的人体生命,而致癌物质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医学无法对负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则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无情地将人类推向了危险的境地.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头位难产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识别方法、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文通过对头位难产58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而得出结论.结果:造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为胎位异常,其中以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多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头下降,是早期发现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段.结论:早识别头位难产,及时、正确处理是保证分娩顺利和母儿安全的关键.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开展,胎位性难产的发生率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却持续升高.现就我院近2年来58例头位难产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马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奥扎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替代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奥扎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50例为治疗组,常规治疗5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奥扎格雷加丹红注射液替代口服阿司匹林,奥扎格雷80mgQd,丹红注射液20mlQd,两药均用2周,对照组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溶栓等).两组分别于入院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抽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全血粘度,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全血粘度均升高,两组间无差异,治疗2周后两组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可完全替代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尤东;刘佰万;刘艳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桑菊饮加减在儿科中的运用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风热之邪侵袭;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清灵,易趋康复,用药宜轻,药味宜少,根据小儿这一生理的病理特点,选用桑菊饮之辛凉轻剂加减治疗感冒、咳嗽、哮喘、麻疹、乳蛾、泄泻、紫癜、小儿水肿等疾病,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胡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武定县近10年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武定县近10年来麻风病流行趋势及防治效果,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方法对武定县1999年~2009年共41例麻风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定县从1999年至2009年间,累计发现麻风病病人41人,全县11个乡镇中,除4个乡镇无病例发现外,其余乡镇均有病例发现.发病年龄小25岁,大69岁,男性32例、女性9例(性别比3.55:1),多菌型30例(占73.17%),职业分布以农民居多(占97.56%),发现方式以门诊发现为主(占68.29%),患病率从1999年的0.02‰上升到2009年的0.1‰,发生II级以上残疾13例(占31.71%).结论:武定县要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还需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加强对县、乡、村三级麻风病防治网络人员的培训、及时早期发现病人、减少残疾,规范实施联合化疗,消除传染源,是今后防治的工作重点.

    作者:马自聪;徐自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大血藤的佳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大血藤的佳提取方法.方法:利用HPLC法,比较超声提取、回流提取、不同溶媒、不同提取时间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50%甲醇,回流提取1.5h为佳条件.结论:该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大血藤的佳提取工艺.

    作者:张海龙;李光喜;王淑美;梁生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温针灸治疗网球肘56例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常见病,笔者于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在门诊运用温针灸法共治疗56例,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网球肘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小20岁,大68岁:病程短10天,长5年.

    作者:胡宗海;李共信;田财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混合痔佳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40例运用外剥内扎消痔灵四步注射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创面出血、肛缘水肿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剥内扎消痔灵四步注射术,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在肛肠外科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文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综合病症,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但到底应该录取何种手术方式,文献上报告较少,本文比较了我院所应用4种手术方式的效果.

    作者:刘勇;喻长泰;汪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在鼻窦镜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在鼻科手术中防治鼻腔及鼻窦粘连的作用.方法:对于鼻窦镜手术中估计有粘连的可能和术后已经粘连的病人粘连创面涂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结果: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在鼻科手术中能有效防治粘连.

    作者:姜栋;赵伟霞;赛龙;王青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粪便隐血试验两种不同方法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大便隐血实验不同方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应用局限性.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试纸法和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法对72份粪便标本进行对照实验,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法检测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05),过氧化物酶试纸法作粪便隐血试验,特异性较差,受众多食物因素的影响,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法作粪便隐血实验,特异性高,但不适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检验,且目前的商品试剂不提供肉眼判读的半定量的标准色板,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结论:做粪便隐血实验,如采用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检测必须排除食物因素的影响,否则将出现假阳性.而采用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的胶体金法进行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的假阴性结果应引起重视和注意,并应根据每批试剂制作肉眼判读的半定量标准色板.

    作者:谭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益气养阴解毒法配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例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中药为主配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益气养阴解毒为主中药汤剂(党参、茯苓、石斛、枸杞子、陈皮、生地、白花蛇舌草、蛇六谷等),每日一剂,配合熊去氧胆酸(15mg·kg-1·d-1,分3次服用),共治疗8周,根据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和肝功能、血酯改变以评定疗效.结果:临床基本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法配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显著.

    作者:李保良;王灵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心理学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人是具丰富思维和复杂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将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大力和科学发展中医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研究心理因素在中医诊断作用和效用,有助于全面而准确地诊断疾病和找出病因;研究其在治疗临床中的功能和价值,通过培养、维持患者的积极情绪,有助于科学而合理地确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MCF-7/ADR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MCF-7/ADR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方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MCF-7、MCF-7/ADR及加入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的MCF-7/ADR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结果: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能显着增加耐药细胞内ADM的浓度.结论:化痰散结方具有逆转人乳腺癌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增加MDR细胞内化疗药物聚集量有关.

    作者:孙长岗;贺珊珊;刘瑞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从《内经》看左右分治中风偏瘫的可行性

    针对传统辨证论治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肢体偏瘫疗效不甚明显,根据<黄帝内经>中相关理论衍生出阴阳、左右、气血之间存在特定的联系,结合解剖学中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的理论基础,探讨以左右分治代替传统辨证论治的可行性.

    作者:蔡攀;吕颖;周基松;蒋振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下肢洗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为探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将2007年12月~2010年3月共完成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67例,进行问卷随访.56例完成答卷,其中男2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5.3±12.5(43~72)岁;左膝24例,右膝32例;平均随访时间1.3±0.5(0.2~2.25)年.结果疼痛VAS评分(无痛为100分)、Lysholm评分术前分别为38.36±20.88、46.21±20.77分,术后分别为69.11±21.42、73.82±24.31分.术后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观评定满意43例(76.8%)、一般10例(17.9%)、不满意3例(5.4%).提示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够明显地减轻疼痛、改善功能.

    作者:许春涛;王荣茂;石树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用中药、牵引、推拿、针灸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双氯芬酸纳缓释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疗法综合治疗与口服双氯芬酸纳缓释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但中医疗法具有更好的长期疗效和整体疗效.

    作者:尹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