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燕
为了解决急救时经鼻插管吸痰、洗胃时易致鼻粘膜损伤出血、及经口腔插管时病人易咬管致管腔闭塞的护理难点,我们于2000年研制了急救口腔支架,临床应用132例,效果满意,且获国家实用型专利.报告如下.
作者:赵振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加温外敷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中药研细粉,食醋调成糊后装入布制药袋,蒸热后用TDP照射保温外敷于胃脘部,同时服用雷尼替丁胶囊和通降胃灵片;对照组内服药同观察组,不行外敷.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近期疗效;随访2年,记录远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近期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胃痛缓解时间为(5.00±1.05)d,对照组为(9.00±1.56)d,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6.70,P<0.01);两组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2年复发率为14.3%,对照组为41.2%,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中药加温外敷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明显地缩短了胃痛时间,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王爱华;周银秀;吴月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997~1999年,我科对传统的喂药方法进行了改进,临床应用30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巫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通过血和血制品经注射、输血、针刺、创伤及母婴垂直等途径传染,近年发现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传播.而精神病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发病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HBV感染.为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中的感染情况,提供防治依据,减少住院精神病病人HBV的传播.对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 619例精神病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其HBV的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马黎君;徐伟琴;姚旭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以往施行肠梗阻、肠切除、肠造瘘手术,即使手术野周围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严重地影响切口的1期愈合,且手术间空气、手术床及其周围地面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2001年我们将3 L脑科专用粘贴巾应用于上述手术中,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作者:余景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皮肤受损面积大,体液丢失多,休克期需补充大量液体,加之感染、修复期用药时间长,故静脉输液是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病人体表静脉大多破坏,可供输液的静脉不多,穿刺静脉条件差.我科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对病人进行静脉输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献珍;黄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回输腹腔(简称A-P)是一种对顽固性腹水进行超滤,将腹水中的水分滤出,将蛋白质及其它有效成分回输到腹腔中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消除腹水,缓解临床症状[1],大大减少病人对外源性蛋白质的需求,避免过敏反应,节省费用.我院于2000年11月至2001年10月,用A-P法治疗顽固腹水15例(22例次),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英;魏淑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剖宫产术后,产妇常因疼痛而影响其母乳喂养及早期活动.为了减轻术后疼痛,2001年2月至2002年3月,我科对4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镇痛,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金晓红;许春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者常用的技术操作,如何在穿刺过程中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皮下瘀血、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血管的重复利用是护理人员应探讨的课题.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从进针法、角度、长度、拔针及按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赵庆英;纪英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护理缺陷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使其降到低限度是每个护理管理者的管理目标.我院1999年研制了护理缺陷管理软件,通过应用,有的放矢地制定防范措施,从而控制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马红丽;陈君英;丁雅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微机管理是将电子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系统论、信息论等广泛运用到管理中,形成一系列的组织管理方法和组织管理技术,把管理工作纳入科学化的轨道,它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1].我院管理信息软件操作系统于2001年10月在手术室运行,施行手术室管理软件网上操作与应用,利用信息窗口实行病人信息管理、手术室护理信息及医疗信息数据资料管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思;刘秋秋;廖春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医学高等院校成人护理大专生科研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选择3个年级3个班74名学生为训练对象,通过安排选题、开题报告、研究中的指导、成文过程中的提炼等方法进行科研训练.结果 74名学生在研究内容方面,专科护理占37.8%,心理护理占32.4%,基础护理占13.5%,护理管理占12.2%,护理教育占4.1%;在研究类型方面,描述性研究占47.3%,相关性研究占35.1%,实验性研究占17.6%;学生科研论文的优良率为77.0%.结论学生的研究内容是合理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的,成绩优良.此项训练方法达到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研究方向、学会科研设计、提高科研水平的目的.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手术不论大小对病人都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它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负性情绪产生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给手术的实施和术后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因素.2001年5月我们以89例门诊择期手术病人为对象,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门诊受术者负性情绪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慧杰;朱利霞;王西萍;邹洁;田妮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动力髁内固定术是用于股骨远端骨折固定的一种新方法.我院1999年7月至2001年12月采用动力髁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9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手术配合如下.
作者:杨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不理想. 2000年 8月至 2001年 8月,我科采用中药治霉液冲洗阴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4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汪令仙;陈新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300例内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6.67%的内科住院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睡眠问题主要为失眠后反应、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由病理因素所致的生理不适、心理压力以及环境和生活习惯改变是导致内科住院病人失眠的主要因素.结论内科病人失眠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积极对症处理,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减少内科住院病人的失眠率,以利病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
作者:余红艳;李晓林;崔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人工气道意外的预见性护理及紧急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病人人工气道发生意外的情况及其原因.结果意外情况有导管扭曲、堵塞、脱出,气囊破裂,出血等;主要原因为固定不良、外力牵拉、湿化不良、排痰不畅、机械损伤等.结论防止人工气道意外,必须加强预见性护理,如加强导管的固定和保护;加强气道湿化与排痰;做好气囊管理,避免机械损伤等.同时掌握应急处理措施,以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武淑萍;刘君;赵玉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AZL)静脉给药不同浓度和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家兔耳缘静脉单次或多次注射不同浓度的AZL,以0.9%氯化钠注射液(NS)作空白对照,肉眼和显微镜观察给药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单次静脉注射浓度为 1.5、3.0、6.0 mg/ml的AZL对血管均无明显刺激性,其评分与N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连续给药3 d(1次/d),第2、3天6.0 mg/ml组刺激性评分与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AZL对血管的刺激性与给药浓度和给药次数有关.提示临床应用AZL时浓度不宜过高,且避免同一静脉多次给药.
作者:姜隆梅;张红;李学兰;刘爱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介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但因一次冲击剂量灌注化疗药物的,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常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不适,不能进食,呃逆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1999 年10月至2001年12月选择止吐剂--康泉(盐酸格拉司琼) 拮抗肝动脉灌注加栓塞(TAE+TAI)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新平;王福利;宋传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纪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