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灸疗法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陈婵珠;钟碧娥;李芳琼;侯桂芬;黄映梅;林文英

关键词:哮喘, 穴位疗法, 护理
摘要:1996年7月至2000年8月,我院对130例哮喘病人采用三伏天灸疗法,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30例中,男59例、女71例,年龄4~81岁,平均48.8岁.主要症状为喘息、咳嗽,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其中轻度哮喘51例,中度47例,重度32例.病程6个月至3年51例,~8年42例,~14年19例,~20年11例,>20年7例.哮喘发作期45例,缓解期85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的研究

    为探讨影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观察血样本在不同采样顺序、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不同束臂压力及不同采血剂量与抗凝剂比例等条件下PT、APTT测定值.结果示,PT与APTT测定值均受上述各因素的影响①采血样本第1管与第2、3管PT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②样本在4℃保存4、8 h的PT及24 h APTT测定结果与1 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样本在15℃保存8、24 h的APTT结果与1 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样本在25℃保存4、8、24 h测定APTT结果与1 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样本在35℃保存4、8、24 h两项值与1 h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③不同束臂压力抽血其PT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④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1∶5与1∶9比较,PT、APTT测定结果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在临床护理中,应把好样本采集、运送、保存等质量关,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PT和APTT值的检验误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陈红宇;肖秀林;李瑛;彭长华;郭健丽;李莉;袁红;唐全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方法的探讨

    为探讨使用呼吸机时气道的佳湿化方法,将144例应用呼吸机的病人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采用单纯气管滴入生理盐水湿化气道;B组单纯恒温湿化器湿化;C组恒温湿化器配合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湿化;D组恒温湿化器配合间断以压缩气源为动力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湿化气道,72 h观察其效果.结果D组气道分泌物的量适中,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相对较其他三组低.提示应用恒温湿化器配合间断以压缩气源为动力雾化吸入是使用呼吸机时好的气道湿化方法.

    作者:李文涛;孙丽娟;刘晶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1例脑脊液鼻漏鼻内镜下颞肌筋膜修补术的护理

    2/3脑脊液鼻漏病人为外伤,亦有手术、自发性等原因所致[1],其鼻漏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则必须行手术修补,临床常采用经前额进路修补、鼻外筛窦进路修补、颅-鼻联合进路修补等方法.采用鼻内镜下经鼻颞肌筋膜修补术较罕见.我院于2001年2月采用该法修补脑脊液鼻漏1例.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谌宁;张惠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调查分析

    为调查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对5所综合性医院的219名护理人员,按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法律知识理解的平均正确率为57.42%.提示必须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保证安全护理.

    作者:金钰梅;许幼珍;俞玲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断指再植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断指再植病人功能康复的效果,将断指再植病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16例),观察组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示,观察组功能康复优良率87.69%,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系统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断指再植功能恢复.

    作者:张玲玲;刘王景;范桂英;周新哲;张霞;陈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为了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影响,将3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微量组)和常规喂养组(常规组)各15例,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微量组患儿出生后第2天开奶,每公斤体重每2 h 2 ml;常规组患儿病情稳定后开奶.结果微量组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17.6±8.1) d,拔胃管时间为(12.2±8.3) d,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恢复出生体重及住院天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早期微量喂养能提高危重新生儿喂养的耐受性,且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作者:齐宝珠;徐燕;李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28例结节性脂膜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结节性脂膜炎又称复发性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或Weber-Chri stian综合征,为临床少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不甚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脂肪代谢障碍和免疫反应异常有关[1].我科1987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28例 ,临床观察和护理如下.

    作者:曾铁英;黄玉兰;叶岚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小儿腰椎穿刺术后头痛与平卧时间关系的探讨

    为探讨腰椎穿刺(下称腰穿)术后头痛与平卧时间的关系,随机将250例腰穿患儿分成观察组 (150例)和常规组(100例),分别于腰穿后平卧1 h和6 h.结果观察组患儿腰穿术后头痛发生4例(2.67%),常规组2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患儿腰穿术后平卧1 h不会增加其头痛发生率.

    作者:王亚飞;何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糖尿病病人骨折后实施饮食干预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饮食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骨折的康复效果,对26例糖尿病病人骨折后实施饮食干预,即食物总热量的比例为蛋白质20 %(为优质蛋白)、脂肪30%、碳水化合物50%,高钙(>2 g/d)、高纤维(50 g/d);观察并记录干预前后不同时期的血糖值、并发症、伤口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9例保守治疗病人血糖值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7例手术病人血糖值术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7 d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17例手术病人中15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26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 3例出现了全身并发症;25例病人骨折愈合良好.提示糖尿病病人骨折后饮食干预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促进伤口及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

    作者:贺爱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继续教育使我开拓视野

    继续教育是以知识更新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教育.随着科学的进步,现代医学正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微观深入,二是向宏观扩展.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不断补充、提高和巩固.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我选择阶段性继续教育的学习方式,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充实自己.

    作者:黎荔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30例使用呼吸机病人需要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病人使用呼吸机期间的不同需要,指导临床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神志清楚病人使用呼吸机期间需要调查表,对30例病人使用呼吸机后前3 d的需要进行调查.结果使用呼吸机病人迫切需要的是生理的需要、爱与所属的需要、刺激的需要,其排列顺序基本符合Maslow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且各种需要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一定差别.提示护理中可以应用Maslow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预见病人需要,应用King的互动达标理论力求在护患之间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促进其身心康复.

    作者:王军;邵越英;丹金秀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巧用注射器喂药

    临床上儿科多采用小勺或小杯给患儿喂药,难以掌握准确的剂量,加之药物味苦,患儿常将药物吐出,易造成药物浪费,我们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头皮针管指导母乳喂养者喂药,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庞继艾;周金芳;黄海燕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呋喃西林加复方酮康唑治疗难治型创面的效果观察

    难治型创面多由外伤引起,经过全身及局部用药后,长时间不愈合,多伴有渗出.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我科采用呋喃西林加复方酮康唑联合外敷用药治疗难治型创面病人20例(29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景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肿瘤病人开胸术后失眠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睡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生理现象,失眠是指睡眠的开始和维持障碍[1].为探讨影响肿瘤病人开胸术后睡眠的相关因素,1998~2000年,对56例开胸术后病人第1~5天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华平;陈义华;姜文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空腹血糖测定采血时间的探讨

    为了解清晨空腹血糖的变化规律,找出能反映血糖生理水平的采血时间,选择无病理性、应激性、妊娠性及药物性血糖异常病人100例,分别于3 d清晨不同时间段4∶00~5∶00、5∶00~6∶00、6∶00~7∶00各采血1次,采用酶学法测定血糖值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4∶00~7∶00血糖值随时间推移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其中4∶00~5∶00时间段低血糖发生率高;6∶00~7∶00时间段高血糖发生率高;5∶00~6∶00时间段血糖平均值、高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均居中,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清晨5∶00~6∶00为测定空腹血糖的佳采血时间.

    作者:常乃秀;王雪梅;曲静;董丽华;尚琳;李爱娜;唐玉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龙珠软膏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静脉炎是浅表静脉的一种非化脓性急性炎症,病变主要发生于头皮及四肢的浅表静脉.受累部位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硬结[1].2000~2001年我科采用龙珠软膏对13例静脉炎患儿进行局部外敷,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敬;吴燕;王巧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川乌草乌药酒按摩对脑梗死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川乌草乌药酒按摩对脑梗死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随机将66例病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前者采用川乌草乌药酒推拿按摩瘫痪肢体,后者采用中医常规护理,4周后比较两组肢体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42.9%,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中药按摩能促进脑梗死后瘫痪肢体肌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赖美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手术室交接班表的设计与应用

    为规范手术室交接班工作,加强管理,根据手术室的分工情况,设计手术室交接班表.该表分为5栏(器械组,更衣组,敷料组,当日工作量,交接班报告),将原交接班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了交接班工作的整体性、连续性、动态性;简化了交接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交接班工作,有利于护士长全面质控;杜绝了仪器配件的丢失,降低了仪器的维修率;贵重耗材及一次性物品实行量化交接,每月节约支出1.5万元左右;有利于资料的保存、查阅及统计.

    作者:李玫;晋丽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易地承办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柱侧凸是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产生脊柱畸形,常引起继发性胸廓、肋骨、骨盆畸形,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心脏功能,甚至发生截瘫.青少年脊柱侧凸常规手术治疗方法是行脊柱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该手术难度大,术中操作时间长,出血量多,风险高.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我科对36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行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如下.

    作者:顾红;鲁凯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