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新护士手术配合的护理整合训练

柯美霞

关键词:新护士, 手术配合, 手术室护理, 整合, 理论知识, 医学, 训练
摘要:手术室护理整合训练是带领新护士通过完成一台手术,使其对所学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进行有序的条块整合,从而快速接受并适应手术室的紧张、繁忙,有条不紊的工作.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贴脐辅助治疗婴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婴儿腹泻是婴儿易患的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以泻稀水样或蛋花样便为主要症状.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造成脱水,严重者可造成水、电解质紊乱或循环衰竭.我科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采用药物贴脐辅助治疗婴儿腹泻38例,疗效满意.

    作者:杨玉梅;李新;柯辉;柯晓燕;马晓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急性颈椎颈髓损伤后呼吸道管理

    颈髓的解剖和生理与呼吸功能关系密切,颈椎、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高位颈髓损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更大.因此,加强颈椎、颈髓损伤病人呼吸道的管理,改善通气功能尤为重要.作者对此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对此类病人呼吸道管理的水平,促进康复.

    作者:张瑞娟;石惠玲;赵丽;韩凤莲;吴秀荣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盐水冰袋降温的实验研究

    为探讨更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取400 ml输血袋6个,分别装入清水和10%、20%、30%、40%、50%盐水各400 ml,密封后置-18℃冰箱,24 h后取出,在18~24℃环境下观察冰块和冰盐水每小时的形态及温度变化.结果示:-18℃时≥20%盐水形态为霜+水、水或盐+水,清水为冰块;在18~24℃室温下持续3 h时其温度分别>5℃和2℃,形态分别为水或水+盐及冰+水.而10%盐水-18℃时为冰霜状态;室温下持续3 h其温度-5℃,形态为水.提示:10%的盐水冰袋降温持续时间长,冰袋内为水,与体表面积接触大,适用于高热病人的降温.

    作者:刁莲英;商桂珍;孙军;闫焕霞;崔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69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助产与产科护理质量,回顾性分析6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发现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不合理使用催产素、早产、过期妊娠显著相关,与母儿缺氧因素密切相关.提出在产程中使用催产素者或有羊水胎粪污染者要严密进行胎心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充分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宣教,提高孕妇自我监护意识是提高助产护理质量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朱兆倩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介绍一种深部痰标本留取方法

    气管切开病人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方法各异,痰液污染及无效标本较多,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我们采用自制的小玻璃瓶留取痰标本,临床使用50余次,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薛燕妮;唐晓燕;秦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多功能产床的改进

    为使产妇分娩时体位舒适,助产人员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将SG-671型妇科/生产手术床(台湾新骏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进行了改进,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黄璐;李松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高海拔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监护

    为减少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H-ARDS)的病死率,对收入ICU的252例创伤、感染、大手术患者进行了心电、呼吸、血气、生化连续动态监护.结果:252例中有28例分别于伤后3~72 h(平均19.6 h)发生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除1例死亡外,27例抢救成活.提示连续动态监护为H-ARDS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从而减少了病死率.

    作者:刘传兰;刘惠萍;马聪爱;张翠环;张世范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口含冰块后插入鼻饲管在基护教学中的应用

    鼻饲管插入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但导管经鼻前、后孔入咽时由于鼻饲管刺激了喉返神经,出现明显异物感而引起恶心,甚至呕吐等不适反应.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此实习操作,完全掌握操作要领,我院基护实验室采用操作前将冰块放入被插管者的口腔进行冷刺激,再行插管,减轻了不适反应,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平;刘碧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继发不孕患者的心身健康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

    为了探索继发不孕患者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心理社会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制定治疗和护理措施,对126例继发不孕患者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特质应对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其心身健康状况.结果:继发不孕患者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且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个性特点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患者的心身健康状况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身健康水平.

    作者:陈荷芳;应佩云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床旁护理病历的临床应用

    床旁护理病历是将护理病历从医疗病历中独立出来置于病人的床旁,使护士在床旁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出护理问题,并与病人共同确立预期目标,制定护理计划,执行护理措施,及时评估和记录.我科从1999年3~9月使用床旁护理病历,使基础护理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健康教育更为完善,病人感到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四头胸腹带的制作及应用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在复位之前的牵引过程中,由于牵引重量大、时间长和小儿不能很好配合等原因,往往不能维持有效牵引体位,影响牵引效果.传统的抬高床尾15~30 cm[1]的方法不能解决患儿身体下移的问题.为此,1999年我们自制四头胸腹带,固定水平位和垂直悬吊皮牵引的患儿,使其体位符合治疗要求.介绍如下.

    作者:岳飞宇;童明芳;韩秋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双氧水外涂治疗单纯疱疹

    1998年1月至1999年8月,我科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局部外涂治疗单纯疱疹53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淑香;曹守华;王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帕金森病射频毁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帕金森病长期以来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服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效果减退和难以克服的不良反应.我院于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开展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术对40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苍白球和丘脑实施射频毁损性治疗,效果显著,仅9例发生并发症,其观察及护理如下.

    作者:秦延京;杨淑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加强护理伦理道德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护理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对医学、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提高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命质量都具有其它社会意识无法比拟的能动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系统学习护理伦理学,提高伦理道德水准,达到自身完善.

    作者:赵爱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治疗性体位预防重型脑卒中患肢早期并发症的探讨

    为了预防重型脑卒中患肢早期并发症,将94例重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治疗性体位;对照组每2 h翻身1次,肢体放置按常规,住院1个月后进行患肢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评价.结果:实验组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关节挛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治疗性体位能预防偏瘫并发症的发生,为其康复打下基础.

    作者:陈婵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高锰酸钾致双眼烧伤的护理

    1 病例介绍女,1岁.1999年4月4日,因躺在床上玩装有高锰酸钾的瓶子,瓶盖松脱,高锰酸钾溅入双眼、鼻、口、颈、腹部,致多处烧伤,当即在附近医院就诊,用生理盐水冲洗双眼,润舒眼药水点眼.次日转本院.

    作者:邢慧珠;李友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护理本科教育中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健康观念及医学模式的改变,21世纪护理人员将面对日益扩大的工作领域,家庭、社区、医院将成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社会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发生了改变,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在能力、知识、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作为护理本科教育,怎样培养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是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作者:陈文;吴秋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葱水湿热敷预防急性乳腺炎的效果观察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化脓性炎症,绝大多数发生于哺乳期产妇,尤其初产妇多见.因产后身体抵抗力低、乳腺管不通畅以及哺乳时乳汁未吸尽,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导致乳腺炎的发生.帮助产妇早期乳腺通畅是预防急性乳腺炎的有效措施.1999年5月至2000年1月,我科采用葱水湿热敷双乳,促使乳腺早期通乳,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胡长珍;施银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上肢保暖套的制作和应用

    上肢骨折占骨折病人的32.64%[1],常需采用内固定术、外固定架、石膏托、夹板固定等方法治疗,为解决临床治疗过程中上肢保暖问题,我科设计并制作了上肢保暖套,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维娜;刘晓化;司存武;谢亚坤;郭艳秋;张连瑞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体内产生一种自身抗体--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AchR,使受体数目减少,造成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障碍,导致骨骼肌收缩无力.常规使用激素和胆碱酯酶抑制剂及血浆交换疗法,但效果欠佳,副反应多.2000年2月我科成功地为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了免疫吸附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黄本荣;何玮;陈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