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仙;黄玉萍;吴一军;郑聪霞
目的:观察并分析无缝式护理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无缝式护理措施,对两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实施无缝式护理,不仅有效改善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满意率,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徐钧;吴靖;叶如;黄蓓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将200例呼吸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按照科室日常的护理标准、内容及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马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血透室中进行护理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流程管理,通过一系列方法对护理流程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护理流程管理的主要评价内容有患者满意度、风险发生率、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结果:医院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专业技术水平及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王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医院于2015-2016年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了归纳整理,对其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医院2015-2016年手术室护理中共出现护理风险事件29例,其中因医疗环境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8例,因护理人员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7例,因护理操作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5例,因感染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5例,因管理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4例.结论:医疗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感染及管理均是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只有针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强化相应管理,并给予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陈芬;姚惠君;陈莉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资源优化方案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起在门诊输液大厅实行资源优化方案管理措施,以2016年全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以2015年全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输液护理质量、输液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护士、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输液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资源优化方案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门诊输液护理质量,减少了输液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郝艳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开展儿科护理工作时,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住院患儿300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开展时,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对减少儿科护理风险事件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减少儿科护理纠纷,提高儿科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芝;徐丹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院前急救转运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急救中心于2017年1~6月急救的527例患者为观察组,以浙江省杭州市急救中心于2016年7~12月急救的539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采用常规院前急救转运管理措施;经分析急救转运风险因素后,2017年1~6月采取相应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院前急救转运其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管理策略,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提高院前急救转运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谋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临床路径管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月~2017年4月之间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收治的12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临床路径指导下进行护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SF-36评分比较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韬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某基层医院妇产科100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有24例发生感染,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实施干预措施后,发生感染者9例,其中呼吸道感染比例高,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均在10 d以上,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是住院时间过长、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结论:基层医院需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加强对妇产科患者的灭菌消毒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俊侠;邰争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对降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口服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引入护理标识并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用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物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口服药的差错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高丹;黄金鹏;周玲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方式,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规范化疼痛管理.护理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均较护理前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中医规范化疼痛管理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与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徐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药剂科实施药事管理的作用,为药剂科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自201 5年1月对金华市第二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实施风险管理,将其检查结果与2014年一年的药剂科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提出问题的针对性措施.结果:药剂科药事管理中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调剂差错率显著降低、电子处方质量与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药剂科建立完善的药物质量管理体系、更新管理理念、采取适当的管理工具,能够有效降低药物质量风险,更能保证患者用药及医护人员服务的质量.
作者:徐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5年1月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并选择在这期间的3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应用微信平台前后的外科护理质量、信息传导效率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医院外科护理管理应用微信平台后,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应用前;外科应用微信平台后,信息接受率明显高于应用前;应用微信平台后,外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结论: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可明显改善信息传导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作者:罗俏;周红玉;朱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7S管理在老年干部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离休老人200例,于2017年1月开展7S管理,分析开展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7S管理开展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大于开展前(P<0.05).7S管理开展后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开展前(P<0.05).结论: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7S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率,也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的培训策略及其对产妇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对产科护士实施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以2016年下半年为实施前,以201 7年上半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产科护士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评分差异,调查干预前后产妇产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产科护士的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升(P<0.05);实施后产妇产后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产妇平均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产科护士实施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的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更好地改善产妇的产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倪妙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查房在内科医疗工作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7月起内科病区实施医护共同查房,以2016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内科护士实施前后的自我评价,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实施前后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除医嘱执行外,其他自我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内科病区实施医护共同查房,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改善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卢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中,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提供便利.此外,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声科也逐渐变化,然在超声科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在质量方面也暴露出不足之处,如专业设置混乱、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等.然超声科这些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终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因此而引发医患纠纷,给超声科乃至医院造成一定损失,且不利于超声科的发展.为更好地完善鄞州人民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特对超声科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超声科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医师,同时促进超声科的发展,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谐、稳定、持续性发展目标.
作者:李青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文章通过对综合医院和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病房设置、收治患者、安全风险、病房管理等方面比较分析,提出了设立综合医院精神科的必要性.阐述了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的优势,总结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医院应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综合医院精神科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纪婕;兰频;潘锋;梅映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医生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方法.方法:选择2015~2016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6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措施.结果: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措施包括改善就医环境、把握好适应证、注重护理人员的培养、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协作、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等.结论:消化内科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才能促进医疗服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董国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新医改背景下,药剂科能否够尽快完成职能转变,药剂科部门组长能否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于医院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等会产生的影响.方法:文章结合药剂科工作职能的转变,探讨了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的建立与评价问题,在旧的部门组长绩效考核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构建、设计适合当前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所需求的绩效考评体系.结论:医院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的实施,对促进药剂科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激发部门组长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个科室的工作绩效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金莉娜;吴三桂;吴玮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