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碧云;戴国红;朱淼红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5月~2017年6月之间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6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7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前、出院1个月时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前、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
作者:杜蓓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5年1月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并选择在这期间的3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应用微信平台前后的外科护理质量、信息传导效率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医院外科护理管理应用微信平台后,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应用前;外科应用微信平台后,信息接受率明显高于应用前;应用微信平台后,外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结论: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可明显改善信息传导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作者:罗俏;周红玉;朱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诊科输液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急诊科输液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护理因素、患者因素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干预对策,包括改善输液环境、加强环节管理、落实在职培训、促进护患交流、增强法律意识等.结果:针对急诊科输液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实施改进措施后,急诊科输液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了解急诊科输液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管理策略并有效落实,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袁佳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地市级中医院师承管理存在的问题,参考发达地区相关文献,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依据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师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继承人基本理论、临床基本技能等探讨相应的整改方案.结果:总结出4个问题,探讨4种解决方案.结论:中医院师承工作在推动宁夏地区中医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作用巨大,应总结过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
作者:焦桂生;马治国;张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新医改背景下,药剂科能否够尽快完成职能转变,药剂科部门组长能否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于医院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等会产生的影响.方法:文章结合药剂科工作职能的转变,探讨了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的建立与评价问题,在旧的部门组长绩效考核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构建、设计适合当前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所需求的绩效考评体系.结论:医院药剂科部门组长绩效考核的实施,对促进药剂科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激发部门组长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个科室的工作绩效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金莉娜;吴三桂;吴玮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方式,将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规范化疼痛管理.护理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均较护理前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中医规范化疼痛管理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与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徐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血透室中进行护理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流程管理,通过一系列方法对护理流程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护理流程管理的主要评价内容有患者满意度、风险发生率、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结果:医院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专业技术水平及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王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急诊科中实施柔性管理,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评分,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医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团队合作、问题反馈、管理参与、自我培训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措施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海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文章通过对综合医院和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病房设置、收治患者、安全风险、病房管理等方面比较分析,提出了设立综合医院精神科的必要性.阐述了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的优势,总结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医院应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综合医院精神科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纪婕;兰频;潘锋;梅映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提高跨科收治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医院自2017年1月推出公众微信平台介入下的健康教育模式,利用随机抽样法,按时间顺序,选取2016年8~12月跨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5月跨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式进行宣教,观察组采用传统结合微信平台的方式进行宣教,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对宣教知识的掌握及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弥补了传统健康教育的缺陷,且经济环保、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增强了健康教育效果,节约了护士的时间,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龙凤;张红梅;姚兰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超声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工作中,还存在重复检查、专业技术水平低下、没能严格限定工作量、没能明确划分职责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等现象.研究从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常见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能让医院超声科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作者:戴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治疗患者中实施知信行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近期在医院治疗的60例癌症中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加入以知信行模式为主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知信行得分和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总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知信行得分、生存质量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护理用于癌痛患者,无论是对癌痛的认识,还是生活质量都优于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且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作者:章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在此基础上增加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疼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缓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敏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根据中医辨证护理,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征,促进中医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推广,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从中医理论出发,按照辨证、辨症、辨病、微观、宏观、体制等多个方位,探讨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为儿科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提供指导性意见,推动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的开展.
作者:邓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病理诊断是多种疾病确诊的重要依据,临床能够为患者制定合适、有效的诊疗方案,病理科提供的诊断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病理科管理上应当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减少人工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诊断准确率.文章就病理科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成效进行分析,旨在为病理科管理质量改进提供建议.
作者:王勇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的启发.方法:选取由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调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体征分型后针对性进行饮食调控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显效、有效人数均略高于对照组,无效人数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溃疡的愈合和炎症的消除.
作者:叶国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管理对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1例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21例护理人员为观察组.2015年起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管理.观察不同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以及工作倦怠的影响,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时间分配和工作量、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和人际关系和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个人工作无成就感等.结果:对照组管理前后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维度上评分逐渐下降(P<0.05).管理后观察组在各指标及专科护理、护理操作、消毒隔离、风险评估、护理文书、护理执行规范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管理能够缓和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琳;徐婉婉;朱莉;李凤;阿建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68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肺结核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的医院感染率,致病菌种类,感染发生的部位,及他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解和统计.结果:经过统计可知,共有28例肺结核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所占比例为4.1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感染率为57.14%,其次为泌尿道,感染率为21.43%,及胃肠道,感染率为14.29%;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所占比例为59.09%(13/2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为27.27%(6/22),后为真菌,所占比例为13.64%(3/22);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合并其他疾病,高龄,长时间住院,应用抗生素种类过多,及侵入性操作是导致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同时将侵入性操作减少,护理过程中注重手卫生,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可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预防控制.
作者:陈丽莎;李红;陈锦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儿科收治的10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将风险防范式护理运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预防儿科护理风险,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连梅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医院于2015-2016年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了归纳整理,对其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医院2015-2016年手术室护理中共出现护理风险事件29例,其中因医疗环境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8例,因护理人员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7例,因护理操作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5例,因感染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5例,因管理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4例.结论:医疗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感染及管理均是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只有针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强化相应管理,并给予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陈芬;姚惠君;陈莉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