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镜术后持续被动活动对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作用

何立宏;单乐群;张明华

关键词:CPM机, 膝关节镜术, 功能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PM)在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施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86例,其中123例于术后12-24 h即行CPM机功能锻炼(CPM组);63例自行膝关节锻炼(自主组).结果:术后,2组患者整体效果均良好,伤口愈合Ⅰ/甲,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及肿胀消退时间,CPM组明显短于自主组(P<0.05),患肢关节活动度在2-3周时与自主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但随访3-8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与自主锻炼的患者比较,早期持续CPM被动活动膝关节,可以缩短膝关节术后疼痛及肿胀时间,明显提高关节活动度.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痴呆患者亲属照料负担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家庭照料质量和延缓疾病进程,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目标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表、照料负担量表(BCS)、照料者生活变化问卷及90项症状清单量表(SCL-90)对275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216位照料者接受调查.BCS及照料者生活变化问卷测评显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负担依次为经济负担>心理健康>家庭生活>家庭关系>躯体健康>家庭活动.SCL-90测评显示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照料负担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性,提示家庭照料负担越重,对照料者心理健康影响越大.结论:医生应帮助照料者认识该病,了解照料技巧,适应生存环境及改善其负性心理;同时加强对社区内老年性痴呆疾病的健康宣教,提高收治率,以解决照料者的后顾之忧.

    作者:何国琪;严伟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钬激光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围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前后护理要点及出院指导.方法:93例钬激光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前完善检查并着重进行心理指导,术后重点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规范的护理.结果:经过围术期护理,93例患者术后2-8 d,平均3.5 d出院,1次成功率97.8%,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纶:加强术前心理指导,严格规范治疗全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对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敏;宁丽华;高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肝康栓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评价干扰素(IFN)联合肝康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6例,分为A组52例,B组54例,均每日肌肉注射IFN(IFN-α)3×106U,4周后改为隔日1次.A组同时联合应用肝康栓栓剂,早晚1粒塞肛,治疗期间不再接受其他护肝药物治疗;B组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可辅助以甘草酸二胺(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①生化指标,治疗后第1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均明显好转(P<0.05),自第2月起基本恢复正常.②HBsAg、HBeAg的阴转率,治疗第3个月及第6个月时,A组明显高于B组(P<0.05),HBVDNA水平2组均显著下降(P<0.05),A组较B组更明显(P<0.05).复发率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P<0.05).③血清INF-α、IL-6及IL-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2组INF-α、IL-6下降,IL-2上升,A组较B组更明显(P<0.05).结论:IFN联合肝康栓能有效恢复患者肝功能,增强抗病毒效应,降低复发率,这可能与肝康栓参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作者:田德英;吴亮;王颖;李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过敏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在全世界总发病率为5%-22%,且病情逐年加重.本文旨对过敏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国军;康熙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人亲附类型与其防御方式及主要的症状

    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人亲附类型与其防御机制、主要症状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其临床症状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方法:选取3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首发患者为研究组,建立配对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成人亲附量表(AAS)、防御方式问卷(DSQ)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为主要测量工具进行评定.结果:2组在成人亲附安全和不安全类型的分布上,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成熟防御机制得分上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中安全和不安全亲附类型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得分和阴性量表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人亲附类型以不安全型为主,主要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可能患者中亲附类型为安全型者所运用的防御机制相对成熟,并相对较少表现为阴性症状.

    作者:黄晶晶;施琪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留置针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神经痛146例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46例,男54例,女92例;年龄23-89岁;病程3 d-9年;顿挫型6例,带状疱疹46例,疱疹后遗神经痛94例;受累神经有肋间神经、腰骶神经、三叉神经及臂丛神经.146例均采用留置针埋置方法治疗:找准痛点进针,有水疱时在疱疹的边缘对准痛点呈35°刺入皮下后水平进针,拔出针芯后将软套管留置皮下,用针数量视皮损范围的大小而定,胶布固定针柄,根据病情留置1-3 d后拔出,带状疱疹患者同时静脉滴注阿昔洛韦0.5-0.75 g,每日1-2次.

    作者:姚军英;熊吉奎;马烈;杨发枝;栗玉珍;杨建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针刺、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30例

    2002-2005年我科门诊治疗的冈上肌腱炎患者30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药诊断疗效标准》中冈上肌腱炎的诊断标准[1],男16例,女14例;年龄34-66岁,平均47岁;病程10-70 d;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外展活动受限,疼痛主要位于肩外侧及冈上肌止点处,或三角肌止点处.

    作者:余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情绪的出现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出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64例门诊治疗1-2个月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填写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哮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AQLQ),按有否抑郁情绪判断标准排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4例患者中有抑郁情绪表现的占20.3%;CES-D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有与无抑郁情绪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构成生存质量的5个要素中,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及对自身健康的关心评分有抑郁患者明显低于无抑郁患者(P<0.05),且心理状况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分与CES-D得分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1和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其生存质量有着密切的负相关关系,要减轻和消除其抑郁情绪,一方面要积极有效地控制疾病,另一方面在防治疾病过程中要善于自我调节心理,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同时也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心理指导.

    作者:李志平;彭丽红;钟韵;黄建强;郭禹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改变及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关系.方法: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和单纯糖尿病患者各40例(A、B组)与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DM、ET、Ang Ⅱ的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NO含量,比较血浆ADM含量的改变及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血浆ADM、ET、Ang Ⅱ含量,A组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1),血浆NO含量亦明显下降(P<0.05).A组血浆ADM、ET、Ang Ⅱ略呈正相关.结论:长期高血糖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ADM、NO减少,而ET、Ang Ⅱ升高.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时各种血管活性物质都明显减少,在糖尿病足形成发展中发挥不良作用.

    作者:谭丽艳;柴国录;庞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脑卒中108例

    脑卒中患者108例,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72例,女36例;年龄39-76岁;病程1 d-1个月;头颅CT或MRI示脑梗死54例,脑出血32例,脑栓塞2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伴有语言障碍8例,昏迷5例.

    作者:李梅;张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245例

    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颈椎病的患者245例,均经CT、X线片检查证实,男129例,女116例;年龄20-65岁;病程6个月-7年;神经根型78例,脊髓型31例,椎动脉型60例,交感神经型36例,混合型40例.2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及对照组12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邓绍平;胡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进展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骨骼肌肉系统疾病.除年龄外,肥胖、超负荷运动、遗传、环境、饮食、性别等都可能是发病因素.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则表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免疫因素等都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有关.主要表现为关节功能减退、关节疼痛.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较多,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技巧较以前都有较大提高,其中非手术疗法中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实行连续、规律的治疗计划则较困难.现将康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综述如下,以供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潘化平;励建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创汤对子宫内膜术后患者血清 EGF和IL-1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创汤促进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围绝经期功能性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15例,均采用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3 d并常规护理.A组同时加用中药复创汤,每日1剂,共服10 d.于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术前30 min时,血清中EGF和IL-1的含量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2组均明显上升(P<0.01);与B组比较,A组更显著(P<0.05).结论:复创汤能促进子宫内膜术后患者EGF和IL-1的释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李力;陈琢;姜慧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臭氧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58例

    2004年3月-2006年1月我科收治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58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纤维肌痛综合征分类诊断标准,男13例,女45例;年龄34-69岁,平均46.8岁;病程1-5年,平均2.3年;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疲劳、睡眠障碍或肢体晨僵.58例患者分为臭氧组28例,药物组3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臭氧组用10 ml注射器抽取浓度为25%的臭氧1-2 ml,压痛点注射,隔日1次;药物组口服阿米替林50 mg,每日分2次服用.治疗过程中2组均配合心理治疗[1].

    作者:翁锐华;王俊华;杜惠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评估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伴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脑卒中伴抑郁患者分为干预组38例及对照组40例,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干预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ADL能力提高,抑郁症状减轻(P<0.05或0.01),2组间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脑卒中治疗过程中及时识别伴有抑郁的患者,并给予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覃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汉语儿童英语阅读障碍者大脑两半球功能特征的变化

    目的:了解汉语儿童英语阅读障碍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活动特征及两半球之间的协同活动功能,为进行特定的脑功能训练和治疗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通过单视野速示法,采用需要大脑两半球参与的注意广度测验,比较34例阅读障碍儿童(障碍组)和34例对照组儿童的视野辨别阈限值.结果:①障碍组中视野和右视野的辨别阈限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②∠γ余弦值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1),而∠β(左视野/右半球)余弦值两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α(右视野/左半球)余弦值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右视野和中视野的错误率基本均衡.结论:提示英语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左侧大脑半球功能的激活不足以及左、右大脑两半球功能活动协调不良的趋势.

    作者:段建平;董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微波、中频电疗等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68例,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84例,均采用消炎止痛,强筋壮骨等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并配合针刺及微波、中频电疗等.结果:治疗20 d后按膝关节活动能力评定疗效,综合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6.0%、97.0%与16.0%、81.0%,P<0.01).随访3个月,综合组120膝,治愈43膝(36.0%),对照组119膝,治愈16膝(16.0%),2组比较,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配合综合物理疗法能显著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利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腰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经临床诊断和CT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男54例,女49例;年龄20-70岁;病程<6个月-10年;突出节段L4-S1;临床表现为腰背和下肢痛,行走困难.103例患者分为注射组56例,针灸组4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注射组采用腰椎间孔注射疗法,针灸组采用针刺治疗.

    作者:陈利章;张春霞;黄史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电针加超短波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346例,均符合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男186例,女160例;年龄10个月-80岁;左侧面瘫191例,右侧155例;病程≤3个月208例,>3个月138例;部分患者初起伴有耳后、耳前及面部疼痛,偶尔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

    作者:梁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米帕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米帕明(Imipramine,Im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含水(H2O)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Imi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体重280-320 g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处理组(A组)、模型组(B组)、小剂量Imi组(C组)及大剂量Imi组(D组)各15只,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C、D组于术前60min分别给予Imi 10及20 mg/kg腹腔内注射.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检测脑缺血组织H2O、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①H2O和MDA含量,C、D组均明显低于B组,D组低于C组(P<0.01、0.05).②SOD活性,C、D组明显高于B组,D组高于C组(P<0.01、0.05).③梗死体积,C、D组明显小于B组,D组小于C组(P<0.01、0.05).结论:Imi可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及梗死体积,疗效与剂量有关.

    作者:张新勇;文毅;赵怀兵;陈艳明;李泱;王士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