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加超短波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梁英

关键词:电针, 超短波, 针刺, 面神经炎
摘要: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346例,均符合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男186例,女160例;年龄10个月-80岁;左侧面瘫191例,右侧155例;病程≤3个月208例,>3个月138例;部分患者初起伴有耳后、耳前及面部疼痛,偶尔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松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粘连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结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优点和疗效.方法:68例膝关节粘连患者行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术后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结果:6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术前40°提高至110°.平均增加70°,步态改善,跛行消失,关节无肿痛,能交替上下楼,日常生活能自理和参加工作.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关节粘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结合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的维持和巩固手术效果,预防再次粘连,促进功能大限度的恢复.

    作者:黄东辉;张中南;余夏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分期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不同时期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91例面神经炎患者分为2组,针刺组50例患者按急性期、静止期及恢复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中药组41例分期口服活血化淤的中药.结果:治疗3周后,2组面神经麻痹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治愈率及治疗时间比较,针刺组均优于中药组(P<0.01).结论:分期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面神经炎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梅康;郝晋东;赵秀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电针不同穴位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损害认知障碍

    目的:研究电针不同穴位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损害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50例脑损害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配合高压氧、电针治疗.A组取内关、神门为主穴,B组取合谷、外关为主穴,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量表(NCSE)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结果:治疗10-20次后,MMSE和NC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电针内关、神门穴对改善脑损害患者的认知障碍,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丁新华;韩肖华;温新义;黄晓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PSD使脑血管病(CVD)康复时间延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有学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10年的随访,发现53%的患者死于PSD,其死亡率比无抑郁组高3-4倍[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SD进行广泛的研究,而其发生机制仍无一致的结论.本文就近年来PS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翠萍;吕佩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米帕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米帕明(Imipramine,Im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含水(H2O)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Imi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体重280-320 g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处理组(A组)、模型组(B组)、小剂量Imi组(C组)及大剂量Imi组(D组)各15只,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C、D组于术前60min分别给予Imi 10及20 mg/kg腹腔内注射.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检测脑缺血组织H2O、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①H2O和MDA含量,C、D组均明显低于B组,D组低于C组(P<0.01、0.05).②SOD活性,C、D组明显高于B组,D组高于C组(P<0.01、0.05).③梗死体积,C、D组明显小于B组,D组小于C组(P<0.01、0.05).结论:Imi可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及梗死体积,疗效与剂量有关.

    作者:张新勇;文毅;赵怀兵;陈艳明;李泱;王士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

    2004年3月一2006年3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均符合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确诊,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2.6岁;脑出血19例,脑梗死51例,病程1-3个月;均伴有患侧上下肢肌痉挛,无明显认知、语言功能障碍.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主要采用Bobath、Rood及运动再学习疗法进行康复训练[2];抗痉挛手法,抑制异常运动和促进分离运动训练[3].

    作者:冯利君;易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推拿针刺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106例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106例,男38例,女68例,年龄5-67岁;病程1 d-18个月;多有明显致伤史,胸椎透视或X线摄片示T3-7均有不同程度的棘突侧偏、椎体缘增生、胸椎侧变或椎间隙变窄;临床表现为后背如负重物.牵掣胸痛,久坐则需变换体位,走路、咳嗽、打喷嚏时可引起疼痛.106例患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经3次治疗不能痊愈的患者,配合针刺治疗.

    作者:刘冬梅;李敏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膝关节镜术后持续被动活动对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PM)在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施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86例,其中123例于术后12-24 h即行CPM机功能锻炼(CPM组);63例自行膝关节锻炼(自主组).结果:术后,2组患者整体效果均良好,伤口愈合Ⅰ/甲,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及肿胀消退时间,CPM组明显短于自主组(P<0.05),患肢关节活动度在2-3周时与自主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但随访3-8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与自主锻炼的患者比较,早期持续CPM被动活动膝关节,可以缩短膝关节术后疼痛及肿胀时间,明显提高关节活动度.

    作者:何立宏;单乐群;张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过敏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在全世界总发病率为5%-22%,且病情逐年加重.本文旨对过敏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国军;康熙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抑郁情绪的出现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出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64例门诊治疗1-2个月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填写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哮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AQLQ),按有否抑郁情绪判断标准排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4例患者中有抑郁情绪表现的占20.3%;CES-D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有与无抑郁情绪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构成生存质量的5个要素中,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及对自身健康的关心评分有抑郁患者明显低于无抑郁患者(P<0.05),且心理状况和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分与CES-D得分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1和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其生存质量有着密切的负相关关系,要减轻和消除其抑郁情绪,一方面要积极有效地控制疾病,另一方面在防治疾病过程中要善于自我调节心理,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同时也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心理指导.

    作者:李志平;彭丽红;钟韵;黄建强;郭禹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激光针刀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04年12月-2005年9月我科收治CT、MRI和临床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5例,男72例,女53例;年龄24-72岁,平均48岁.均采用激光加拔罐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双臂于身体两侧,腹部垫一软枕,以病变部位作为参考点由腰骶部棘突及棘突旁自下而上找压痛点及条索状压痛点,并做标记,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2 ml局部麻醉,约2min后激光针刀沿局麻针孔快速进针,刀口线与脊柱平行,针体与皮肤面垂直达棘突骨面或横突骨面,先纵行点刺剥离3-5下,再横行剥离3-5下,随后激光照射每个治疗点5-10 min,功率10 mW,接着在治疗点处拔罐,吸出伤口内淤血,术毕用创可贴覆盖.

    作者:郭俐宏;张琴;穆敬平;周鹏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针刺、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冈上肌腱炎30例

    2002-2005年我科门诊治疗的冈上肌腱炎患者30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药诊断疗效标准》中冈上肌腱炎的诊断标准[1],男16例,女14例;年龄34-66岁,平均47岁;病程10-70 d;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外展活动受限,疼痛主要位于肩外侧及冈上肌止点处,或三角肌止点处.

    作者:余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改变及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关系.方法: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和单纯糖尿病患者各40例(A、B组)与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DM、ET、Ang Ⅱ的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NO含量,比较血浆ADM含量的改变及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血浆ADM、ET、Ang Ⅱ含量,A组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1),血浆NO含量亦明显下降(P<0.05).A组血浆ADM、ET、Ang Ⅱ略呈正相关.结论:长期高血糖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ADM、NO减少,而ET、Ang Ⅱ升高.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时各种血管活性物质都明显减少,在糖尿病足形成发展中发挥不良作用.

    作者:谭丽艳;柴国录;庞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亲属照料负担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家庭照料质量和延缓疾病进程,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目标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表、照料负担量表(BCS)、照料者生活变化问卷及90项症状清单量表(SCL-90)对275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216位照料者接受调查.BCS及照料者生活变化问卷测评显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负担依次为经济负担>心理健康>家庭生活>家庭关系>躯体健康>家庭活动.SCL-90测评显示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照料负担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性,提示家庭照料负担越重,对照料者心理健康影响越大.结论:医生应帮助照料者认识该病,了解照料技巧,适应生存环境及改善其负性心理;同时加强对社区内老年性痴呆疾病的健康宣教,提高收治率,以解决照料者的后顾之忧.

    作者:何国琪;严伟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补肾复活汤对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复活汤对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筛选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8例采用补肾复活汤口服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值(1.00mpa.s)、高切值(180.00mpa.s),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补肾复活汤可改善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助于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骨的修复与再生.

    作者:林永城;曾炎辉;张泽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提供开展功能锻炼的护理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50例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50例患者坚持进行锻炼16例(32%);偶尔锻炼25例(50%),从未进行过锻炼9例(18%);坚持锻炼的患者6 min行走距离明显高于未或偶尔进行锻炼的患者(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部分患者由于功能锻炼的知识严重缺乏,依从性差,限制了临床推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普及功能锻炼知识,并加强对COPD患者功能锻炼的管理,可以提高COPD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达到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作者:东燕;张莹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微波、中频电疗等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68例,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84例,均采用消炎止痛,强筋壮骨等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并配合针刺及微波、中频电疗等.结果:治疗20 d后按膝关节活动能力评定疗效,综合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6.0%、97.0%与16.0%、81.0%,P<0.01).随访3个月,综合组120膝,治愈43膝(36.0%),对照组119膝,治愈16膝(16.0%),2组比较,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配合综合物理疗法能显著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利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创汤对子宫内膜术后患者血清 EGF和IL-1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创汤促进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围绝经期功能性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15例,均采用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3 d并常规护理.A组同时加用中药复创汤,每日1剂,共服10 d.于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术前30 min时,血清中EGF和IL-1的含量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2组均明显上升(P<0.01);与B组比较,A组更显著(P<0.05).结论:复创汤能促进子宫内膜术后患者EGF和IL-1的释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李力;陈琢;姜慧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皮质类固醇的局部注射和离子导入对腕管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 比较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和离子导入方法对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资料和方法本研究是一次前瞻性、随机的、非盲性的临床试验并追踪2周、8周.符合临床和电生理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48条正中神经),年龄29-61岁,平均(48.0±8.2)岁,临床症状持续时间1个月-10年;排除曾经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或患有导致继发性CTS或鱼际肌萎缩的疾病者.

    作者:刘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压氧对脑膜瘤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52例脑膜瘤患者手术治疗后按接受与未接受HBO治疗、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进行分组,追踪观察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①复发率及死亡率比较,接受HBO治疗的HBO组56例中复发12例(21.4%),死亡3例(5.4%);对照组分别为18例(18.8%)、8例(8.3%),2组复发率及死亡率相近.②按年龄分组比较,未接受HBO治疗的≤30岁组复发率为62.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③病理类型比较,与其它脑膜瘤比较,脑膜上皮细胞型、非典型型、间变型等易复发(P<0.01).④肿瘤大小关系比较,肿瘤越大,复发率越高,但两者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HBO治疗对脑膜瘤的复发及死亡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东娟;刘金龙;陈月娥;周润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