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霞;邬丽霞
目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60例,进行剖宫产手术进行终止妊娠,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的护理。结果:患者全部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大大提高,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康复出院,新生儿存活率为100%,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知识晓得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容易导致患者在产后出现大出血等相关症状,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十分严重的威胁,积极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死亡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有效解决气管切开术后语言功能丧失患者沟通难的问题。方法: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书写在提示板上,与患者有效沟通。结果:使用这个提示板后,有效解决了气管切开术后护士与患者沟通难的问题。结论:提示板的使用不仅适用于语言功能丧失的患者,同时可以应用于脑外科、神经科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不仅解决了与患者沟通难的问题,同时可以锻炼患者认知能力。
作者:孙艳萍;孙海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与股静脉采集血标本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儿科护理单元住院患儿200例,采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集血标本,实验组采用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比较两组标本采集效果及患者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采集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91%,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9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头皮静脉采血法优于股静脉采血法,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齐秀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药物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取上高县锦江卫生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本院被诊断阴道炎的患者48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臭氧联合药物治疗阴道炎;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常规药物治疗阴道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为18例,治愈率为75%、有效为4例,有效率为16.7%、无效为2例,无效为8.3%,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为14例,治愈率为58.3%、有效为6例,有效率为25%、无效为4例,无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愈为17例,治愈率为70.9%、有效为5例,有效率为20.9%、无效为2例,无效率为8.2%,总有效率为91.8%;观察组患者治愈为15例,治愈率为62.5%、有效为6例,有效率为25%、无效为3例,无效率为12.5%,总有效率为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臭氧联合药物治疗阴道炎与使用常规药物方法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九英;曹细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统计血液透析中静脉压高报警情况,分析原因、探讨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室32例规律透析患者,进行3926例次血液透析中统计发生静脉压高报警次数,分析报警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结果:3926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静脉压高报警324例次,其中血液通路因素138例次;凝血84例次;静脉回路受阻66例次;静脉压传感器故障34例次;高血粘稠症2例次。结论:在血液透析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机器各项参数,及时发现静脉压高报警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解除机器报警,才能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卜丽梅;王慧;杨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在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C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护理单元采用日点评分析法,即护士长、质控小组采集本护理单元护理工作的不足或缺陷或不良事件,当日点评问题、分析原因、明确责任人,提出改进措施或流程优化。结果:应用日点评分析法,有效提高了CCU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实现了护理质量“零”缺陷的管理效果。结论:日点评分析法适用于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管理,是CCU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艳芳;张佰艳;马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传播的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地区性分布[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皮肤溃疡焦痴,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肝脾肿大。2015年8月本院收治了1例恙虫叮咬后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丽;彭惠忍;叶碧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就诊人员已经从少数人发展到全面覆盖[1],做好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做好医保档案管理首先要引起领导重视,安排专人管理才能使档案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医院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并融入创新的管理理念才能使医保档案在医院充分利用,做到医保档案有效管理。
作者:崔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老年与青中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并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7例患者,以60岁为界进行分组,<60岁患者为A组(青中年组),≥60岁患者为B组(老年组),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B组死亡率大于A组,B组死亡患者中多脏器功能衰竭占首位;A组死亡患者中院外猝死占首位。结论:年龄超过60岁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较大,死亡率较高。
作者:韩丽霞;王法;王颖;张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本科收治的1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误诊茎突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咽部反复疼痛,咽部异物感明显。接受规则放化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本例生存期已超过1年。结论:扁桃体是结外淋巴结侵犯头颈部常见的部位,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咽旁间隙受侵是其典型CT表现,患者对放化疗敏感。
作者:张丽;魏斌宏;贺玉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及安全护理措施及方法。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1月神经内科护理单108例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即在床旁护理实践中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结果:107例患者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例患者因二次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危重患者护理实施三早即早识别、早评估、早防范,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可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海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方法:结合手足口病相关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结果及病理结果,了解危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临床特征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结果:根据儿童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尽早识别,并给予及时准确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是重症手足口病诊疗的关键。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小于5岁的儿童,部分病例可发展为重症,且进展迅速导致死亡。因此,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可减少重症率及死亡率。
作者:孙丹;韩旻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患者手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疼痛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曾慧丽;赵苏丽;欧阳勇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做血常规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80例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静脉血组RBC、HGB、 PLT、MCHC、MCV指标高于末梢血,而WBC、HCT、MCH指标明显低于末梢血。结论:末梢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结果存在差异,优先选择采集静脉血做血常规。
作者:张彩虹;郜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输卵管堵塞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B超引导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随访1年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和妊娠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90.0%,对照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72.5%,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患者成功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输卵管堵塞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作者:樊芬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吸入治疗中应用的辅助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本院呼吸内科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需采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在治疗期间按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吸入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以两周为治疗、护理期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吸入治疗期间经护理干预护理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呼吸好转时间及排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方法可明显增加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使患者的呼吸在快治疗时间内达到好转并排出支气管内的痰液,进而使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作者:吴青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慢性肛裂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本科收治的271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统计学方法总结其复发原因。结果:随访2年,随访率为100%,271例肛裂患者复发率为10.3%。结论:重视疾病健康教育、围手术期处理及规范的手术方式,可降低肛裂术后复发。
作者:张伟;赵万金;张志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不同比例房室下传是一种罕见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中比较少见,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各种医学杂志上也少有报道,由于该种房性心动过速易与高度房室阻滞相混淆,笔者将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不同比例房室下传1例报道如下,以资临床借鉴学习。
作者:杨文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乡镇医院发展,带动乡镇医院产科的发展出现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出现不良问题,笔者对多年多乡镇卫生院产科护理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合理对策与设想。
作者:邱劲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在麻疹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舒适护理,观察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麻疹患者68例,通过随机抽检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06%,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9.41%,护理满意度为76.47%;就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组间均存在符合统计学意义要求的差异,即P<0.05。结论:在麻疹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舒适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同时,还能优化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