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群威;熊涛
目的:探讨新入伍战士高强度军训致下肢筋膜间隙综合征(CS)的发生与防治.方法:9681例新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及问卷调查等了解高强度军训中引起CS的原因及采取的防治措施.结果:9681例中发生CS 106例,经制动、药物静滴或手术等治疗后,85例功能恢复良好,20例行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后无后遗症,1例因并发感染而使部分肌肉及神经坏死,留有轻度功能障碍.结论:了解CS的发生原因及机制,及时处理,能防止CS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小辉;郝亮;杨新民;彭立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临时人工肛门患者83例,男63例,女20例;年龄15-75岁,平均45岁;病因为结直肠癌性梗阻36例,溃疡性结肠炎42例,结直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5例;病程3-6个月;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秦慧捷;刘琳;汪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浙江省基层妇幼保健院(所)耳声发射(OAE)复筛阳性的婴幼儿110例220耳,男62例124耳,女48例96耳;年龄2个月-3岁6个月,均进行声导抗及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声导抗检查在本底噪声<30 dB(A)的测听室中行鼓室压图测试,以分析中耳功能;ABR检查在本底噪声<30dB(A)的屏蔽室中进行.以V波阈值≤40dBnHL为正常,>40 dBnHL为异常,综合声导抗、ABR结果作出初步诊断.
作者:施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106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治愈好转标准> [1],男45例,女61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病程2周-25年.全部患者分为综合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采用中频电流疗法和远红外线疗法治疗,综合组同时接受运动疗法.
作者:关丽荣;齐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跟痛症患者106例,男22例,女84例;年龄30-67岁,平均45岁;病程2 d-4个月;X线片示骨赘78足;患者均无明显外伤史;左侧疼痛47例,右侧51例,双侧8例,共114足;106例患者分为A、B 2组.
作者:范相成;关玉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各6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川芎嗪干预组.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大鼠大脑皮层Bcl-2和Bax蛋白阳性细胞的数目、平均灰度.结果:B组与A组比较损伤侧脑组织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平均灰度均降低(P<0.01);C组与B组比较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平均灰度降低,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平均灰度升高(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增强;川芎嗪可上调Bcl-2蛋白及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曲友直;赵燕玲;高国栋;赵振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氧水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FCI)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钠离子通道在双氧水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FCI模型,随机分为A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前24 h用微量泵1 h内缓慢静脉泵入3 %的双氧水1 ml;C组,缺血前24 h给予利多卡因(5 mg/kg,ip);D组,利多卡因加双氧水预处理组,每组10只.于再灌注后24 h行脑功能障碍评分,并处死测量脑梗死容积.结果:B组脑功能障碍评分和脑梗死容积显著低于A组(P<0.05);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双氧水预处理对大鼠FCI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此作用可被利多卡因阻断,提示钠离子通道参与此效应的形成机制.
作者:吴明春;张燕辉;桑韩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腰背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有资料表明,80%的人在其一生的某个时候会不同程度受到本病的困挠 [1].瑞士的一项调查显示,1/3的瑞士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有1次因腰背痛而不能工作 [2].英国近的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2/3以上的英国人患有背痛 [3].除某些特殊原因外,腰背痛一般不会致死,但却常常迁延不愈,且极易复发,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多项躯体功能.在本病的康复中,除了医学上的专业处理措施外,患者的自我干预有极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此进行讨论.
作者:郭铁成;陈勇;岳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集体心理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8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心理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均对症给予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心理组并接受集体形式的讲座、讨论、问题解答等心理治疗.治疗前后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测评.结果:经过10个月的观察,心理组患者SCL-90和PANSS各因子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改善,尤以阴性症状较明显.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一定效果.
作者:丁关元;朱岚;杨玉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2(HSF2)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4例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按听力学评价结果分为听力损失组(A组)和听力正常组(B组);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检测其HSF2基因 rs2243364位点和HSF2结合蛋白(HSF2BP)基因 rs11908893位点的多态性.结果:HSF2基因 rs2243364位点在2组均只存在TT一种基因型.HSF2BP基因 rs11908893位点在A组TT、CC和C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1 %、0和 98.9%,等位基因T和C的频率为50.5%和49.5%;在B组则分别为0、4.0%和96.0%,48.0%和52.0%.2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未发现2个位点中任一基因型的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有升高.结论:HSF2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作者:刘琳;杨杪;谭皓;郑建如;冯友梅;邬堂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治疗对脑室内肿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46例脑室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各23例,2组均根据手术前后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综合组配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没有出现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但综合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肢体运动功能、ADL及平衡功能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曾莹;代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现代康复医学在理念上是以提高机体生存质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社会行为为宗旨;在方法上以物理治疗为主,以临床治疗学为本,以工程技术、社会、心理、教育等多种措施为辅;在治疗方向上着重于人体功能(包括认知和感觉)的测定、评估、训练、重建、补偿、调整和适应,通过大限度的恢复功能来改善个人的健康水平与生活状况;在疗效的评估和认证方面有一整套现代化设备和成系列的评估量表,尤其是国际上通用的功能评定标准(ICF),这一数据系统制定后,世界各国在康复及其结果的评定上更具有标准的语言和框架.
作者:郭明;李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康复训练中结合运动想像对偏瘫上肢的康复疗效.方法:3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想像组18例采用易化技术结合运动想像,对照组13例常规康复治疗,均每日1次.结果:经过15-72次治疗,2组Fugl-Meyer上肢主动运动功能积分评定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想像组的积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易化技术结合运动想像对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姚保龙;蒋小毛;霍文璟;姚波;王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加水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方法:1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A组80例采用电针加水针治疗;B组60例静脉滴注复方香丹注射液加口服西比灵.结果:治疗3周后,SOD含量2组均上升,LPO含量均下降,2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均P<0.05).结论:电针加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明显改善自由基紊乱的作用.
作者:程彩亮;孙立强;吴礼凯;赵齐生;刘锋;丁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52例,男204例,女148例;年龄4-51岁,平均27.5岁;病程2-14周;面神经麻痹轻度86例,中度112例,重度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6例,均采用超短波和调制中频电流疗法治疗.
作者:巩淑飞;王淑娟;吴绵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发病3 d内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0例,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16例和常规药物治疗加电针治疗(电针组)14例,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Fugl-Meyer(FMA) 、ADL(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NIHSS评分电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及ADL评分,2组均有提高,电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喻澜;黄晓琳;王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多药耐受基因(MDR1)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与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的关系,以探讨癫痫的耐药机制.方法:癫痫患者76例,按气-液层分析法测定的血药浓度分为低于有效血药浓度组(A组)17例、有效血药浓度组(B组)44例、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组(C组)15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3组癫痫患者外周血中P-GP表达的阳性率.结果:P-GP阳性,A组5例(29.4%);B组16例(36.4%);C组11例(73.3%).B组与A组比较P-GP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ED的血药浓度越高,MDR1表达增强,MDR1基因表达增强与抗癫痫药物诱导有关.
作者:曾晓云;朱遂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1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9例,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教育组同时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QOL进行评定.结果:教育组2次WHOQOL-BREF评分分别为(50.65±12.30)、(80.75±12.85),对照组为(51.25±11.23)、(70.25±12.12);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提高(均P<0.05);2组间比较教育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潘晓峰;陈国华;张继龙;高晓峰;周景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访视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对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时进行家访,并给予护理指导.结果:出院第3、6个月时患者ADL水平、髋关节功能均与出院第1个月时明显提高(P<0.05),患者访视满意度达96%.结论:访视护理是解决院外护理支持不足的重要手段,能提高患者ADL,符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作者:刘沛珍;陈秋芳;张瑞英;邓燕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康复医院残疾患者住院欠费的情况,为减少或杜绝医疗欠费提供资料.方法:112例脊髓损伤、脑卒中、脑瘫出院的康复患者欠费个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复残疾患者拖欠医疗费用总金额为1231829.82元,人均欠费10998.48元.欠费人员多为外地国有中小企业职工、农民工,欠费方式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费用占总欠费用的78.0%,逃费占12.9%,医疗纠纷占9.1% .结论:康复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欠费的管理;政府部门应建立并完善医疗法制管理制度和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切实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作者:董清;郝利华;李超英;马洪路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