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应用品管圈提高患儿静脉留置针维护质量的实践与体会

杨雁;朱红玲;祁江伟;郑俏

关键词:儿科,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意外拔管, 护理满意率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后对穿刺及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患儿120例,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品管圈管理方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穿刺及留置情况;分析意外拔管原因;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意外拔管率较对照组低,留置>96h率较对照组低;意外拔管原因中观察组为导管脱出、折叠、异位及管路堵塞,对照组除此外还存在药物外渗、静脉炎、自行拔管和感染情况;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能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意外拔管,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探视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探视状况,及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探视记录统计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家属的探视次数,根据住院病历采集患者一般信息,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使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社会功能,使用临床总体印象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家属探视的满意度.结果:77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1.04%对家属探视不满意,64.36%每季度探视不到1次;家属实际探视数远少于患者预期.患者对家属探视满意组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三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家属探视不满意组.患者对家属探视满意组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总分、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包括工作和学习)、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四个主要领域的功能均明显优于对家属探视不满意组.结论:长期住院患者家属的探视不足,近65%的家属每季度探视不到1次,超过60%的患者对家属探视次数不满意,家属经常探视可以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提高患者的个人与社会表现,提高社会功能.

    作者:汪毅;甘明远;郑军然;刘雅君;吴宇泽;王绍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3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妇产科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现代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消毒隔离、基础护理、手术护理和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艳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介入放射医护人员的防护现状与管理策略

    目的:调查介入放射医护人员的防护现状,探讨针对性管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温州市5家医疗机构中的78名介入放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设计专门问卷,调查放射人员的防辐射现状,比较人员与设备的防辐射评分和不同学历及工作性质人员的安全评分情况.结果:五个维度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机器设备情况、制度制定与执行情况、距离与暴露时间、职业危害检测、个人防护设备,两两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介入放射医护人员中技师的防辐射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医生和护士(P<0.05),医生的评分又明显高于护士(P<0.05).介入放射医护人员的学历越高,防辐射安全评分越高(P<0.05).结论:介入放射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措施仍需加强,除物理防护外,还应加大主观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体检、休假等制度.

    作者:许绵绵;周新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应用模式与效果.方法:按数字随机抽取法,抽取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30名医护人员,分为两组,观察组15名和对照组15名医护人员,对对照组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对观察组的医护人员除了理论知识培训外,再进行急救的演练操作.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于急救知识掌握程度、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各项比较项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巧,拥有较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急救产妇的生存率.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药科技期刊编辑参与临床实践的思考

    提高中医药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是中医药期刊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中医药期刊编辑在完成编辑工作的同时参与临床实践,有助于选题策划、审稿、提升稿件质量、稳定编辑队伍和培养学者型编辑,是值得中医药和期刊决策者及中医药期刊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作者:王卫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生殖中心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效果

    目的:研究在生殖中心的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的价值.方法:选取生殖中心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者10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的54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的方式进行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妊娠率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9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9.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43例患者中,妊娠患者366例,妊娠率为67.40%,对照组543例患者中,妊娠患者303例,妊娠率为55.80%,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生殖中心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妊娠率,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方李子;黄朝霞;周琼;邱世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层级护理管理对ICU护士成绩考核与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ICU护士的成绩考核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受到层级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ICU科室从事护理工作的14名护士,在2016年1月之前对护士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为实施前.2016年1月之后对ICU护士进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为实施后.然后对实施前后护理管理的人员进行成绩及满意度的考核.成绩主要包括有护士的心理状况、综合能力及工作的质量.结果:实施后护士各项成绩及满意度明显高于接受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之前(P<0.05).结论:利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ICU护士进行管理,可以使得护士的各项成绩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另外也能加强其自身的心理素质.

    作者:王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妇产科的医疗安全隐患与防范思考

    目的:探讨妇产科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6年医院妇产科出现的医疗安全问题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妇产科中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提高妇产科的医疗安全.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妇产科2016年共发生并发症13例、医疗差错9例、医疗意外4例、医疗事故0例.结论:妇产科中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与医院管理质量高低、医疗队伍综合能力高低有直接关联,只有持续加强妇产科管理质量,提高医疗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就可有效避免医疗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妇产科患者的医疗安全.

    作者:徐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数据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PDA数据管理中的运用,以及对提高门诊输液安全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4月的16071例输液患儿(共44998袋液体)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5~6月的13703例输液患儿(共38368袋液体)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输液数据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输液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在PDA扫描护士操作方面和系统方面不合格液体袋数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与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PDA扫描护士操作与系统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72%和0.6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数据管理不仅可以使输液室护士PDA操作更加规范严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科学的输液数据;可以有效减少输液患儿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液室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实现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安全管理.

    作者:叶雪芬;郑虹英;章赛春;康孟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压力管理干预对老年科护士职业压力的改善作用

    目的:分析压力管理干预对老年科护士职业压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40例老年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6年6~12月期间的20例老年科护士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随机抽取2017年1~6月期间的20例老年科护士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压力管理干预.整理、分析压力管理干预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压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的压力水平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的工作倦怠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管理干预对老年科护士职业压力的改善效果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工作倦怠,降低工作压力.

    作者:祝勤雅;王雅琴;余晓英;陆燕虹;马月利;柏小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流程化分诊管理措施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流程化分诊管理措施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医院就诊的200例患者,经过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运用普通分诊管理流程进行就诊;观察组患者运用流程化分诊管理措施进行就诊.对两组患者就诊的准确率、挂号时间、等待时间、就诊的总时间及就诊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挂号时间、就诊等待时间及就诊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流程化分诊管理措施应用在妇产科,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就诊的准确度,缩短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挂号时间、就诊等待的时间及就诊总时间,显著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作者:沈建芬;徐群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过程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全过程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医院妇产科收治100例焦虑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全过程护理.比较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过程管理能够缓解妇产科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鸣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护共同查房模式对肾结石患者并发症预防的效果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查房模式对肾结石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16年起,医院实施医护共同查房,以2015年全年为实施前,2016年全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医护共同查房能够提升医疗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冯森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激励理论在心内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激励理论在心内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心内科进行基于激励理论的管理制度调整,组成管理小组调查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针对压力源进行制度调整,并基于激励理论设置多项激励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分别于2016年12月及2017年10月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心内科护士进行压力状况调查,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管理制度调整前后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制度调整后,心内科护士在工作环境及性质、管理及人际关系、患者及家属态度、护理专业技能、地位与职业发展方面的压力状况评分均较调整前显著降低(P<0.05);护理管理制度调整后,心内科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较调整前显著提升(P<0.05).结论:基于激励理论进行心内科护理管理制度调整,能够有效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邱娟娟;张菊如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

    目的:总结分析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的60例口腔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四手操作技能的基础培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联用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的改善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学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同时也受到了科室医生和带教护生的认可.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与控制

    目的:探寻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3~9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0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措施,观察组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比较两组重症实验室患者的院内感染状况.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准确分析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危险因素,采用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

    作者:翁莉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手术室新入职的9名护士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医院手术室新入职的17名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取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法,共培训1年,分别于3个月、6个月和1年对两组护士进行考核,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考核成绩逐步提高,1年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法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带教,能够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操作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女性生殖道健康行为习惯及就医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女性生殖道感染状况、生殖道健康行为习惯和就医态度,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3个社区1050名有性生活史的育龄女性为调查对象,本地户籍530人,设为本地组;外地户籍520人,设为外地组,对其生殖道感染情况、生殖道健康行为习惯及生殖道感染就医态度等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生殖道感染患病人数差异显著(P<0.05);两组进行多个性伴侣、月经期性生活、经期用品非正规厂家生产、同房前清洗外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定期进行妇科病检查、内裤与其他衣物混在一起洗、洗澡时采用淋浴和清洗外阴盆具与洗脸或洗脚盆混用等生殖道健康行为习惯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有症状后去正规医院或诊所就诊、过去1年曾发生生殖道感染、有症状及时就诊、根据医嘱停止治疗、有症状男女双方均接受治疗和症状改善后即停止治疗等就医态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女性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生殖道健康行为习惯较差,生殖道感染就医态度亟需改变.

    作者:盛秋妃;李赛;张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7年起在神经内科推广SBAR沟通模式,以2016年为对照,比较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神经内科医护、医患关系及沟通情况,医疗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问卷了解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神经内科的医护沟通、团队合作、医患关系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医疗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医生、护士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用于神经内科医护管理,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升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蔡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对提升儿科专科护理质量及患儿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四科2016年6~12月实施常规护理为实施前,期间收治患者100例;2017年1~6月进行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为实施后期间收治患者100例;比较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和患儿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各护理项目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质量评估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儿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改革,可以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王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