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才;单丽琴;仲晓军
目的:探讨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5月医院急诊科的3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和收治的274例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7~11月医院急诊科的3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和收治的27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高危药品安全进行临床分级管理,统计两组高危药品管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考试成绩、高危药品管理考核成绩及患者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考试成绩和高危药品管理考核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科高危药品进行临床安全分级管理,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管理能力,减少患者中间高危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留静;李亚;李超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PBL在口腔内科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7年在医院口腔内科实习的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观察组采用PBL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普通法教学,实习期满后,比较两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分,以及患者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和带教老师对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用于口腔内科带教,能够提高实习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黄彩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救流程培训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首次轮转到妇科病房的新护士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带教,观察组采用常规带教加急救流程培训法带教.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新护士的单独值班开始时间、妇科急诊抢救能力技术考核、自我评价、医生评价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开始独立值班时间≤4周的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自我评价、医生满意度、妇科急诊抢救能力考核成绩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应用急救流程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急救流程,提高其应急能力和抢救能力.
作者:吕红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医院妇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患者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患者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士的操作技术、沟通技巧和行为规范,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唐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的60例口腔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四手操作技能的基础培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联用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的改善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学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同时也受到了科室医生和带教护生的认可.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案例法带教在神经外科培训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6年参与医院神经外科培训的62例实习医师,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进行培训管理制度调整,实施案例法带教,组织带教医师进行培训,统一规划培训方案,所有学生在神经外科的培训时间均为2个月,培训结束后进行成绩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学生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学生对培训方案,在思维启发、兴趣培养、理解记忆、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案例法带教为基础进行神经外科培训管理方案调整,能够有效提升培训效果.
作者:方锦才;单丽琴;仲晓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规范管理的效果,总结管理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完善管理制度.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8家规范化管理程度不同的医院400名不同工作年限、学历和职务的医护人员1年内锐器伤事件的情况.结果:规范化管理越强的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比例越低,过去1年培训次数、锐器及时放在规定位置的比例、操作时是否按规定使用防护措施的比例、锐器垃圾分类处理的比例与平均锐器伤数量都呈线性关系.工作年限较短和工作年限较长的人员平均锐器伤事件均较多,医务人员中,护士的锐器伤事件多.结论:规范化管理能够显著减少锐器伤,无论工作年限长短均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作者:洪琪儿;成医锋;张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注射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其产生原因,探讨其对应措施,进一步减少注射室护理风险,从而提高注射室护理质量,使患者认可护理服务,减少医患矛盾.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需要进行注射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医院需要进行注射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注射室风险流程实施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治疗期间医患矛盾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且其医护人员产生错误的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注射室中按照风险流程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医患矛盾,降低医护人员错误发生率,也可以提高注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程度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胡巧萍;杨小玲;李娟敏;方淑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中成药处方,采用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查2400张,对其用药信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共发现有21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8.75%,主要存在辨证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重复使用、无适应证或超适应症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使用中成药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需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注重合理用药的沟通与反馈,强化合理用药的监督与考核,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徐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OEC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引入OEC护理管理模式,将引入OEC管理模式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引入OEC管理模式前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次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引入OEC管理模式后,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次数,保障患者的住院安全.
作者:张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基层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的辅助性科室,然病理诊断技术及方法是否先进和病理诊断科技术人员技术水平高低,对临床疾病诊断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且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基层医院病理科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且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较多问题.文章旨在探讨基层医院病理技术水平状况,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提高基层医院病理科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或漏诊情况,为临床医师诊断和鉴别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俞利辉;阮华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查房模式对肾结石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16年起,医院实施医护共同查房,以2015年全年为实施前,2016年全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医护共同查房能够提升医疗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冯森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设计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保护约束质量管理的要求设计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并选择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入住重症精神科病房行保护约束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约束方法相同,对照组按照分级护理要求观察记录,观察组在分级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进行保护约束过程质量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保护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保护约束不良事件中除约束带造成自身及他人伤害项外,其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的应用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钱国英;陈海勤;潘小芳;叶美凤;唐春霞;朱月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理质量及患者康复、疼痛缓解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医院骨科住院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焦虑量表评分、疾病相关知识得分、住院时间;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SAS评分更低,疾病相关知识得分更高;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能够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疼痛,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护理的认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苗;吕惠芬;李飞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6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24例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并分析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单因素分析可知,肿瘤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2h、Ⅱ和Ⅲ类手术切口、入住ICU>3d、有侵入性操作及手术前使用抗菌药有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加强肿瘤手术患者的手术室管理,可有效降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李杏荪;夏晓萍;刘丹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避孕节育与流产后保健的管理现状.方法:选择140所具有终止妊娠技术和开展节育手术服务资质的医疗机构,通过问卷调查避孕节育服务提供者,以访谈方式了解医疗机构的服务提供者和管理者.结果:三级医院的职称分布显著优于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人员配置较一级医院年轻.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较大,人员短缺较严重.计划生育信息登记主要为纸质文档,各医疗机构的登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140所医疗机构中,95所有独立的休息室;130所有避孕药具样品,133所提供免费避孕套,115所提供口服避孕药,128所提供宫内节育器;132所提供咨询服务,129所提供健康教育.结论:在积极开展避孕节育与流产后保健服务时,应制定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技术规范,加强相关培训,合理安排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作者:程俊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对护士责任感及事业期望值的影响.方法:选取科室的全体护士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8月.自2017年1月起实施人性化管理,调查实施前后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及事业期望值.工作责任感包括团队合作、问题反馈、管理参与、自我培训4项,事业期望值也为4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团队合作、问题反馈、管理参与、自我培训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的各项事业期望值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及事业期望值.
作者:华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7年1~6月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6年3~12月未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和手术科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出现不良事件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进行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较高价值,可明显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同时增强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俞文翼;颜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48例普外科病房手术患者临床诊治资料,查阅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相关病情,并找出普外科病房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集医院感染患者切口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提出相应护理管理措施.结果:调查中,普外科病房患者术后医院感染者14例,感染率9.46%;共检出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株(71.43%)、革兰阳性菌为4株(28.57%).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体质量指数、术前低白蛋白、糖尿病、术中输血、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为普外科病房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病房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积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控制合并症,加强术后切口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尽量选择腹腔镜手术以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卫安;张竞;钟发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临终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晚期肿瘤患者6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临终关怀)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两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QLQ-30)、焦虑量表(SAS)分值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QLQ-30分提高且高于对照组,SAS分值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级及以上疼痛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用于晚期肿瘤患者中能缓解患者癌性疼痛和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章华丽;孙烽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