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管理对护士责任感与事业期望值的影响

华费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 责任感, 事业期望值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对护士责任感及事业期望值的影响.方法:选取科室的全体护士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8月.自2017年1月起实施人性化管理,调查实施前后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及事业期望值.工作责任感包括团队合作、问题反馈、管理参与、自我培训4项,事业期望值也为4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士团队合作、问题反馈、管理参与、自我培训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的各项事业期望值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及事业期望值.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激励理论在心内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激励理论在心内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心内科进行基于激励理论的管理制度调整,组成管理小组调查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针对压力源进行制度调整,并基于激励理论设置多项激励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分别于2016年12月及2017年10月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心内科护士进行压力状况调查,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管理制度调整前后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制度调整后,心内科护士在工作环境及性质、管理及人际关系、患者及家属态度、护理专业技能、地位与职业发展方面的压力状况评分均较调整前显著降低(P<0.05);护理管理制度调整后,心内科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较调整前显著提升(P<0.05).结论:基于激励理论进行心内科护理管理制度调整,能够有效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邱娟娟;张菊如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普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检测与管理

    目的:探讨普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48例普外科病房手术患者临床诊治资料,查阅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相关病情,并找出普外科病房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集医院感染患者切口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提出相应护理管理措施.结果:调查中,普外科病房患者术后医院感染者14例,感染率9.46%;共检出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株(71.43%)、革兰阳性菌为4株(28.57%).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体质量指数、术前低白蛋白、糖尿病、术中输血、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为普外科病房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病房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积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控制合并症,加强术后切口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尽量选择腹腔镜手术以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卫安;张竞;钟发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护共同查房模式对肾结石患者并发症预防的效果

    目的:探讨医护共同查房模式对肾结石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16年起,医院实施医护共同查房,以2015年全年为实施前,2016年全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肾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医护共同查房能够提升医疗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冯森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层级管理在肝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究层级管理在肝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到肝病科接受治疗肝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来肝病科就诊的90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2016年6月~2017年5月就诊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层级管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患者对两种管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护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管理在肝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章银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柔性管理制度对肛肠科护士自我概念的影响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制度对肛肠科护士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肛肠科全体护士,自2017年1月起在肛肠科实施柔性管理,成立管理小组,贯彻柔性管理思路,通过建立柔性管理体系、实施岗位轮换制度、调整问题上报制度、建立柔性激励机制、强调护士自我概念等措施,进行护理管理制度的整改,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调查实施前后肛肠科护士的自我概念情况,并统计比较实施前后肛肠科护理管理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实施柔性管理制度后,肛肠科护士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评分较实施前均显著提升(P<0.05);实施柔性管理制度后,肛肠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肛肠科实施柔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升护士的自我概念水平,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护理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钟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强新形势下麻醉管理 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麻醉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麻醉师是当前医疗行业中风险较高的职业,然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患纠纷事件的增加,如何解决和改善医患矛盾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改善医院医疗质量和维护患者医疗诊治环境的重要措施.就当前新形势下麻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相应改善措施,降低医患矛盾.

    作者:赵敏芬;程善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在慢性心衰患者人群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如水肿消退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投诉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心衰患者人群中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快速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减少住院时间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说明风险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剑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院重症医学科高警讯药物管理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

    安全用药是临床疾病治疗的基本要求,高警讯药物应用安全更是安全用药管理中的重点科目.美国每年约有4.4~9.8万人死于医疗差错,是疾病之外的第一致死因素,而用药差错是医疗差错的主要原因.现在,世界各国都已开始重视用药安全性管理,尤其是高警讯药物在临床应用的管理.美国在2003年就已将提高高警讯药物应用安全性列为国家疾患安全管理的目标.医院重症医学科是高警讯药物应用多的科室,其内部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都与高警讯药物打交道,因此在高警讯药物管理中应将重点放在医院重症医学科.

    作者:仇立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创新激励机制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通过创新激励机制的方法,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医院急诊科在2016年采用物质与精神激励、工作激励、机会激励、榜样激励等激励机制的创新模式,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比较实施前的2015年和实施后的2016年护理人员的离岗率、整体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医院急诊科创新激励机制后,护理人员的离岗率降为1.35%,整体满意度升为97.00%,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 0.21%,患者满意度为95.00%,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创新激励机制能够对现有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调节和优化,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促使护理人员更加高效率、高水准完成各项工作,有助于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汤露茜;俞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与控制

    目的:探寻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3~9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0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措施,观察组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比较两组重症实验室患者的院内感染状况.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准确分析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危险因素,采用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

    作者:翁莉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诊科开展特色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科开展特色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与效果.方法:将8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特色健康教育,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急诊科开展特色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麻海亚;崔俭;洪悟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设计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保护约束质量管理的要求设计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并选择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入住重症精神科病房行保护约束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约束方法相同,对照组按照分级护理要求观察记录,观察组在分级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进行保护约束过程质量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保护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保护约束不良事件中除约束带造成自身及他人伤害项外,其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保护约束核查表的应用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钱国英;陈海勤;潘小芳;叶美凤;唐春霞;朱月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手术室新入职的9名护士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医院手术室新入职的17名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取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法,共培训1年,分别于3个月、6个月和1年对两组护士进行考核,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考核成绩逐步提高,1年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法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带教,能够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操作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目标管理在外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外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外科2016年新入科实习的护士9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法带教.比较两组护士的带教效果,从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日常护理表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在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日常护理表现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目标管理在外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新入科实习护士的护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周玲;孔红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中成药处方,采用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查2400张,对其用药信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共发现有21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8.75%,主要存在辨证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重复使用、无适应证或超适应症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使用中成药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需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注重合理用药的沟通与反馈,强化合理用药的监督与考核,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徐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术前访视结合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究术前访视结合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选择2016年收治的100例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上,实施术前访视结合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室的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提高手术和成功率,促进患者手术预后恢复.

    作者:许周红;林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家属认知需求调查与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针对性制定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2016年问卷了解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情况,每个患者选取1名主要看护家属为调查对象,分析调查结果,调整护理对策2017年1~9月实施调整后的护理政策,比较实施前后家属的认知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前三位分别为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9.70±0.20)分、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9.50±0.20)分和放疗的安全性(9.40±0.30)分;实施后家属的总体认知评分为(83.40±3.60)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54.10± 12.40)分(P<0.05);实施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4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1.30%(P<0.05).结论: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具有一定特点,了解家属的认知需求,能够为护理宣教提供参考,针对性调整护理管理对策,是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基础.

    作者:汪琳;朱辉辉;李伟;陈伟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层级管理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层级管理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心胸外科实施层级管理,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统计不同时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用于心胸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春燕;肖玲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

    目的:总结分析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的60例口腔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四手操作技能的基础培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联用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的改善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学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同时也受到了科室医生和带教护生的认可.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风险管理在注射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注射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其产生原因,探讨其对应措施,进一步减少注射室护理风险,从而提高注射室护理质量,使患者认可护理服务,减少医患矛盾.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需要进行注射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医院需要进行注射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注射室风险流程实施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治疗期间医患矛盾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且其医护人员产生错误的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注射室中按照风险流程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医患矛盾,降低医护人员错误发生率,也可以提高注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程度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胡巧萍;杨小玲;李娟敏;方淑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