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利辉;阮华娟
目的:分析影响心血管内科的用药安全管理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改进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患有心血管疾病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安全情况及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在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找出相关改进措施,同时,调查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这360例患者的用药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影响用药安全的19个不规范事项,这些事项涉及三个重要因素,包括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医护人员因素,其中药物因素6项,患者自身因素3项,医护人员因素10项;360例患者中对护理质量感到非常满意的有96人,感到满意的有137人,感到一般的有127人,满意度为64.7%.结论: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加强对用药安全的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其护理质量,以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吴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基层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的辅助性科室,然病理诊断技术及方法是否先进和病理诊断科技术人员技术水平高低,对临床疾病诊断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且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基层医院病理科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且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较多问题.文章旨在探讨基层医院病理技术水平状况,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提高基层医院病理科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或漏诊情况,为临床医师诊断和鉴别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俞利辉;阮华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创新激励机制的方法,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医院急诊科在2016年采用物质与精神激励、工作激励、机会激励、榜样激励等激励机制的创新模式,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比较实施前的2015年和实施后的2016年护理人员的离岗率、整体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医院急诊科创新激励机制后,护理人员的离岗率降为1.35%,整体满意度升为97.00%,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 0.21%,患者满意度为95.00%,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创新激励机制能够对现有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调节和优化,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促使护理人员更加高效率、高水准完成各项工作,有助于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汤露茜;俞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救流程培训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首次轮转到妇科病房的新护士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带教,观察组采用常规带教加急救流程培训法带教.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新护士的单独值班开始时间、妇科急诊抢救能力技术考核、自我评价、医生评价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开始独立值班时间≤4周的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自我评价、医生满意度、妇科急诊抢救能力考核成绩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应用急救流程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急救流程,提高其应急能力和抢救能力.
作者:吕红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绩效优化管理与岗位个体化在门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32名门诊护士实施精准的个性化N0~N3层管理,同时优化绩效管理,观察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改善效果.结果:门诊护士的工作质量、工作素质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提升,年终理论考核合格率、规范化培训操作考试合格率、科研达标率及学分达标率均显著改善.结论:绩效优化管理与岗位个体化可显著改善门诊护理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晓燕;吴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注射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其产生原因,探讨其对应措施,进一步减少注射室护理风险,从而提高注射室护理质量,使患者认可护理服务,减少医患矛盾.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需要进行注射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医院需要进行注射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注射室风险流程实施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治疗期间医患矛盾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且其医护人员产生错误的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注射室中按照风险流程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医患矛盾,降低医护人员错误发生率,也可以提高注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程度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胡巧萍;杨小玲;李娟敏;方淑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究层级管理在肝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到肝病科接受治疗肝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来肝病科就诊的90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2016年6月~2017年5月就诊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层级管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患者对两种管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护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管理在肝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章银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实习生临床带教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妇产科实习的学生,按入科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PBL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以试卷和临床操作等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病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总成绩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实习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及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占利;吴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医院产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100例孕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于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评价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孕产妇满意度.
作者:蔡小亚;颜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的60例口腔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四手操作技能的基础培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联用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的改善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学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同时也受到了科室医生和带教护生的认可.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后对穿刺及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患儿120例,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品管圈管理方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穿刺及留置情况;分析意外拔管原因;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意外拔管率较对照组低,留置>96h率较对照组低;意外拔管原因中观察组为导管脱出、折叠、异位及管路堵塞,对照组除此外还存在药物外渗、静脉炎、自行拔管和感染情况;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能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意外拔管,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杨雁;朱红玲;祁江伟;郑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加强肛肠疾病围术期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肛肠疾病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每晚温水坐浴,术前1天流质饮食,术前1~2d晚上灌肠);术后护理(术后排尿困难护理,饮食护理,伤口护理,引流条或挂线护理,扩肛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包括肛肠疾病围术期护理计划、护理执行、检查和整改等四个阶段.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低于观察组;围术期护理缺陷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强肛肠疾病PDCA循环围术期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围术期护理事件缺陷发生率.
作者:包美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赋能理论在基层内科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慢性病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方法:医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将赋能理论应用于基层内科的护理管理,采用医院设计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效能的变化,统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变化,评估赋能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运用赋能理论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评分显著提高,自我效能评分显著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护理管理应用赋能理论,能够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吴小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慢性心衰患者人群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如水肿消退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投诉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心衰患者人群中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快速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减少住院时间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说明风险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剑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减少风险的发生,保障手术顺利开展,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方法:通过查阅医院2015~2016年手术室相关手术记录资料,并总结以往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针对风险因素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结果:经统计发现,2015~2016年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共发生风险事件74件,其中主要存在的风险因素为:管理因素28件、占37.84%,人员因素24件、占32.43%,术前和术中及术后因素22件、占29.73%.结论: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较多风险因素,因此要加强对器械设备的管理,完善医院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术前做好手术准备,重视术前评估和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消除或管控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曹咏梅;陈静;李萍;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长期住院患者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使用强化理论的效果及对临床的建议.方法:针对2015年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管理(对照组),针对2016年长期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理论护理管理(观察组),此后针对其护理管理期间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考核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考核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使得护理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作者:陈恩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急诊科是医院门诊科室中极为特殊的部门,不仅需要全天候应诊,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急诊科患者病情特殊,病情重且急,医护工作繁重.因此,医护人员能够良好合作是急诊科开展好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影响急诊科室医护合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提高诊疗质量和效果.
作者:朱芳芳;卢阳阳;吕洋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针对性制定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2016年问卷了解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情况,每个患者选取1名主要看护家属为调查对象,分析调查结果,调整护理对策2017年1~9月实施调整后的护理政策,比较实施前后家属的认知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前三位分别为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9.70±0.20)分、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9.50±0.20)分和放疗的安全性(9.40±0.30)分;实施后家属的总体认知评分为(83.40±3.60)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54.10± 12.40)分(P<0.05);实施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4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1.30%(P<0.05).结论: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具有一定特点,了解家属的认知需求,能够为护理宣教提供参考,针对性调整护理管理对策,是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基础.
作者:汪琳;朱辉辉;李伟;陈伟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价两组孕妇的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持续性管理情况.结果:比价两组孕妇的孕期注意事项、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发现,观察组产妇的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保健知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比价两组的产妇满意、质量改进、护患融洽、护理纠纷等发现观察组的持续质量改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健康教育过程当中,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效果理想.
作者:黄玉萍;郑聪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ABC时间管理法在产科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产科的实习护生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然后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一般的带教模式,观察组使用ABC时间管理法进行带教,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实习护生的带教当中应用ABC时间管理法,具有提高实习护生学习效率和临床工作能力的作用.
作者:夏爱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