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PR术及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脑瘫患者的姿势及行走能力的影响

张毅;李智勇;黄东锋;卓大宏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康复治疗, 姿势, 行走能力
摘要:为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及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脑瘫患者的姿势及行走能力的影响,将34例痉挛性脑瘫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后根术后3~5 d开始康复训练,训练方法以Bobath法为基础,加上作业治疗.对照组术后仅对家长予以康复指导.结果:2组坐位、直跪、站立及行走4种姿势均有改善.治疗组术前与康复治疗后行走潜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4.59,P<0.001);康复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行走潜能评分差异亦有显著性(t=2.93,P<0.01).提示:SPR术解除痉挛,但病理运动模式仍存在,肌无力亦不能解决,但康复训练可促进躯干肌及下肢肌的肌力增强,逐渐建立良好的调正和平衡反应,抑制异常运动模式,提高姿势的控制能力并显著提高患儿行走能力.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63例精神病患者的书法行为治疗

    63例精神病患者,男43例,女20例;年龄16~40岁,平均26.7±5.9岁.小学文化17例,初中文化27例,高中14例,中专4例,大专1例.工人14例,农民40例,学生9例.已婚35例,未婚28例.按CCMD-2-R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37例,分裂样精神病2例,心因性反应1例,抑郁症15例,躁狂症8例.63例患者均接受每周4次每次2 h的书法治疗,由专人讲解并指导书写要领,总疗程为6周.评定分为,适应能力:新环境中容易紧张,生活需督促,社会性退缩,不能遵守制度,有暴力威胁行为;交往能力:对周围环境无兴趣,不愿与人交谈,对他人态度不好,对周围的事无动于衷;活动能力:活动过度和活动过少.每项按正常、可疑、轻、重4级,分别记0、1、2、3分,积分越多,症状越严重.治疗前后由病房医生对患者作出评估,结果汇总后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作者:李遵清;于青;张秀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护理大专班康复医学教学情况分析

    护理工作是康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对康复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1].1988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1992)>,提出要在现有医科院校和护士学校中开设康复课程,有条件的应设置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专业,并纳入教育和卫生部门的计划.我校1992年开始,在护理专科中,开设康复医学课程30学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康复医学课教学情况,提高教学效果,1998年9月对1997届高等护理专科学员的康复医学教学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了分析讨论.

    作者:石坚;刘利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按摩结合手术矫形治疗儿童重症痉挛型脑瘫

    为探讨中医按摩结合手术矫形治疗儿童重症痉挛型脑瘫的方法,对83例重症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术前下肢按摩、手术矫形和术后功能锻炼等;B组则单纯下肢手术矫形.结果:A组治疗3~6月后患儿双下肢内收肌、屈膝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肌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A组优、良、改善率分别为40.0%、48.0%、12.0%;B组分别为22.4%、53.5%、24.1%.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中医按摩可降低痉挛型脑瘫下肢肌张力,在按摩基础上结合手术和术后功能锻炼,可获得更好疗效.

    作者:张如荣;杨利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康复对偏瘫患者ADL能力的影响以及与某些因素的关系

    为了解偏瘫患者ADL的康复疗效以及与某些因素的关系,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353例经过系统康复的偏瘫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治疗前后患者ADL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程时间的长短对其ADL能力改善影响不大(P>0.05);但年龄因素对其改善有一定影响(P<0.05).提示:康复治疗对于不同时期的偏瘫患者在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显著性的作用,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差异明显.

    作者:王刚;崔利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Trapidil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为观察和测定Trapidil对脑梗死患者血中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对61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口服Trapidil 100 mg/次,每日3次,共服用2周,服药前后检查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并与对照组(未服Trapidil)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服用Trapidil 2周后,5 min血小板聚集率PAG(5)和大血小板聚集率PAG(m)分别由服药前的平均74.5%,77.0%下降至55.0%和58.2%,P<0.01,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分别从平均75.1%,77.0%下降至67.0%和69.3%,P>0.05,差异无显著性.提示:Trapidil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的聚集性,对防治脑梗死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魏丹;李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康复科听觉言语障碍儿童的系统管理

    听觉言语障碍儿童(聋儿)的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耳鼻咽喉科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国外在60年代即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在80年代中期才逐步展开.为了探讨该学科系统管理方法,我们于1988年7月申报了有关项目的研究课题,经10年732例聋儿康复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于1998年通过新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作者:凌成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关节松动术及传统按摩手法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期疼痛剧烈,后期则因粘连而致肩关节活动受限[1],不同程度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应用关节松动术及传统的按摩手法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作者:闵群英;李哈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SPR术及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脑瘫患者的姿势及行走能力的影响

    为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及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脑瘫患者的姿势及行走能力的影响,将34例痉挛性脑瘫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后根术后3~5 d开始康复训练,训练方法以Bobath法为基础,加上作业治疗.对照组术后仅对家长予以康复指导.结果:2组坐位、直跪、站立及行走4种姿势均有改善.治疗组术前与康复治疗后行走潜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4.59,P<0.001);康复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行走潜能评分差异亦有显著性(t=2.93,P<0.01).提示:SPR术解除痉挛,但病理运动模式仍存在,肌无力亦不能解决,但康复训练可促进躯干肌及下肢肌的肌力增强,逐渐建立良好的调正和平衡反应,抑制异常运动模式,提高姿势的控制能力并显著提高患儿行走能力.

    作者:张毅;李智勇;黄东锋;卓大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缺血再灌注时PKC活化,FOS、BCl-2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时PKC活性的变化与FOS、BCl-2表达的关系,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磷基转移片检测PKC的活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及FOS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膜PKC活性持续增加.FOS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即有明显增加,至缺血再灌注2 d时仍有少量表达.BCl-2表达的高峰是在缺血再灌注2 d时.提示:缺血再灌注期间PKC发生易位激活,PKC促进了FOS和BCl-2的表达,这几个因素综合作用影响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李云峰;陈康宁;郑彩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脊髓损伤的评价

    脊髓损伤在美国的年发病率为1万人,年患病率为20万人[1],脊髓损伤的后果严重,但也有一部分恢复较好.评价及准确判断脊髓损伤的预后是临床医生尤其是康复医学科医生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底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对脊髓损伤的评价作出了统一的规定内容[1],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的评价、辅助检查的评价和ADL的评价.该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作者:陈武雄;肖少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为探讨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SP)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对50例患者于氯丙嗪治疗前后作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及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P患者治疗前全血表观高、中、及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1 min、5 min和大聚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沉和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丙嗪治疗1个月后,BPRS评分下降(P<0.01),全血高、中及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浓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下降(P<0.01和0.05),血浆粘度、血沉和血小板1 min聚集率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5 min和大聚集率显著增强(P<0.01).提示:氯丙嗪治疗可改善SP患者血液流变学高粘滞状态,能使血小板内源性聚集功能增强.

    作者:沈琪琳;邢志广;张晨光;王瑞萍;王丽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社区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1997年7月~1999年7月作者调查了肇庆市社区的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与正常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对照、分析,试图探讨各自的特点及二者的异同,为社区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帮助与指导.

    作者:闵水平;罗素萍;陈广幸;郑淑贞;孙上明;何青;宁晓军;刘宜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偏瘫恢复期继发上肢功能障碍的中医康复治疗

    1997年10月~1999年5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福州市古楼医院神经门诊和病房收治的60例偏瘫恢复期患者,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1岁.所有病例都经CT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Brunnstrom 6级评定均达4级.排除丘脑病变和病前明显肩关节疾病而致疼痛或运动障碍的患者.治疗采用温针、电针及点刺放血等.①肩痛:选肩中、肩贞、天宗、手五里、外关及条口等穴用温针治疗,行泻法,针后进行肩关节90~120°无痛性运动,用力轻缓,外旋位时外展方向运动,同时轻推肩胛骨向前、上、外方向,每日1次,每次30 min.②上肢麻木:用G6805-H型电针治疗仪,选择疏密波,频率55Hz,另在外关、曲池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2 ml/穴,每周3次.③手肿:选外关、曲池及肩中穴电针治疗(波形、频率同上),每日1次,每次30 min,另针刺指尖穴位放血,每次5~7滴,每周3次.60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0 d后以VAS法评定患肢,麻木:无0分;偶发轻微2分;频发,但较轻微或偶发较重4分;麻木较重,频发但可忍受6分;持续性麻木难以忍受并有明显感觉障碍8分.肿胀: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严重6分.分值越高临床表现越差.

    作者:陈立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BTXa对脑损伤患者肌痉挛的治疗作用

    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能降低肌张力、减轻痉挛、增加功能活动范围,但在国内具体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我科自1999年8月~2000年5月对26例因颅脑外伤和中风所致大肌肉痉挛的患者应用BTXa局部注射,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段晓文;窦祖林;胡昔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国际P-O二级技术员培训及考试的规范和实施

    中国假肢矫形技术中等专业学校(CHICOT)是全国唯一一所培养P-O(假肢-矫形器技术人员)的学校,她是中国政府和德国政府间的技术合作项目,隶属国家民政部,其前身是民政部武汉假肢技工学校,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武汉迁至北京东燕郊并入民政部民政学院内.1999年9月开始招收普通高校大专班,学员20名,学制3年.CHICOT是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示范性学校,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运作模式,建筑设备等硬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专业装备在亚洲是第一流的,超过欧美同类院校.在课程开发、教学组织、教育培训过程模式、教学计划与大纲及考试规范等软件方面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实行双重证书制度,考试合格的学生同时取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毕业文凭和国际P-O二级技术员证书.本文按照国际标准的教学与考试等方面作一介绍.

    作者:张晓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半月板切除后的康复训练

    膝关节在运动中容易造成半月板损伤[1].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和修补,使手术创伤程度大大减少[2],加上术后膝关节屈伸肌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能有效防止胫骨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3].我科从1998~1999年11月对53例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

    作者:梁国伟;程安龙;杨解林;俞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痉挛性脑瘫周围神经的超微结构研究

    探讨痉挛性脑瘫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特点,取材25例痉挛性脑瘫患者的脊神经前根及外周末梢神经标本40个,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亚显微结构改变.结果:脱髓鞘病变范围广,Schwann氏细胞病变先于并严重于轴索,轴索病变相对不明显;未见神经再生迹象;有髓纤维病变明显于无髓纤维;束膜内血管周有淋巴细胞浸润.提示:痉挛性脑瘫的周围神经呈原发性脱髓鞘表现,神经纤维再生能力差,可见免疫反应介入征象.

    作者:陈哨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组合型多功能偏瘫康复床的研制

    根据医院各临床科室在治疗、护理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医疗器械厂商已经生产出具有不同功能的医用床,使医用床趋向于专用化、多功能化.作者根据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特点,将普通病床与康复器械有机结合起来,研制了组合型多功能偏瘫康复床,满足偏瘫患者能随时在病房内开展自我康复治疗的要求.

    作者:王俊华;周维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11例诊治体会

    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5~72岁,平均48.7岁.均为医源性损伤,其中本院发生4例,外院转来7例.损伤原因为牵引压迫5例,石膏卡压3例,矩形钉尾顶压、手法挤压、手术误切各1例.发现损伤<4 h 8例,4~12 h 2例,>12 h 1例.伤后均出现患肢踝、趾背伸障碍或无力,足背及小腿下外侧感觉消失或迟钝.治疗方法:闭合性损伤立即松解石膏或调整牵引位置,防止腓骨小头附近再压迫,同时肌注加兰他敏、呋喃硫胺,针灸及踝足被动功能锻炼.4周后肌力改善不明显的2例行神经探查松解术,1例开放性损伤(误切)在外院术中即行神经吻合术.

    作者:敖新华;吴争呜;魏玉荣;宁伟宏;施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当前康复医疗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和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老年病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康复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将疾病遗留的功能障碍或残疾减小到低限度;政府和社会如何有机结合为康复医疗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技术经济的资助,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闵群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