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泉;徐恩胜;赵建春;王雅坤
1 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本组病例30例,年龄36~70岁,均为女性病人,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乳腺癌.病理分类为:小叶癌2例,导管癌3例,单纯癌10例,髓样癌4例,腺癌1例,乳头状癌1例,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3例,小管癌1例,粘液腺癌4例.均无明显心肺功能障碍,血象正常.
作者:程磊;刘成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人类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新纪元.由于医疗救护技术的日臻完善,许多生命被挽回了,人的寿命得以延长,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高质量的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也渐受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临终关怀.
作者:刘旭红;吕利;张玉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它既可体现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业和规范,以人为本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以人为本具体的实践和应用.
作者:侯秋菊;于洪;魏增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合理的使用微生态制剂,方法:查阅、收集近年来国内相关微生态制剂的医药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将临床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使用中注意事项进行综述.结果:微生态制剂能通过调整人体肠道菌群,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肠内异常发醇、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结论: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活菌与灭活菌两大类.在服用微生态活菌制剂时,要注意控制水温;与抗菌药物、吸附剂及收敛剂错开时间服,以免失效或疗效降低.
作者:周武杰;王凤华;何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面积脑梗塞是指由于一侧颈内动脉栓塞或急性梗塞所造成的一侧大脑中动脉伴有/或不伴有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阻断或急性缺血,形成一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缺血,造成脑组织的缺血、水肿、肿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累及到同侧的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由于发病急骤、病变广泛可迅速造成高颅压危象,危及生命.根据这一情况我院1994年开始对大面积脑梗塞病人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作者:朱红伍;吕俊生;黄劲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有完整病例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片重读,以期更好的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的各种影像学征象,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侯玉明;李秀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是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病情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人们在不断研究其发病机理同时,也在逐渐探索其治疗手段.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局麻药物及抗心率失常药物.近年来,利多卡因是否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已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丹娜;陈宁;白波;邓海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共有1499例患者使用经肾排泄的水溶性造影剂,男性774例,女性340例,男性年龄35~75岁,女性年龄42~68岁,男女比例4:2.碘造影剂的使用方法:经血管注入者1114例,口服者235例,在CT下定位使用碘造影剂有100例.目前我科使用的碘造影剂有国产的泛影葡胺及安盛药业公司产的碘海醇注射液.
作者:杨国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异位是妇科常见的病,但气管内、膀光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实属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气管内,膀光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报告如下.例1:女,37岁.平时体质较弱、无结核、肝炎病况.1999年9月份人工流产1次,2000年3月份,开始出现反复咯血,咯血前自觉胸闷、气短、无痰及胸痛等症状,经反复胸透、胸片、胸部CT检查,排除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肿瘤等,给予对症治疗、咯血止,有时不经治疗4~6天后,自行停业咯血,反复咯血半年多未明确诊断,1次月经来潮量多,此时,咯血量也明显增多,味腥臭,临床将咳出物送病理检查.大体所见:紫红色组织一块,体积1×1×0.3cm3,镜下见:凝血块中代分泌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病理诊断:气管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明确诊断后,监床给予中药及服用18甲基炔诺酮及甲孕酮治疗,咯血量减少至今4年患者状态完好.
作者:裴玉娥;徐建胜;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骨髓穿刺抽取液涂膜标本染色镜检计数各种细胞的百分率称为骨髓像检查.它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诊断各种贫血、白血病、细胞增多或减少性疾病、淋巴系统疾病、骨髓自身以及其它系统疾病是否累及骨髓的重要依据.
作者:崔荫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窦性早搏临床报导较少.我院在做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DP-ECG)时诱发窦性早搏二联律一分例报告如下.患者,女,61岁,因发作性胸闷疑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做DP-ECG试验.检查方法:DP-ECG前12小时停服扩冠药物、氨茶硷和潘生丁.按0.84mg/kg潘生丁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到30ml后静脉推注.前4min推入0.56mg/kg量,后6min推人余量.推注前后分别记录常规12导心电图.推注完0.84mg/kg剂量后患者发生胸闷气短症状.心电图出现窦性早搏二联律伴胸前导联S-T缺血性压低.此后立即将0.25氨茶硷稀释20ml缓慢静脉推入.推注氨茶硷后胸闷气短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见图).
作者:刘改云;王志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循证医学(evidenced-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模式.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大的区别在于临床医师在制定医疗决策时既重视已有的个人临床经验,同时又强调采用现有的、好的、客观的研究依据,两者缺一不可.
作者:卢梅;张瑞霞;陈建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步伐从陈旧的管理模式中脱胎出来,实现从传统到现代化的战略性转移,对医院图书馆员有了新的标准,只有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飞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我们针对临床上慢性肾炎的病人病程长,常出现许多并发症,如果控制不好,可迅速发展成尿毒症.所以,实施健康教育就显的尤为重要,可以防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改秀;潘云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为冶金建筑职工医院,高空坠落伤占同期颅脑损伤的比例较大,我院1990~2004年共收治头外伤400余例,其中高空坠落所致颅脑损伤80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20%.
作者:邵海;王建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在静滴穿琥宁时发生不良反应4例,现分别报告如下.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女,34岁.因发热伴咽痛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的葡萄糖液250ml和穿琥宁针(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4静滴,当滴注约30ml时,该患者感胸闷和气短,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P 120次/分,BP 70/40mmHg,考虑为穿琥宁引起的过敏反应,即停用穿琥宁,同时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注,异丙嗪25mg肌注,约5分钟该患者上述症状渐减轻,30分钟后完全消失,同时血压和心率也恢复正常.观察2小时未再出现其他不适.
作者:赵凤兰;檀素娟;张振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住院号231219.既往体健,因头痛恶心一月余,胸憋气短4天,晕厥二次在当地旗医院抗休克治疗一天后转中心医院急诊科.查体:T36.2℃,心率20次/分,R20次/分,BP0/0kpa,神志清,平卧位,颈软无抵抗,无颈V怒张,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略大,S1明显低钝,心律不齐,心率20次/分,无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未引出,末梢循环差、四肢冰冷,EKG示Ⅲ°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抒心律,慢心率17次/分,立即予异丙基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静滴,急诊行经股静脉穿刺心内膜下临时起搏成功,心电示波为起搏心律,70次/分,血压上升为12/8kpa,转入心内科病房.
作者:李西民;张斯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儿,男,11岁.1993年4月20日因患慢性肾炎入院.23日经静脉输入白蛋白100ml,患儿自诉胃区疼痛,伴恶心、呕吐,继之寒战.当时考虑输液反应,给予相应的处理,效果不佳.24日患儿全身疼痛,皮肤、巩膜黄染明显.25日患儿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全身高度浮肿,尿闭,意识朦胧,心率为117次/分,心律不齐,血压降至60/40,呼吸困难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潘桂梅;贺利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58岁,因尿频3个月就诊.自述近3个月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经抗炎治疗无好转,小便次数较前明显增多,每天约20余次.查体:T36℃,R23次/分,BP160/90mmHg.心率92次/分,律整,无杂音.
作者:孙科;刘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成人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中毒种类、中毒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为有意自服中毒,临床症状轻重不一,192倒均经早期洗胃、使用特效解毒药和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急性中毒常见原因是家庭矛盾(争吵后自服中毒),且以女性居多.误服中毒后尽快明确诊断,早期洗胃使用特效药解毒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强;甄党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