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竑;崔春
对2010~2013年在ICU工作的32名护工进行监测,根据各项监测数据,分析护工工作中存在的与医院感染相关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修订完善各项职责与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加强培训与督查、重视手卫生和提高职业防护意识。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后,ICU 护工的医院感染意识明显增强,培训后考核合格率由2010年81.81%上升到2013年的100%,手卫生依从性由2010年66.6%上升到2013年的86.76%,手指表面菌落数合格率由2010年的78.38%上升到2013年的94.87%,ICU医院感染率由2010年的13.49%下降到2013年的6.42%。加强对ICU护工的管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江淑芳;周健;彭美玲;戴玉芳;刘惕;冯诚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2006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将尿源性脓毒血症定义为泌尿道或男性生殖器官感染所导致的脓毒症[1]。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12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曾佳;刘丽;周爱娇;陈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芦荟湿敷配合氧疗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 年 3月在门诊输液引起静脉炎的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直接湿敷在患处治疗,干预组采用芦荟湿敷配合氧疗治疗。比较2组疼痛、红肿缓解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红肿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4.371,P<0.05;t=4.182,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381,P<0.05)。结论采用芦荟湿敷配合氧疗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疗效确切,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江琴;谢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43例骨盆骨折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骨科护理的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差异化阶段护理的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焦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2组生命体征及其他生理指标异常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χ2=0.271,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例数少于对照组(χ2=4.208,P<0.05),关节活动度>80分的例数高于对照组(χ2=4.208,P<0.05);在手术前、术后1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2.756,P<0.05;t=2.804,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7.494,P<0.01),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5.387,P<0.05)。结论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不同治疗阶段进行相对应的差异化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小文;韦秀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 Ilizarov 支架治疗烧伤后膝关节疤痕屈曲挛缩患者的护理要点,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使用 Ilizarov支架治疗烧伤后膝关节疤痕屈曲挛缩病例的临床特点,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术后跟踪随访3~18个月,15例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继发挛缩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6个月 X线摄片复查示畸形逐渐矫正,去除外固定支架后肢体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Ilizarov 支架是目前公认的微创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是促使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侣珍;毛文;付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佳时间。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的脑梗塞重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校正后每2 h(A组)、每4 h(B组)、每6 h (C组)、每8 h(D 组)为监测气囊压力的时间并进行压力校正。结果气囊压力监测结果 A 组(24.20±1.92)cmH2O、B 组(23.90±2.03)cmH2O、C 组(23.50±1.84)cmH2O、D 组(20.20±1.56)cmH2 O;D组压力值低于正常值和其它3组。结论应每6 h 为脑梗塞重症患者进行一次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并进行压力的调整,防止由于气囊压力过低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者:张海红;王朝娟;耿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实施层级对应管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效果。方法根据年资、职称、学历、穿刺考核成绩将护理人员分为 N1、N2、N33个层级。层级管理前(对照组),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配给当班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层级管理后(观察组)对这批患者的静脉血管进行评估,并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分别由 N1、N2、N3级护理人员对应管理。比较层级管理前后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按压血肿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层级对应管理后,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穿刺部位渗血率及按压血肿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对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实施层级对应管理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通路,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穿刺部位渗血率及按压血肿发生率,减少动静脉内瘘血肿及动脉瘤形成,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使护士加强了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产生主动学习意识,与患者的沟通更加顺畅,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宁敏;彭福梅;岳春江;陈春萍;舒敏;林莉;韩梦;李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实施问题教学法对30名学生进行教学,应用学生标准化患者(SSP)考评学生实施心电监护的实践技能。考试结束后,学生对考试项目、考试环境、考核人员、SSP表现、考试公平均给予了较高评价。SSP对心电监护实践技能考试评价具有客观性,而经费不足是制约 SSP 推广普及的重要因素。
作者:崔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技术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肘部静脉采用盲穿方法置入 PICC导管;实验组选择贵要静脉或肱静脉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置入 PICC导管。比较2组 PICC 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PICC置管28 d,实验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血栓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949,P<0.01;Z=-3.105,P<0.01)。结论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相关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何佩仪;卫建宁;杜萍;柳建华;何美清;罗丽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现已广泛用于冠心病治疗,为减少穿刺血管并发症,除了加强护理,止血方法也在不断改进[1]。现介绍一种 Radis-top桡动脉压迫止血带在TRI术后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作者:陈宵;王昭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选取行心血管大手术治疗的重症患者12例,对其在 ICU 住院期间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进行监护。12例患者应用PiCCO 监测2~5 d,平均3.5 d,未出现与 PiCCO 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患者在 ICU进行监护治疗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 d。PiCCO 能准确、及时和连续地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为控制患者容量平衡提供指导。合理应用 PiCCO 并给予严格的导管维护等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在 ICU的住院时间。
作者:吕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治疗肿瘤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将48例肿瘤合并单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大黄苏打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指点穴的方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χ2=4.923,P<0.05)。结论手指点穴配合精心的护理治疗肿瘤患者便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筱洁;邵蓉;王燕;许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老年痔疮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及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114例老年痔疮患者进行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调查。结果老年痔疮患者的心理韧性总分为(57.11±12.34)分,面对应对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回避应对与心理韧性坚韧、自强维度呈负相关;屈服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痔疮患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心理干预措施,增加患者心理韧性,提高其应对水平。
作者:王剑静;许柳琴;罗汉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的体验,为流程再造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个体化深入访谈法收集12名社区护士对工作流程的体验。结果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体验主要有4个方面: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建立非常必要;社区医护人员技术能力不够;医院关于医院社区上下转诊的相关宣教不够;医院与社区网络信息不畅通。结论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流程是大势所趋,应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流程,使工作流程更加畅通。
作者:张卉;程翠年;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简述 ICU综合征发生的常见因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从认知、心理、行为、环境4个方面对 ICU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
作者:徐雪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研究组进行延伸护理服务。采用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MB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患者的 ADL以及生活质量。结果①出院后2、4、6个月时2组患者 MBI 均呈现上升趋势,且研究组 MBI 变化更明显,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对 MBI 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46.781,P<0.01;F分组=49.384,P<0.01)。出院 6个月时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Z=-2.139,P<0.05)。②出院 6个月时2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均有明显增高,且研究组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11.893,P<0.01;t=12.034,P<0.01;t=8.230,P<0.01)。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ADL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爱芹;王慧娟;尹永红;朱智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前馈控制管理方法规范儿科病房输液流程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7~12月300例腹泻患儿作为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输液工作流程;将2014年1~6月300例腹泻患儿作为干预组,应用前馈控制改变输液工作流程。比较2组护理人员所用工时数和由于输液问题引发的投诉、纠纷等患儿家属不满意的例数及药液配置后患儿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时输液的例数。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工时数长于常规组(t=5.573,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不满意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χ2=61.901,P<0.01),药物重新配置例数少于常规组(χ2=46.167,P<0.01)。结论应用前馈控制管理手段规范儿科病房输液流程,可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减少药物因重新配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作者:王竑;崔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护理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护理学领域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的新进展和研究成果,旨在为广大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及护理院校师生提供临床经验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设有论著、综述、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鼻咽癌患者于同步放化疗前、后采用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OL-NPC)进行调查。结果同步放化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低于同步放化疗前,同步放化疗所致症状与治疗副反应指标(YD)、身体机能指标(YB)、精神心理指标(YP)和社会活动指标(YH)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亦低于同步放化疗前。结论同步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做好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江妙玲;吴碧娟;吴晓玲;陈秀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总结10例3D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结合捆绑式胰胃吻合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准备好相关器械、敷料和仪器设备;术中关注手术进展,根据手术进程调节体位,精准配合,严格执行无菌及无瘤技术;术后对腔镜器械进行维护及保养。10例患者手术进展顺利,手术时间6~6.5 h,术后4~5 d恢复肠道功能,未发生严重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技巧,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是手术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
作者:覃宏荣;盛芳;陈璨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