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病房护理应用风险管理的作用与效果

张茜;翁妤;陈彬彬;胡芳萍

关键词:眼科, 病房, 护理, 风险管理,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病房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医院2017年1~6月1200例眼科住院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和投诉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期间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治疗安全,减少投诉率,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提高其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60例胃肠科住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中加行QCC管理.统计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析QCC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不良护理事件,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利群;范青青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医院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时间管理,比较两组的工作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第一台手术切皮延误率为20.60%,观察组第一台手术切皮延误率为6.81%,观察组的第一台手术切皮延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采取时间管理前后的第一台手术患者入室切皮时间发现,观察组开始切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其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戴文杰;谢盈盈;沈苏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PDCA循环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5月医院手术室收治的117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6~8月医院手术室收治的117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基础上引入PDCA循环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患者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考试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感染控制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手术室中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芬;宋雯;陈莉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和对策

    门诊输液具有见效快、省时省钱等特点,在门诊治疗的过程中常会使用.而门诊输液作为护理技能中基本的一项技能,其安全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如何实现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石秀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医药院校护理实训虚拟软件的开发体会

    以无菌技术作为切入点,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中医药院校护理实训教学,开发相应实训教学软件,将真实课堂外延至虚拟实训,推动多学科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操作能力的提高.

    作者:周小芳;吴晓波;周洁;李福凤;可燕;张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建立QC小组对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建立质量控制(QC)小组对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妇产科病区成立QC小组,QC小组成立后针对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拟定主题,并通过工作调研了解影响护理管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制定护理管理方案,定期进行组内会议进行工作讨论,确保质量持续改进,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建立QC小组前后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建立QC小组前后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建立QC小组前相比建立QC小组后,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均显著提升(P<0.05);与建立QC小组前相比建立QC小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明显(P<0.05).结论:建立QC小组能够及时发现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角度出发进行制度调整,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东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5A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5A”管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的自我能效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201 6年1~6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5A(询问、建议、评估、帮助、随访)护理模式,运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患者调查问卷,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能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由79.3分上升至94.6分(P<0.05),.结论:5A管理模式能够促进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叶志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品管圈对缩短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上机时间的效果

    探讨品管圈对缩短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上机时间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以缩短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上机时间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表和设计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上机时间调查表,找出现况值和改善重点,制定目标,根据改善重点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并实施.开展品管圈后,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上机时间由改善前的224min降到改善后的110 min,效果显著.

    作者:严平;陈敏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三维管理模式对心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三维管理模式对心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月起在心内科病区实施三维护理管理,遵循三维护理管理思路,从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三个方面入手全面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护士的管理培训,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实施三维管理模式前后心内科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三维管理模式后,心内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三维管理模式后,心内科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三维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心内科护理问题的发生,提升了整体工作质量,提高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绍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3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设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基础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分组护理管理,评估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护理管理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规避了不良事件,得到手术医生的认可.

    作者:钱春燕;陈钰良;王玲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合理用药质询在临床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在药事管理工作中采用合理用药质询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3月在药事管理工作中采用合理用药质询,选取该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患者127名与891份处方作为常规组,选取该管理模式实施后(2016年3月~2017年3月)的患者127名891份处方作为观察组.对改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处方合格率、中药注射剂应用状况和认可度展开对比.结果: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合格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观察组处方合格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中药注射剂应用状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合格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观察组管理认可度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在药事管理工作中使用合理用药质询不仅能够提升用药的安全性,而且能够提升患者的认可度.

    作者:虞追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在精神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护理中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效果和意义,为降低精神科护理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护理实施标准化管理前后收治患者及参与护理的医护人员的相关资料,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率的变化.结果:标准化护理管理实施后,精神科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有效减少精神科不良事件.

    作者:褚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3月医院妇产科的53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377例产妇为实施前,2015年4~6月医院妇产科的53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377例产妇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常规的护理人员管理措施,实施后采用分层级管理措施,统计实施前后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急救和院内感染等方面问题的出现情况及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急救和院内感染等方面问题的出现情况均要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解决了妇产科存在的常见问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程敏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质量管理小组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小组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名ICU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期间设为对照组,行ICU常规临床管理.将2017年1~6月期间设为观察组,成立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出任组长,由两名高年资护士出任副组长,由科室内护士担任组员.统计两组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护理人员工作积极度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消毒隔离和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管理小组在ICU护理管理中作用显著,改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洪琪儿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绍兴市立医院1CU部门的36名护理人员,并按照护理水平相近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8名护理人员实施常规ICU护理管理,观察组18名护理人员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经过3个月的分组管理后,采用护理质量检查评分表及护理管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评分,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管理满意度.

    作者:张剑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眼科病房护理应用风险管理的作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眼科病房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医院2017年1~6月1200例眼科住院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和投诉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期间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治疗安全,减少投诉率,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张茜;翁妤;陈彬彬;胡芳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英国草药使用的历史演进及对中药国际化的启示

    英国有记录的草药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开始深受古希腊与罗马时期医学与哲学家思想的影响.随后英国本土的草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版了许多举世闻名的草药学著作.然而由于受到教育、立法等的约束,英国草药行业的发展步入了低谷,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更是对草药业打击重重.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重新认识到了草药在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的支持政策也应运而生,同时对草药安全且有效的要求日益提高,不过这也为这一古老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近年来,中药也在这个具有悠久草药使用传统的国度露头角,更有产品获批上市,这为中药国际化的进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张李赢;丁年青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5S管理法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对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S管理法在手术室的管理中进行应用,按相关要求制定制度,规范相关人员操作,避免随意性,养成5S的手术室管理习惯.结果:实施了5S管理后,手术室内的管理更加有持续,感染不再发生,护理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结论:5S管理法在手术室内的应用能提高手术室内的护理质量,能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

    作者:陈婕嫱;徐艳;谢小冬;薛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破窗理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破窗理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破窗理论”,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等情况.结果:与“破窗理论”实施前比较,实施后重症监护病房在基础护理、感染控制、抗生素使用及患者的心理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和护息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均显著升高,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破窗理论”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和护息纠纷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还能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施杰飞;方芳;沈敏丽;毛雪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FOCUS-PDCA在持续改进妇产科护士培训管理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FOCUS-PDCA程序在持续改进妇产科护士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质量改进小组,按照FOCUS-PDCA程序中的9个步骤,对影响护士培训效果的原因进行发现、总结和分析,并通过分层级管理和改变培训方式等对妇产科护士培训管理进行改进,将FOCUS-PDCA程序实施前后护士理论考试成绩均分、操作考核均分、护士对培训效果满意度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FOCUS-PDCA程序实施前后护士理论考核均分、操作考核均分、护士对培训效果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FOCUS-PDCA程序对妇产科护士培训管理效果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