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负压吸引在无创通气致胃肠胀气中的应用

侯希清;张梅红

关键词:低负压吸引, 无创通气, 胃肠胀气
摘要:目的:观察低负压吸引在无创正压通气致胃肠胀气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行无创通气的12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将胃管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间断或持续减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将胃管接低负压装置间断或持续减压。结果对照组胃肠胀气、恶心、呕吐、误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低负压间断或持续吸引在无创通气致胃肠胀气的应用中,效果显著,且能减轻护理工作量。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 ICU 护理文书记录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IC U护理文书记录质量的效果。方法根据时间顺序,将住院患者的护理病历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记录的护理文书,实验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记录的护理文书。结果实验组重点护理问题的记录落实率、用药后观察记录落实率、护理记录内容与病情的相符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IC U护理文书记录的质量。

    作者:吕芳;周凯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

    急诊护士执行皮内试验后,在注射单上记录观察时间的同时,会向患者进行口头告知。由于患者记忆力差、受外界干扰等原因,急诊患者往往不能准确记住皮试观察时间等告知内容,而急诊护士忙于其他工作,也可能错过该名患者的皮试观察时间,导致需要重新进行皮试,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时间的浪费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下降。我科设计了皮试告知单,在口头告知的同时以书面形式发放给患者进行相关信息的告知,收到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PICC延期维护致局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自1992年德国医生Forssmann 首次使用以来,因其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PICC的应用可能引起并发症,如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感染、导管脱出或缩进、导管异位、血栓形成等,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1]。我科2013年6月收治1例 PICC 置管后11个月因未按时进行维护而导致感染患者,予以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君;唐静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国灾难护理教育现状综述

    近年来,灾难逐渐呈现大规模的趋势,完善灾难医疗系统是当务之急。卫生救援工作离不开护理学的相关知识,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灾难医学理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实习生作为护士队伍的后备军,肩上担负着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重任。本文就国内灾难护理教育现状,提出在逐渐完善灾难护理理论体系的同时,提高护理实习生对灾难护理的认识以及相关护理技能的培训。

    作者:姚红梅;陈贵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气象因子影响下的脑梗死发病预测及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建立有效的预报模型,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1年荆门市脑梗死逐日病例数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脑梗死发病情况与各种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报模型。结果脑梗死发病人数与温度、日照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发病人数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回归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应根据气象因素对脑梗死进行预防和护理。

    作者:王秀芳;王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4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肝功能B级、饮食不当、劳累、腹压增加、情绪波动、服用刺激性药物、气温变化等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针对早期再出血的原因,加强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姚丽琴;谢月霞;李晓美;陈文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更年期失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4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舒乐安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酸枣仁汤口服并配合涌泉穴按摩,1次/d ,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睡眠效率提高。结论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疗效,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唐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种转床设计表格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繁琐,保证护理安全、减少安全隐患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近年来由于科室患者增多,转床成为护理人员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因转床医嘱涉及转床的项目多达20余项,临床工作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遗漏,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就此问题我科2011年使用设计的转床表格。自从使用转床表格以来,科内未因转床发生过护理差错事故。1表格设计根据临床护理转床过程中必要的项目分类,排序设计出转床表格,为护理人员转床后核查提供帮助(表1)。

    作者:刘芳;尹花;韩云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首次入住放疗三区的15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SCL-90得分高于国内常模;文化程度、治疗费用来源、经济收入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偏执、抑郁均存在负相关。结论社会支持与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文化程度低、自费、经济收入低和社会支持度低的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较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彭俊华;陈楚君;陈桂玲;张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硬膜下出血尿毒症患者1例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肾替代治疗方法,目前随着生活方式及社会环境变化,终末期肾病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老年透析患者也在逐年增加。我科收治1例老年脑出血透析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盈;张建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在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34例鼻咽癌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2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整个放射治疗期间均于三餐后用康复新液含漱2~3 m in。结果在放射治疗第3周、第6周末和放射治疗结束后1周,实验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可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并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作者:李玉琴;严布谷;薛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和单纯间断滴注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滴注气道湿化的方法,实验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湿化效果、肺部感染情况、气道黏膜出血情况、刺激性咳嗽情况、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董文平;徐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标准化电话随访模式在癌症疼痛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标准化的电话随访模式,运用于癌症疼痛患者的出院随访,促进癌症疼痛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与现状调查制定随访流程,设计疼痛随访问卷,建立随访团队,将标准化的电话随访模式用于癌症疼痛患者的出院随访,并调查接受随访患者对随访的满意度。结果标准化的电话随访模式得以顺利开展,并通过对随访效果的调查分析,90%的患者对电话随访表示满意,并认为电话随访对疼痛用药及疼痛控制有帮助。结论用标准化电话随访模式规范电话随访的流程与内容,可以提高随访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美;张凤玲;陈凤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我科于2010年6月成功救治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患者入院初期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阿斯综合征,经及时行心脏电复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时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住院12天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9岁,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及Ⅲ°房室传导阻滞病史,于2000年3月在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入院前1周开始出现气促、腹胀、下肢水肿,间断出现晕厥及抽搐,在当地住院治疗无效,于2010年6月10日上午9时转入我院。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T 36.3℃,P 42次/分、R 23次/分,BP 140/90 mmHg(1 kPa=7.5 mmHg),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率42次/分,Ⅲ度房室传导阻滞,ST-T 改变,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障碍。诊断:①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②起搏器功能障碍;③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给予心电监护、持续吸氧、抗心力衰竭治疗,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泵入。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正常,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脑钠肽3216 ng/m L。起搏器程控显示电池耗竭。患者于11日10:10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推注硫酸镁后室性心动过速终止。13:15开始频繁发作室性心动过速,伴有抽搐及小便失禁。调整异丙肾上腺素滴速及静脉推注硫酸镁不能缓解,遂给予电复律治疗。16时行起搏器更换术。在送入导管室过程中,患者再次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及阿斯综合征,给予电复律后转变为窦性心律,17时起搏器顺利更换完毕。患者伤口Ⅰ期愈合,起搏器功能正常,心功能恢复至Ⅱ级,于2010 ;年6月22日出院。

    作者:张芳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研究高龄(年龄≥65岁)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以及护理的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57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和63例采用全肠外营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观察2组术前1天和术后10天患者营养指标(体质量、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术后胃肠通气时间、营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全肠外营养组,术后胃肠通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全肠外营养组。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并加强护理工作,有利于高龄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董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

    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采取心理护理、用药的护理、帮助患儿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做好饮食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等措施,缓解疾病的进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蒋小梅;曾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型敷料在乳癌根治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美盐联合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和渗液吸收贴)在乳癌根治术后伤口换药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乳癌根治术后需伤口换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釆用美盐和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填敷伤口,再用渗液吸收贴覆盖于创面上;对照组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敏感药物纱条填敷伤口,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上。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易于揭除敷料,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新型敷料(美盐联合亲水纤维含银敷料和渗液吸收贴)用于乳癌根治术后伤口换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罗春艳;程秀华;张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音乐疗法在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分娩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由于对分娩过程缺乏认识,所以分娩对很多产妇而言是充满恐惧的,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要经历疼痛、焦虑以及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其中分娩疼痛又会引起心输出量、血压、呼吸频率、耗氧量和儿茶酚胺水平的改变,这些均有可能对产妇和婴儿造成危害[1]。尽管无痛分娩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许多产妇对无痛分娩时麻醉带来的副反应和意外[2]及接受无痛分娩后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感觉不满意。如何采用非药物方式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与焦虑就显得更为重要。音乐疗法通过听觉作用于大脑边缘和脑干网状结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作为一种护理干预方法,已被广泛用于缓解产妇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以改善各项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出血量等[3-4]。现就音乐疗法在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梁少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刺血拔罐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蝮蛇咬伤局部肿痛的护理

    蝮蛇咬伤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严重影响劳动人民生命的灾害性疾病,蛇毒内含神经毒素、血循毒素及各种酶等有毒成分,它进入人体后,迅速经淋巴和血液循环吸收。蝮蛇咬伤以全身症状严重、局部皮肤症状明显为主要特征。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蝮蛇咬伤患者的死亡率,但局部肢体伤残率并没有降低[1]。因此,早期及时、有效的局部破坏蛇毒,防止其吸收仍然是治疗、护理毒蛇咬伤的关键。我院急诊科于2013年5~9月收治蝮蛇咬伤患者56例,针对蝮蛇咬伤后局部肢体肿胀、疼痛,采用刺血拔罐联合季德胜蛇片外敷的方法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占婷婷;徐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室新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护士(工作1年以内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提高手术室护士安全意识与工作能力,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7月分配至手术室的75名新护士进行综合素质培训,采用讲授、演示、情景模拟、试听教材等方法,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手术室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增强了新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新护士手术配合的准确性。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教学培训模式,有利于培养专科护理人才,促进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

    作者:夏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