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思辨与感悟能力的提升在各家针灸学说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

田岳凤;翟春涛;李玮

关键词:各家针灸学说, 思辨能力, 感悟能力, 教学改革
摘要:为了提升学生对中医针灸理论识的思辨与感悟能力,在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对各家针灸学说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学生选择医家—探究思想—辨析问题—领悟内涵—上台讲解五个过程,让学生感悟中医针灸理论的博大精深和临床疗效;同时激发学生的潜能,将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为其个性特点和能力展现提供空间,在兴趣中取得主动学习的大效应.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五常法”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比较“五常法”实施前(2016年)及实施后(2017年)神经外科高危药品质量检查不合格率.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后高危药品检查不合格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药品管理不合格率,提高药品管理质量,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作者:徐立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3名2016级中医骨伤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人,采用PBL+ CBL双轨教学模式;对照组23人,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通过形成性考核、期末理论考试及调查问卷系统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C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阶段教学中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曹玉净;林永耀;李东方;徐祉君;李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问题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了解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对策,是提升安全管理质量的基础.呼吸内科工作相对特殊,主要的安全隐患包括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患者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建议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终实现护理质量的进步.

    作者:王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 提升骨科护理管理质量

    目的:探究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对骨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7年1月起在骨科建立并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体系、后勤支持体系、院内公示系统等,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建立骨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前后骨科护理工作效率的改善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建立骨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后,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取药时间、缴费时间、候诊时间、配药时间、治疗时间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实施骨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后,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显著提升骨科护理工作效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琼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层皮肤性病门诊感染危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查找皮肤性病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问卷,对2017年6~11月就诊于医院的400名患者进行了填写调查问卷,统计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对2017年6~11月就诊于医院的400名患者进行了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对医师的满意度达到了97%,对护士的满意度达到了96%.未发生交叉感染的病例,无一例院内感染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医务人员,科室布局,消毒措施,药物使用,领导重视程度,医用垃圾处理等方面.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可以提高医院行政管理层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左培军;杨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药品条形码技术在减少门诊窗口调剂外差错中的应用

    通过采用药品条形码技术加强窗口药品核对,以减少门诊口服药品外差错的发生.医院建立所有口服药品条形码库,并对无条形码药品进行编码设置与核对,在门诊窗口建立药品条形信息与处方药品信息比对程序,通过电子扫描程序进行核对发药.统计结果显示30 d内出现的外差错为零,同时显著减少了药品数量差错与金额差错,此外该技术对大于3个药品品种的处方,可以减少核对时间,提高窗口调剂效率.

    作者:曹恒斌;沈健;汪荣华;万斌;蒋凤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与优势

    目的:探讨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和优势.方法:医院自2014年上线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后,对患者、医院和临床医生及心电图工作者带来的效果和优势进行总结.结果:在医院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后,将院内与心电图相关的数据和影像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心电数据的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不仅更有效的对心电图数据进行了保存和使用,也方便心电图相关工作人员对心电图的解析和查阅.结论:采用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效率,实现心电图诊断报告的规范化,同时解决了心电图数据存储和利用的关键问题.在系统使用以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陈勇;汤陈琴;汤红梅;曹琴;王银玲;张勤俊;陈驰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药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教学探讨

    为了提升医学生在中药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不少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中药综合设计性实验”.文章将河南中医药大学开设“中药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进行归纳,对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以为其他高校开设本门课程提供参考.

    作者:王义翠;王彬;沈继朵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提高产科门诊分诊质量的思考

    目的:通过情景教学,对产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产科门诊的分诊质量.方法:选取医院产科门诊分诊的10名护士和在医院产科就诊治疗的3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护士长现场规范服务情景、组织角色换位模拟、采用护患角色模拟情景等方法,对护士进行情景培训.结果:经过培训,分诊护士的自我评价满意度和孕产妇对护士评价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产科分诊是门诊工作的重要部分,分诊质量对孕产妇的心情会产生重要影响.只有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实用的情境培训,才能优化产科门诊的分诊工作,缩短孕产妇的就医时间,提高孕产妇对产科门诊分诊的满意度.

    作者:吴佩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PDCA管理法在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究PDCA管理法在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起对ICU医院感染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ICU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从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四个部分入手,全面建立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并按照PDCA管理思路进行循环质控,终实现管理质量的持续提升,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不同时期ICU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结果:2017年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7%,显著低于2016年的5.51%(P<0.05);2017年ICU医护人员的洗手执行率、手指细菌培养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9%和98.3%,显著高于2016年的87.4%和83.5% (P<0.05).结论:将PDCA管理法应用于ICU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方晶晶;史超路;黄钦;吕琳;郭晓岚;陶静;颜碧清;陈明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在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利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施以护理管理,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于医院就诊的骨科患者162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施以传统流程下的护理管理方式,由普通护理者为其护理,该组命名为常规组;成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小组,并对另一组患者施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方式,由小组成员实施护理工作,该组命名为指标组.比较两种组别护理者的护理质量及该组患者满意度等评分.结果:指标组组员护理质量评分平均分明显优于常规组,且指标组患者满意度分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骨科病患的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护理管理模式,不但能有效提升护理者的护理水平,同时也可对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

    作者:毛益群;徐露燕;朱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品管圈对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护理满意度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期入住医院感染科的84例患者和3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顺序分为实施前(实施品管圈之前,2016年3~12月间)和实施后(实施品管圈之后,2017年1~9月),实施前后均为42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进步率和患者对出院指导的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进步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患者对出院指导的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感染科住院患者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感染科患者堆出院指导的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进步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龚幼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对杭州市拱墅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为确保患儿安全用药提供凭据.方法:对医院儿科门诊2017年1 2月所开具的处方中随机抽取800份,分析药品应用和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共232份,占29.00%.其中,超龄占45.26%,超适应证占43.53%,其他为超剂量、超给药途径;有11种药品超说明应用,主要为(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和阿奇霉素.结论:医院儿科门诊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多,药师和医师需紧密配合,加强沟通,对循证医学依据和相关超说明书给药的异常反应进行收集,以便于医师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措施,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作者:汤小庆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在门诊西药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在门诊西药房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医院门诊西药房常规管理阶段的数据纳入到对照组,将2017年医院门诊西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的数据纳入到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门诊西药房药品盘点时间、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报损率均低于对照组,账实相符率高于对照组相符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西药房的管理中采用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能够改善药房的内部工作效率,并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从而提升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认可度.

    作者:钱希琛;王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4R危机管理模式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4R危机管理模式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于医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20例进行研究,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4R危机管理模式下的风险管理,针对风险问题,制定应对策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风险评分、生命体征异常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风险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各生命体征异常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风险管理中应用4R危机管理模式,针对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各阶段风险问题,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措施,可能有效降低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风险评分,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国明;占文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急救医疗护理组织管理对策

    目的:对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医疗护理组织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通过应急预案的启动、急救流程的改善、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高效的急救物资管理调配和合理的宏观调控等,对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紧急组织管理措施的实施.结果:通过有效护理,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治的3批120例集体食物中毒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为98.2%,无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合理、有效的紧急救援措施,是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救治的关键因素和成功保障.

    作者:王洁琼;鲍华玲;孙珠珠;林侬姆;何卫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药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文章分析了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列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展西医课程教学督导工作的具体实践,提出教学督导工作的一些理论思考,引起对教学督导工作重要性的重视,从而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提高教学督导效果.

    作者:张小莉;陈维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微信对培养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对培养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6年3月~2017年8月外科收治的患者60例,将2016年3~11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应用微信管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其在健康教育的态度、健康教育的技能、晨起提问、健康教育讲座的参与数、患者健康教育得分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士总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培养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过程当中,微信管理方法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阮芳园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超声科侵入性操作的医院感染管理

    目的:探讨超声科侵入性操作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超声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侵入性操作导致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不同超声检查对患者感染情况、病原菌种类分布.结果: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革兰阴性菌30株,占69.7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占30.23%;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实行超声科侵入性操作2056例,感染总数27例,感染率1.31%;宫腔镜感染率1.20%,阴道B超检查感染率1.51%,腹腔镜检查感染率0.81%.结论:超声科侵入性操作可导致医院感染,加强侵入性操作规范性,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严格遵循消毒流程,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严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士岗位管理在肾内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岗位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肾内科护理岗位工作的2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与岗位分类、加强护士岗位认识并组织学习、护士岗位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岗位层级划分、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护士岗位责任绩效考核项目进行考察.结果:护士岗位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重点指标、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结论: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护士岗位责任管理制度,并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吕巧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