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手术室护士开展急救能力培训探讨

徐英英;蔡亚娜;张彩霞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急救, 培训,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3~6月医院手术室的31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16例急救患者为实施前研究对象,2016年7~10月医院手术室的31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16例急救患者为实施后研究对象.实施前采取常规护理,未实施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措施,实施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措施,统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急救中护士操作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理论、仪器操作及综合能力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士操作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急救能力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和护理质量,减少急救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7月神经外科采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比较实施前后意外事故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后,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显著提高.结论:神经外科护理管理采用规范化交接班流程,能够有效降低交接班过程患者突发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叶雪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精神科危险品管理的漏洞与改进措施

    目的:分析精神科危险品管理的漏洞及不足,探讨相关改进措施,为优化精神科危险品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2~2017年医院精神科因危险品管理疏漏导致的1 21例危险事件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特征,探讨 相关改进措施.结果:①危险品管理疏漏导致的危险事件种类主要有金属锐器相关危险事件,绳索、铁丝相关危险事件,玻璃碎片相关危险事件,烟火器具相关危险事件,固定设施相关危险事件,化学制剂相关危险事件等8类.②6年间,危险事件发生率逐年升高.③危险品管理疏漏多涉及初级及以下护士、医生、护工、保洁员和保安.④危险事件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在15~25岁和45~55岁;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危险事件发生率逐渐减少;⑤危险事件涉及的原发病前三位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结论:精神科危险品管理的漏洞原因多样,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是减少精神科危险品管理漏洞、降低相关危险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巧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交流合作项目为例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重视.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交流合作项目在国家战略、学科资源和人才等方面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扩大合作范围、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强内涵建设等建议.

    作者:瞿筱逸;沈雪勇;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药调剂管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45例中药调剂管理存在问题的案例,分析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全部45例案例中,由中药质量问题所引发的案例共12例,由中药剂量出错所引发的问题共7例,由中药炮制品混淆所引发的问题共10例,由中药脚注执行发生错误所导致的问题共6例,由中药师未交代清楚所引发的问题共4例,由复合错误而发生漏药现象共2例,由医生处方错误所引发的问题共4例.结论:为避免发生问题,提升临床疗效,中药调剂师需要加强对中药调剂管理.

    作者:金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外科危重症患者术后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制度分析

    目的:分析外科危重症患者手术后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制度.方法:选取医院外科2013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4例手术治疗后需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起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院内转运安全管理,随机选择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前的患者34例,比较安全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全面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总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危重症患者手术后院内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安全因素的影响,从而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胁,健全院内转运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有利于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虞优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护理活动评分表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护理活动评分表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月在医院外科运用护理活动评分表对5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量进行调整,另选取符合标准的100例外科患者.结果:外科患者201 7年11月、2017年12月、2018年1月的NAS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功能障碍各病种间NAS分值存在差异,其中畸形NAS分值低,创伤NAS分值高,且创伤NAS分值较畸形、功能障碍的NAS分值有显著差异(P<0.05);进行护理班次调整后,2017年10月、2017年11月的白班与夜班NAS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护理活动评分表对外科不同病种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可以精准掌握各病种所需护理工作量,进而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有效的调整依据.

    作者:邵伟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心内科急救药品和器械管理模式探究

    目的:探索适合心内科急救药品和器械管理的模式.方法:制定PDCA循环管理模式管理心内科急救药品和器械,并比较采用该管理模式前后急救药品和器械管理情况.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累计清单时间从(16.35±0.41)h降至(1.24±0.38)h,药品及器械完好率显著升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成熟的急救药品及器械管理模式.

    作者:柯圆圆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作者医院重症监护室的200例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CNSS)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质控得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护理人员管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护理质控得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护理人员对管理满意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用于ICU护理中能改善护理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率和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率.

    作者:周旭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肛肠科换药室管理模式的探讨

    肛肠科主要负责治疗消化道末端所患的各种疾病,其常见综合疾病约有40余种.而换药室则是日常外科治疗过程中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换药室对于患者伤口的愈合和康复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在换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其本身就有外伤,所以尤其要注意避免病毒或细菌感染,其管理模式也主要围绕实现无菌操作来探讨,文章主要讲述换药室基本设备条件和无菌管理模式.

    作者:汪少艳;黄崇杰;陈爱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排队管理在门诊心电图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排队管理在门诊心电图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门诊心电图室2016~2017年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的60例为对照组,201 7年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门诊管理,观察组加行排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人均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排队管理用于门诊心电图室管理效果显著,能够减少等候时间,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素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开展“基层党支部立项活动”为例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以基层党支部为依托进行“基层党支部立项活动”模式研究,着眼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探索出将日常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有效调动广大师生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探索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

    作者:蒋时红;苏峰;王献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护理流程单在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流程单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医院肿瘤内科2016年1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常规用药管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流程单进行用药安全管理.统计两组用药期间用药差错和用药缺陷情况及药物过期状况;采用医院自制问卷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用药差错率和用药缺陷率及药物过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流程单,可避免用药差错和缺陷的发生,降低药物过期发生事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程卫珍;王晓培;俞莹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方法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情况.方法:选取18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和行为护理等人文关怀,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负面情绪进行分析.结果:运用人文关怀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可以给患者以慰籍和必要的帮助,使其配合医护进行诊治,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明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老年精神病护理管理中金字塔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金字塔管理模式用于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64例老年科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给予金字塔护理模式管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8周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字塔管理模式用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调动患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身管理能力,有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许景景;成灵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强化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积极预防医疗纠纷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出生缺陷的三级防控措施之一.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与下一代的健康直接相关,同时与我国人口素质密切相关.各大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做好这项工作.通过积极探索有效、合理的管理对策,并重视针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隐含的纠纷因素,采取预防性措施以减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文章围绕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展开探讨,并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强化管理对策,以期预防医疗纠纷.

    作者:陈丹;黄杨;王佩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围术期健康教育的价值

    目的:探讨在患者围术期护理宣教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的价值,以更好的提高健康教育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甲状腺科行手术治疗的1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教育管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管理及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开展患者护理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显著提高健康宣教效果,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及手术全过程注意事项的掌握,从而更好的配合临床诊疗的完成,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吴文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注重细节护理管理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目的:通过注重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医院在总结手术室常见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细节护理管理,选取细节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在医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各216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基础上,加强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考核平均分、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通过开展细节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的诊疗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利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管理

    目的:探讨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科室2016年9月~2017年6月招收的30名住院医师为对象,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具体包括建立住院医师培训管理的导师制、实施基于导师制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科室监督管理.结果:通过实施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所有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仅有1名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管理表示不满意;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整体满意度为96.67%.结论:在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实施严格的导师制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程华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中医医院传统服务模式的运用与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互联网+医疗”的概念应运而生.医院通过与银行、社保机构、互联网企业的充分合作,研究或推出新型的自助设备、软件将有效地解决医院“三长一短”的问题,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

    作者:张一辉;姜宜明;沈为濂;沈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加强医疗技术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安全有效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更突出了医院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在目前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政策背景、技术梳理、管理措施及监管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关注患者安全,确保医院医疗质量安全.

    作者:蔡森菲;季聪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