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景;成灵英
口腔科医疗设备管理是影响医疗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传统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中存在设备维护工作不被重视、设备维护维修队伍专业性不强、设备相关技术受制于厂家等问题,文章从加强医疗工程队伍建设、完善口腔科设备管理体系、加强与厂家技术合作并适当约束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朱晓琴;杜艳;方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45例中药调剂管理存在问题的案例,分析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全部45例案例中,由中药质量问题所引发的案例共12例,由中药剂量出错所引发的问题共7例,由中药炮制品混淆所引发的问题共10例,由中药脚注执行发生错误所导致的问题共6例,由中药师未交代清楚所引发的问题共4例,由复合错误而发生漏药现象共2例,由医生处方错误所引发的问题共4例.结论:为避免发生问题,提升临床疗效,中药调剂师需要加强对中药调剂管理.
作者:金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内分泌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6年1月~2017年8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管理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日平均血糖和胰岛素注射技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日平均血糖值低(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技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以提高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
作者:周会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分析针灸医案,归纳其反映的中国古代人文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分析其蕴含的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收集整理针灸医案,总结诊疗过程中体现的治国理念、处世方法和思想观念,以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结果:针灸医案作为中国古代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可深刻体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多方面内容.结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背景、传统伦理意识一脉相承,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作者:乔晨曦;陈波;郭义;李明月;尚秀葵;韩晓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门诊预约挂号在医院门诊使用过程中的难点和管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14~2015年医院未采用门诊预约挂号的1 200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选取采用门诊预约挂号的1 20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门诊候诊的时间和顺利性;每组分别抽取100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门诊采用门诊预约挂号,能有效缩短患者候诊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丽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以基层党支部为依托进行“基层党支部立项活动”模式研究,着眼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探索出将日常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有效调动广大师生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探索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
作者:蒋时红;苏峰;王献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医院制剂是我国药品市场的有效补充体,然而近几年我国医院制剂处于萎缩状态.文章在搜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草药制剂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治疗作用,我国医院制剂的研究开发现状,中草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医院制剂在治疗疾病中的有效作用,探讨了医院制剂质量控制标准的发展趋势,以为中草药医院制剂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美红;张晓芹;王慧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0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干预的20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为导向的奥马哈系统与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较差映射方法探讨奥马哈系统和访视护理记录之间的概念符合程度.结果:访视记录中,患者症状与体征的描述共413份,其中316份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中的症状、体征完全符合,88份部分符合,9份不符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描述共3451份,其中2796份与奥马哈干预系统的干预方向内容概念完全符合,549份部分符合,106份不符合.结论: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具备一定价值,其能够描述护理中存在的大多数症状、体征、护理干预措施,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之后,可以作为我国社区护理的标准化系统.
作者:吴红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在消化内科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于2018年1月住院的患者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人,按照标准化管理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对照组30人,在传统的非标准化管理模式下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消化内科施行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李铁红;张敏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做法和成效,不断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服务质量.方法:医院静脉调配中心自2018年1月起,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针对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通过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加强环节管理、加强反馈改进等各种举措,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施3个月后,回顾性分析2017年1~3月的资料作为对照,统计实施前后调配中心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各个病区对调配中心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实施前的5.47%降低至2.32% (P<0.05),病区的满意度评分由实施前的88.29分提高至94.38分(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于落实工作人员职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风险隐患的发生具有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吴丽芝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的100例急诊危重患者,根据在转运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处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危重患者转运处理,对两组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死亡情况、意外情况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并调查患者的满意率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接收科室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为重患者来说,其转运过程需要较为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其能够更好的降低转运死亡率,且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更低.
作者:缪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76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章名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开展预约挂号的实施效果,调查患者对预约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采用河南省中医院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0例预约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预约挂号方式、候诊时间、满意度等方面.结果:患者采用的预约方式以微信公众号、电话预约为主,候诊时间控制在1h之内,患者较为满意.结论:医院门诊预约服务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作者:赵岭;周萍;冯笑;杨舒涵;庄红英;贾苗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儿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构建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构建、完善儿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包括分诊护士的选拔、工作职责规划、分诊用具调整、分诊流程优化、分诊管理标准等多项内容,构建一套完整的预检分诊体系,自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研究时间为1年,以201 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不同时期儿童急诊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失误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构建儿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后,儿童急诊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失误率均显著降低(P<0.05);2017年儿童急诊家属满意度为98.17%,显著高于2016年的90.53%(P<0.05).结论:构建并完善儿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够大大减少分诊、转诊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价.
作者:颜文娟;蔡小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索适合心内科急救药品和器械管理的模式.方法:制定PDCA循环管理模式管理心内科急救药品和器械,并比较采用该管理模式前后急救药品和器械管理情况.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累计清单时间从(16.35±0.41)h降至(1.24±0.38)h,药品及器械完好率显著升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成熟的急救药品及器械管理模式.
作者:柯圆圆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调查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压力来源,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使用护士压力调查表和压力应对表对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压力状况、主要压力源和压力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监护室护士主要压力源调查结果显示,压力源的转换得分值为2~3分,处于中等水平,压力程度前三位的分别是护理专业技能3.56分、患者护理3.27分、晋升和奖励3.27分;压力应对调查结果显示:监护室护士大多会乐观、积极地应对压力,较少使用掩饰、逃避、听天由命等消极应对的方式.结论:监护室护士存在的一定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仍存在问题,管理者需要针对护士的压力源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护士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身心健康.
作者:祝芳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护理排班的管理效果.方法:将医院推拿科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患者数量来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观察组根据护理工时进行排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日均工作时间和其日人均拖班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其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其日均工作时间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日人均拖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排班,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效果,促使护理人员利用上班时间完成任务,避免拖班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高彩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共情护理对高危患儿家属开展心理干预的价值,以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选取入住医院新生儿科的100名高危患儿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共情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早期干预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早期干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模式更好地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可以提高患儿对早期护理干预的依从性,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升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黄夏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我国在出台二孩政策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医院,作为对妇女儿童健康进行保障及对妇产服务进行提供的公共卫生机构,在二孩政策的影响下,医院在工作压力压力方面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随着我国二孩数量稳定增加的趋势下,为了能够对二孩政策要求的满足,医院必须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加强,做好医护人员的良好储备,以大程度地对公众在具体的医疗服务中的实际需要进行满足.因此,临床应对二孩政策的了解程度进行强化,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得以提高,进而对二孩政策的要求进行更好的满足.
作者:孙晓妙;孔剑侠;叶笑梅;蔡美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重视.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交流合作项目在国家战略、学科资源和人才等方面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扩大合作范围、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强内涵建设等建议.
作者:瞿筱逸;沈雪勇;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