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据护理工时排班应用于推拿科中的管理效果

高彩香

关键词:推拿科, 护理工时, 护理管理, 排班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护理排班的管理效果.方法:将医院推拿科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患者数量来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观察组根据护理工时进行排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日均工作时间和其日人均拖班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其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其日均工作时间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日人均拖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排班,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效果,促使护理人员利用上班时间完成任务,避免拖班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换药患者中的实施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换药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015~2016年在医院门诊进行换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换药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换药治疗时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分别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患关系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患关系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门诊换药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作者:韩赛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加强医疗技术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安全有效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更突出了医院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在目前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政策背景、技术梳理、管理措施及监管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关注患者安全,确保医院医疗质量安全.

    作者:蔡森菲;季聪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门诊预约挂号难点与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预约挂号在医院门诊使用过程中的难点和管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2014~2015年医院未采用门诊预约挂号的1 200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选取采用门诊预约挂号的1 20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门诊候诊的时间和顺利性;每组分别抽取100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门诊采用门诊预约挂号,能有效缩短患者候诊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丽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对手术室护士开展急救能力培训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3~6月医院手术室的31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16例急救患者为实施前研究对象,2016年7~10月医院手术室的31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16例急救患者为实施后研究对象.实施前采取常规护理,未实施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措施,实施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措施,统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急救中护士操作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理论、仪器操作及综合能力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士操作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急救能力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和护理质量,减少急救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徐英英;蔡亚娜;张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质量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质量追溯系统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医院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前消毒供应室职工作为对照组(14例),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医院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消毒供应室职工作为观察组(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监测与质量控制,观察组利用质量追溯系统,利用二维码,进行信息化监测和管理,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基本工作情况、工作效率和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提高工作效率,记录准确性,无菌物品安全性效果显著.

    作者:胡晓华;蒋丽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中医医院传统服务模式的运用与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互联网+医疗”的概念应运而生.医院通过与银行、社保机构、互联网企业的充分合作,研究或推出新型的自助设备、软件将有效地解决医院“三长一短”的问题,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

    作者:张一辉;姜宜明;沈为濂;沈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双因素管理法在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双因素管理法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医院麻醉恢复室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期间开展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 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期间开展双因素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中开展双因素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

    作者:毛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基于互联网医疗探讨麻醉科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

    目的:基于互联网医疗探讨麻醉科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为早期预防和控制麻醉科医院感染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行麻醉手术的5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作为实施前组,对201 6年7月~2017年12月麻醉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医疗下的麻醉相关知识教育后,发生医院感染21例,作为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感染率.结果:实施前麻醉科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其次依次为手术部位、泌尿道、胃肠道、血液、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他感染.实施前后患者感染率比较,实施后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血液方面感染、皮肤感染发生人数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所有感染患者均通过抗感染治疗痊愈.对实施前后两组各150例患者的调查,满意度比较可知,实施后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实施互联网医疗的模式管理,可以减少麻醉科的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童兰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二孩政策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实效性探讨

    我国在出台二孩政策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医院,作为对妇女儿童健康进行保障及对妇产服务进行提供的公共卫生机构,在二孩政策的影响下,医院在工作压力压力方面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随着我国二孩数量稳定增加的趋势下,为了能够对二孩政策要求的满足,医院必须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加强,做好医护人员的良好储备,以大程度地对公众在具体的医疗服务中的实际需要进行满足.因此,临床应对二孩政策的了解程度进行强化,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得以提高,进而对二孩政策的要求进行更好的满足.

    作者:孙晓妙;孔剑侠;叶笑梅;蔡美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学经典 做临床——从中医经典教学改革谈起

    中医研究生是新时代中医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提高中医药研究生的临床水平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多数中医研究生由于培养方式原因临床水平欠佳.中医经典作为临床的活水源头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对中医研究生临床水平提高意义重大,然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从分析中医经典教育与临床关系出发,深度剖析中医经典对中医研究生临床水平的促进作用,寻找目前中医经典教学的症结,探寻可供尝试的解决方法.

    作者:林敏;柴可夫;朴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7年医院的9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为两组,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中医护理技能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沟通能力的变化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运用沟通技巧能力、沟通指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综合满意度、护理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能,使得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得到明显加强,护理投诉纠纷案例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综合满意度显著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交流合作项目为例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重视.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交流合作项目在国家战略、学科资源和人才等方面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扩大合作范围、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强内涵建设等建议.

    作者:瞿筱逸;沈雪勇;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口腔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缺陷与管理对策分析

    口腔科门诊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和治疗感染,包括口腔感染与颌面部感染.常见的病菌包括口腔正常菌群和白色念珠菌、厌氧菌、草绿色链球菌等致病菌混合感染.临床多以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为主.文章结合医院实际和有关文献分析,从口腔门诊抗菌药物种类、方式、方法入手,对口腔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管理对策,期望能够给口腔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黄晨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根因分析法在产科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提高产科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月医院产科成立备用药品质量管理监督小组,以提高产科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为重点督查项目,应用根因分析法查找药品管理缺陷原因,加强整改.比较实施前(2017年9~10月)与实施后(2017年11~12月)备用药品管理质量.结果:实施根因分析法管理后,病区药品管理在药品混放、药品失效过期、储存不规范等方面的发生率均较实施前降低(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可以有效提升药品管理质量,降低药品管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病区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潘杏萍;徐君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0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干预的20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为导向的奥马哈系统与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较差映射方法探讨奥马哈系统和访视护理记录之间的概念符合程度.结果:访视记录中,患者症状与体征的描述共413份,其中316份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中的症状、体征完全符合,88份部分符合,9份不符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描述共3451份,其中2796份与奥马哈干预系统的干预方向内容概念完全符合,549份部分符合,106份不符合.结论: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具备一定价值,其能够描述护理中存在的大多数症状、体征、护理干预措施,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之后,可以作为我国社区护理的标准化系统.

    作者:吴红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互动护理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互动护理模式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互动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互动护理模式应用于康复科,有助于提高康复科患者的康复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应燕妹;王庆丰;姜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外科危重症患者术后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制度分析

    目的:分析外科危重症患者手术后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制度.方法:选取医院外科2013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4例手术治疗后需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起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院内转运安全管理,随机选择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前的患者34例,比较安全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全面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总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危重症患者手术后院内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安全因素的影响,从而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胁,健全院内转运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有利于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虞优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排队管理在门诊心电图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排队管理在门诊心电图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门诊心电图室2016~2017年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的60例为对照组,201 7年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门诊管理,观察组加行排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人均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排队管理用于门诊心电图室管理效果显著,能够减少等候时间,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素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危机管理理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理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60例老年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危机管理模式.结果:将危机管理理论应用到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其老年患者的危机事件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发生的危机事件数量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医疗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依据护理工时排班应用于推拿科中的管理效果

    目的:探讨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护理排班的管理效果.方法:将医院推拿科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患者数量来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观察组根据护理工时进行排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日均工作时间和其日人均拖班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其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其日均工作时间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日人均拖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科应用护理工时进行排班,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效果,促使护理人员利用上班时间完成任务,避免拖班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高彩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