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菁
目的:分析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内容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的6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6年的30例为对照组,2017年的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骨科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新型护理查房模式.结果:观察组对病区管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服务态度、护士形象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护理查房模式用于骨科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詹姜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后COPD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出院后COPD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时将患者加入COPD患者微信平台予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Morisky-Green评分和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出院后COPD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劳洵姬;姜建浩;陈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mini-CEX在新护士岗前管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和2017年医院新入职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新入职护士9名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岗前管理培训方法,为实施前;2017年新入职护士10名护理人员在实施前的基础上应用mini-CEX进行岗前管理培训,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mini-CEX量表评估的得分情况;实施前后研究对象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实施前后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对培训结果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实施后新护士末次考核mini-CEX量表各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对培训结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mini-CEX培训能提升培训效果,提升带教老师和新入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提高新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岗前管理培训工具,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范萍;周贵香;魏琴;夏学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加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药综合治疗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将入住医院儿科的9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补液、抗感染、吸氧、口服中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综合治疗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姚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将危机管理理论融入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于2017年在医院呼吸科进行危机管理期间就诊的患者,与实施前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呼吸科的护理安全工作中实施危机管理理论,减少了医院发生危机事件的几率.结论: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其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朱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方法:选取2017年1~4月骨科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危重患者护理、基础护理、静脉置管护理、病区管理、护理隔离巡视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过程当中,全员参与的护理管理效果理想,可以提高骨科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英;程婷婷;吕佳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中识别、评估、控制、评价程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老年病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200例,于2017年6月起采用识别、评估、控制、评价程序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其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并统计护理差错、护理差缺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的护理差错、护理差缺、意外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识别、评估、控制、评价程序在构建老年病房护理管理的安全模式中行之有效,可以明显提高老年病房的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差错、差缺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马文蕴;范雅婷;干月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康复科施行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老年康复科收治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53例为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的观察组,余下53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上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康复科中应用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李婷婷;程秀芬;江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探讨提高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从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出发,结合推拿学科特点,探索有效方法.结果: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应从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考核、师资建设等方面着手,重新梳理,提高教学质量.结论: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面临机遇与挑战,有更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肖彬;李征宇;李蔚江;张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基层医疗机构是保证我国医疗服务均等性的重要机构之一,而由于目前基层医疗机构还未形成完善合理的绩效管理,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较差,严重影响我国医疗服务均等性和普及性的发展目标.文章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绩效管理的困难进行总结和分析,力图找到符合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所使用的绩效管理策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作者:许雪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危机预警机制在肛肠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运用,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到湖州市中心医院进行肛肠外科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照护,观察组在肛肠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引入危机预警机制.结果:危机预警机制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其管道护理风险知识及管道护理操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P<0.05).观察组患者对管道安全管理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肛肠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引入危机预警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雪女;施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责任医生团队在耳鼻喉科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医院随机选择了200例无典型或特殊性的慢性病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所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医生团队干预措施.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开始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相似,其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责任医生团队在耳鼻喉科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突出,能够有效提高医护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作者:郑世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由于辅助用药的分类不明确及相关管控措施的缺乏,辅助用药的使用更多依赖于临床医师的主观意识,因而容易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及患者经济负担的增加等不良后果.因此,文章在总结分析医院辅助药物的使用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归纳辅助用药应用与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辅助用药管控措施的相关探讨,为辅助药物的合理管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医院ICU收治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6月医院ICU收治的21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对ICU用药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对ICU用药安全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P<0.01).结论:在ICU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降低不合理用药事件,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丁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改良分诊模式对急诊候诊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急诊患者2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诊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模式分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候诊满意度91.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 (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8% (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进行改良模式分诊,可显著提高分诊准确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急诊患者的诊治安全,提高患者的候诊满意度.
作者:黄秀;金清河;金盈盈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量化绩效考核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医院ICU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应用量化绩效考核模式,观察组应用量化绩效考核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护人员的一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基本满意人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在ICU护理管理过程当中,应用量化绩效考核模式效果理想,改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舜瑛;吕翔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提高产科交接班制度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以医院产科病房为研究科室,2016年5月~2017年3月对产科病房交接班制度进行改进,选择未改进前的2016年1~4月为对照.比较改进前后交接班管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交接班制度改进后的NSAR评分明显高于改进(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产科交接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能够提高产科交接班管理水平,减少安全隐患和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作者:梁丹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加强对医院药剂科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提出了适合医院药剂科管理需求的监督管理应用的具体策略.方法: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分析法及功能分析法分析了医院药剂科管理的现状,对监督管理功能在药剂科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论:针对医院药剂科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人员管理、质量管理、环节管理、用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监督管理功能在药剂科管理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作者:周丽;董爱琴;陈鑫;吴三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心电图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诊断学中的难点部分.心电图是必须初步掌握的一部分,课本上的理论和图形十分难学,其图线难辨并且难记,而实习医生和护士到心电图室学习就不同于书本的理论,而是对书本和见习知识的巩固和补充.文章就探讨在临床上,带教老师如何提高带教质量,通过新的各种带教方法,从而培养实习医生和实习护士在临床上学习心电图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心电图的认识,进一步将心电图的临床实际应用和书本的基础知识相结合,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让他们学到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作者:施灵丹;吴彩云;陈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对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通过正确有效的管理办法,确保标本的正确性,减少标本在病理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通过对医院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实施措施,并进行应用,探讨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对院内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过程中问题的总结,探讨出适合医院使用的管理办法,并进行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病理标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论:在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办法的探讨,实施措施能有效帮助病理科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许国富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