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金清河;金盈盈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麻醉科高值耗材管理质量的效果.加强麻醉科高值耗材的管理,保证数量齐全,质量完好,无丢失、无漏记、无少记及无过期情况的发生.方法:收集绍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2016年高值耗材管理质量检查反馈存在的问题,于2017年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高值耗材的有效期失效率、漏记少记发生率及医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高值耗材的有效期合格率、物品丢失率、计费正确率及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进实施前.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麻醉科高值耗材的管理质量,增加医生满意度,减少错误收费的发生,从而节约了医院的成本,减轻了患者的负担,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提高了医疗安全系数.
作者:孙一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医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标本管理,观察组对标本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的标本管理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两组的患者满意度、质量改进、护患融洽、护理纠纷等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标本管理情况,观察组的标本感染、标本丢失、标本不上锁、送检资料不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过程当中,对标本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其效果显著.
作者:盛淑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医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自几千年前就存在并发展至今.随着如今医疗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中医的医疗研究也相对应的得到完善和进步.但是,尽管如此,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中医临床技术的后退.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相关经验,制定相关措施.
作者:陈朝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医院ICU收治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6月医院ICU收治的21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对ICU用药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对ICU用药安全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P<0.01).结论:在ICU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降低不合理用药事件,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丁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内容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的6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6年的30例为对照组,2017年的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骨科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新型护理查房模式.结果:观察组对病区管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服务态度、护士形象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护理查房模式用于骨科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詹姜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压源,并探讨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重症学科科监护室工作的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工作的压力源情况.结果:工作压力源方面,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的协调问题及护理专业问题是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而患者护理、工作环境和工作资源、科室管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来源则较弱;在单项压力源的评分上,频繁的考核、质量问题及检查反馈得分高,压力大.结论:重症科由于其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护士的工作压力较为繁重,极易产生负面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护理质量,因此,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正面纠正、积极引导和调整护士的心理状况,减轻其工作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护士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周发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感染防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5E模式护理.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出院时护理满意度、6个月术后并发症及入院前与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文琦;方华瑾;黄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手术室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手术患者52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破窗理论”的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安全意识防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破窗理论,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吴海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心电图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诊断学中的难点部分.心电图是必须初步掌握的一部分,课本上的理论和图形十分难学,其图线难辨并且难记,而实习医生和护士到心电图室学习就不同于书本的理论,而是对书本和见习知识的巩固和补充.文章就探讨在临床上,带教老师如何提高带教质量,通过新的各种带教方法,从而培养实习医生和实习护士在临床上学习心电图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心电图的认识,进一步将心电图的临床实际应用和书本的基础知识相结合,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让他们学到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作者:施灵丹;吴彩云;陈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普外科病房发生感染事件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监测,以探索普外科病房感染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16~2017年收入医院普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可造成病房存在感染情况的原因,探究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医院普外科在2016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231例,其中67例患者发生感染,占5.44%.2017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562例,其中39例患者发生感染,占2.49%.医院普外科通过采用符合科室的护理管理方法后,其医院感染得到了控制,普外科对2016~2017年的医院感染人数进行比较,2017年的感染率明显下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房感染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通过对普外科病房实施符合科室的护理管理后,临床应针对患者病情的转归,加强监管,进一步加强对科室的监测培训和管理,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减少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桂梅;吴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加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药综合治疗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将入住医院儿科的9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补液、抗感染、吸氧、口服中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综合治疗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姚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新人职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2016~2017年期间的20名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6年的20名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7年期间的20名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优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成绩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新入职手术室护士的优化管理可提高培训成绩,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度和工作满意度.
作者:胡堃苗;周胤婵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低年资护士胜任能力培养中应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办法的价值.方法:将在医院急诊科工作的52名参加护理能力培训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6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能力培训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能力培训措施基础上,加入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制度.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急诊技术以及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各项急诊技术考核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各项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低资护士胜任能力培养过程中引入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学习能,提高其护理技能和综合护理能力,有利于护士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对其长远发展起到一定好处.
作者:邹素华;周芳鸣;吕春晓;潘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mini-CEX在新护士岗前管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和2017年医院新入职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新入职护士9名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岗前管理培训方法,为实施前;2017年新入职护士10名护理人员在实施前的基础上应用mini-CEX进行岗前管理培训,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mini-CEX量表评估的得分情况;实施前后研究对象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实施前后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对培训结果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实施后新护士末次考核mini-CEX量表各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对培训结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mini-CEX培训能提升培训效果,提升带教老师和新入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提高新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岗前管理培训工具,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范萍;周贵香;魏琴;夏学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强化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探究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放疗技师12人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开始,医院对放疗技师开展放疗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开展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放疗技师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放疗设备的安全运行时间.并对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进行总结.结果:对放疗技师开展放疗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后,放疗技师工作中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实施前,放疗设备的安全运行时间显著高于管理实施前(P<0.05).放疗技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放射治疗的安全管理和放疗设备的安全管理两方面,开展管理后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和延长设备安全运行时间.结论:放疗技师应明确自身在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通过强化对放射治疗的安全管理和放疗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放射治疗的安全稳定性.
作者:钱国光;汪梅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妇产科教学相比其他学科更注重操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作为妇产科学习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医学模拟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妇产科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作者:何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流程图的效果.方法:将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0例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流程图管理.比较两组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理论知识和保护、换药及冲管知识、脱落护理、穿刺皮肤护理等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导管脱落、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流程图用于肿瘤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知识的掌握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婷;周琦;贺春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妇幼医院药房的精细化管理,对医患双方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实施后,研究比较实施后和实施前单方调剂时间、患者候药时间、患者及药房医务人员的舒适度.结果:实施后单方调剂时间、患者候药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患者的舒适度,显著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药房医务人员的舒适度,显著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通过对药房的精细化管理,可明显提高药房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患者取药等候的时间缩短,同时也改善了患者和药房医务人员的舒适度.
作者:顾敏烨;徐飞鹤;徐瑜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前中医药院校大班授课,学时压缩,导致传统《内经》教学授课效果不理想.为了适应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内经》理论在当代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从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和方法入手,确立了“精读精解原文、理论结合临床、借鉴现代研究”的中医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内经选读》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作者:唐华伟;高小玲;霍磊;李迎霞;邵雷;陈玉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院的薪酬激励体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对医疗体系中的绩效管理能起到指导及风向标的作用,真正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计酬”的分配原则,医、护、医技各自工作量能够及时准确量化,促进组织绩效水平的提升.
作者:陈为培;杨建兰;高上海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