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发志
目的:分析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手术室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手术患者52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破窗理论”的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安全意识防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破窗理论,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吴海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级标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医院ICU病房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级标识管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采用分级标识管理,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改善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与指导意义.方法:将医院开发的DSS系统结合肿瘤内科特点用于科室的日常护理管理,观察组16名护理人员采用DSS系统管理,对照组16名护理人员采用提倡护理管理,比较护理人员的决策能力、数据整理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决策能力、数据整理能力、判断能力指标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决策支持系统用于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宋慧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医经典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课开设了实验课.该课程虽为选修课,但学生普遍反映能加深对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理解,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该课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了中医经典实验课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张伟妃;张瑞义;张伟荣;朱龙英;赵荣华;李福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医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标本管理,观察组对标本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的标本管理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两组的患者满意度、质量改进、护患融洽、护理纠纷等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标本管理情况,观察组的标本感染、标本丢失、标本不上锁、送检资料不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过程当中,对标本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其效果显著.
作者:盛淑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服务型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医院骨科于2017年下半年引入服务型管理理念,实行以服务为导向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管理中注重服务意识,为护理人员个人发展提供平台,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压力、采取有效竞争和激励手段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施半年后,比较实施前(201 7年1~6月)、后(2017年6~12月)病区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和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与实施前比较,护理人员在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护患交流沟通、应急应变能力、护理的责任意识等项目得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同时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评分也较实施前大幅提升(P<0.05).结论:服务型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护理管理的人性化和科学化.
作者:熊萍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低年资护士胜任能力培养中应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办法的价值.方法:将在医院急诊科工作的52名参加护理能力培训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6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能力培训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能力培训措施基础上,加入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制度.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急诊技术以及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各项急诊技术考核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各项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低资护士胜任能力培养过程中引入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学习能,提高其护理技能和综合护理能力,有利于护士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对其长远发展起到一定好处.
作者:邹素华;周芳鸣;吕春晓;潘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采取三级医院护士能级分层培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6年于医院工作且参加常规培训胸外科护士457人次,设置为对照组,2017年1月医院开展护士能级分层培训,运用于2017年于医院工作且参加分层培训的胸外科护士503人次为观察组.将两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及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病房管理、院内感染、护理文书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次员的学习能力、评估干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领导才能、跨文化护理能力、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育及知识综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结束在临床工作1个月后调查,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级医院护士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分层培训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培训满意率,效果理想.
作者:庞维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研究责任制包干卡在产科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产科自2016年期间在医院产科实施传统管理制度,为实施前,期间收治50例患者.2017年开始实施责任制包干卡管理制度,为实施后,期间收治50例患者.分别统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情况与信息把握情况、护理水平评分、患者满意度等信息.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信息把握情况、护理水平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数据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责任制包干卡引入产科管理工作后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于患者信息的了解与把握情况,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小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在药剂科用药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60例患者作为常规管理组,在此期间所有患者在用药时均实施常规的用药管理,将2017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危机管理组,在此期间所有患者用药时实施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危机管理.两段时期结束后,对两组的用药差错情况和满意程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危机管理组中,仅出现1例药剂用量错误和1例给药方式措施,用药差错总发生率仅为1.25%,常规管理组中,药剂用量错误3例,给药方式错误2例,给药患者错误2例,给药种类错误3例,用药差错总发生率达到6.25%.在满意程度方面,危机管理组的非常满意率65.63%和总满意率98.75%远远高于常规管理组的非常满意率45.63%和总满意率91.88%(P<0.05).讨论:将危机管理应用于药剂科用药管理当中,大幅度降低了发生用药差错的概率,患者对危机管理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危机意识.
作者:徐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将行动研究法运用在县级医院护理过程中,对质量改进培训,探讨改进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基线调查、模型开发和效果评价等方法,进行县级医院护理质量改进.找出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弱点,并据此制定完善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通过一个周期的新培训模型干预后,摸索出在县级医院进行护理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改进方法和措施.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进行质量改进,使其能够得到标准化、同质化的应用,从而提升县级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能力.
作者:徐秋红;余新颖;杨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医院CT诊断与技术质量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医院2016~2017年接待的CT诊断患者100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未开展CT诊断与技术质量优化管理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而2017年开展诊断与技术质量优化管理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CT诊断准确率高达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结论:医院CT诊断与技术质量进行优化管理后,可以明显提高CT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维军;石磊;谢铁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共42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风险预警管理机制进行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共42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达标率,统计其护理期间的医院感染率,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实效和护理文书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可提高护理质量达标率,预防消化内科医院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干超;徐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中医护理取得了很大发展,其特色及优势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认可.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找出问题所在,结合现代护理理念和思维,研究解决对策十分重要.文章就新医改形势下中医护理及护理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作者:沈丽佳;何桂娟;周云仙;裘秀月;蔡华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改良分诊模式对急诊候诊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急诊患者2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诊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模式分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候诊满意度91.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 (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8% (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进行改良模式分诊,可显著提高分诊准确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急诊患者的诊治安全,提高患者的候诊满意度.
作者:黄秀;金清河;金盈盈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临床医疗安全管理中,使用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年收治的114例出现超声危急值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的57例孕妇为接受常规监测急救的对照组,余下57例为2017年接受超声危急值报告监测急救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临床干预效果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平均干预时间、孕产妇急救率、围生儿急救率、医患纠纷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施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可有效减少干预时间,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急救率,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对保障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健康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菲妮;陈晓晓;徐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剖析加强西药房管理力度对减少药患纠纷发生风险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医院接诊的病患400例,将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200例.观察组采取加强西药房管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房管理措施.综合分析两组药患纠纷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药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积极采取加强西药房管理力度的方式对西药房进行管理,可降低药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采纳和使用.
作者:吴小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肿瘤科静脉输液港的流程化管理方法与成效.方法:自2017年4月起建立肿瘤科静脉输液港的规范化流程,包括静脉输液港的使用、维护、并发症处理等内容,并根据流程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积极收集反馈意见,做好流程整改,全面实施流程化管理,实施时间为1年,评价实施前后静脉输液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静脉输液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静脉输液港的流程化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佳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康复科施行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老年康复科收治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53例为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的观察组,余下53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上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康复科中应用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李婷婷;程秀芬;江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提高产科交接班制度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以医院产科病房为研究科室,2016年5月~2017年3月对产科病房交接班制度进行改进,选择未改进前的2016年1~4月为对照.比较改进前后交接班管理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交接班制度改进后的NSAR评分明显高于改进(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产科交接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能够提高产科交接班管理水平,减少安全隐患和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作者:梁丹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