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佳;何桂娟;周云仙;裘秀月;蔡华娟
医技检查作为医院业务运转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及患者就诊体验.文章阐述在以“零等待”为目标的背景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通过医技检查预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优化各项医技项目预约流程,有效配置检查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就诊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的目的.
作者:周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固定小组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妇产科20名护士,2016年7~12月收治的300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设为实施前,2017年1~6月根据护士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及工作能力的不同进行固定小组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收治的300产妇进行分层级针对性护理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绩效考核及产妇与护士的满意度及护理不合格率,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及绩效考核评分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产妇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在护理不合格率比较上实施后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固定小组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与绩效,有助于提升产妇及护士满意度,构建和谐护产关系,增加护士工作主动积极性.
作者:李小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中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在急诊科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将2016年(实施前)与2017年(实施后)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为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士的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急救能力及综合实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各方面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朱晓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探讨提高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从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出发,结合推拿学科特点,探索有效方法.结果: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应从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考核、师资建设等方面着手,重新梳理,提高教学质量.结论:推拿治疗学全英语教学面临机遇与挑战,有更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肖彬;李征宇;李蔚江;张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强化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探究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放疗技师12人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开始,医院对放疗技师开展放疗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开展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放疗技师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放疗设备的安全运行时间.并对放疗技师在放疗设备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进行总结.结果:对放疗技师开展放疗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后,放疗技师工作中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实施前,放疗设备的安全运行时间显著高于管理实施前(P<0.05).放疗技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放射治疗的安全管理和放疗设备的安全管理两方面,开展管理后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和延长设备安全运行时间.结论:放疗技师应明确自身在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通过强化对放射治疗的安全管理和放疗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放射治疗的安全稳定性.
作者:钱国光;汪梅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文章对我国抗菌药物的管理政策和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我国未来抗菌药物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对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研究较少,而我国作为抗菌药物使用大国,对抗菌药物的管理政策研究十分必要.因此,需要通过对抗菌药物相关政策进行研究,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雯;阎玉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后COPD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出院后COPD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时将患者加入COPD患者微信平台予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Morisky-Green评分和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出院后COPD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劳洵姬;姜建浩;陈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二甲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及控制.方法: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工作、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手进行规范、对器械消毒灭菌程序进行规范等工作.结果: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工作得到了规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于二甲医院口腔科来讲,通过科学的管理及控制对策,能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施锡辉;李静丽;张璐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医院产科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62起的资料,整理并总结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结果:防范措施开始实施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了,医疗失误发生率明显减少,而且病患护理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结论: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分析,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完善护理工作,有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中医护理取得了很大发展,其特色及优势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认可.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找出问题所在,结合现代护理理念和思维,研究解决对策十分重要.文章就新医改形势下中医护理及护理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作者:沈丽佳;何桂娟;周云仙;裘秀月;蔡华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感染防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5E模式护理.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出院时护理满意度、6个月术后并发症及入院前与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文琦;方华瑾;黄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普外科病房发生感染事件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监测,以探索普外科病房感染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16~2017年收入医院普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可造成病房存在感染情况的原因,探究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医院普外科在2016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231例,其中67例患者发生感染,占5.44%.2017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562例,其中39例患者发生感染,占2.49%.医院普外科通过采用符合科室的护理管理方法后,其医院感染得到了控制,普外科对2016~2017年的医院感染人数进行比较,2017年的感染率明显下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房感染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通过对普外科病房实施符合科室的护理管理后,临床应针对患者病情的转归,加强监管,进一步加强对科室的监测培训和管理,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减少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桂梅;吴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对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通过正确有效的管理办法,确保标本的正确性,减少标本在病理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通过对医院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实施措施,并进行应用,探讨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对院内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过程中问题的总结,探讨出适合医院使用的管理办法,并进行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病理标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论:在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办法的探讨,实施措施能有效帮助病理科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许国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药房介入管理对临床科室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医院ICU、心内科,肿瘤等开出的9842张处方,根据时期分组,2016年4月~2017年4月之间的4955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均为传统管理时期,2017年5月~2018年4月之间的4887张处方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均为药房介入管理时期,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体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低于对照,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不合理药物选择、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当等方面的不合理用药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药房介入管理能够对临床科用药进行指导和监管,可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作者:钱希琛;王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医院门诊药房发放药品为此次调查对象,在2016年实施传统药房管理模式,在2017年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实施不同管理模式后对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的影响.结果:与传统药房管理模式相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门诊药房退药率明显下降,并达到了预计的降低目标(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方面起到的效果显著.
作者:季莎莎;阮芳;陈湘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流程图的效果.方法:将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0例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流程图管理.比较两组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理论知识和保护、换药及冲管知识、脱落护理、穿刺皮肤护理等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导管脱落、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流程图用于肿瘤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知识的掌握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婷;周琦;贺春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在药剂科用药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60例患者作为常规管理组,在此期间所有患者在用药时均实施常规的用药管理,将2017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危机管理组,在此期间所有患者用药时实施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危机管理.两段时期结束后,对两组的用药差错情况和满意程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危机管理组中,仅出现1例药剂用量错误和1例给药方式措施,用药差错总发生率仅为1.25%,常规管理组中,药剂用量错误3例,给药方式错误2例,给药患者错误2例,给药种类错误3例,用药差错总发生率达到6.25%.在满意程度方面,危机管理组的非常满意率65.63%和总满意率98.75%远远高于常规管理组的非常满意率45.63%和总满意率91.88%(P<0.05).讨论:将危机管理应用于药剂科用药管理当中,大幅度降低了发生用药差错的概率,患者对危机管理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危机意识.
作者:徐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教学微视频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它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学习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补充.文章探讨将微视频引入药理学当中,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焦河玲;张跃文;王琳琳;刘亚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将危机管理理论融入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于2017年在医院呼吸科进行危机管理期间就诊的患者,与实施前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呼吸科的护理安全工作中实施危机管理理论,减少了医院发生危机事件的几率.结论:在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其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朱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低年资护士胜任能力培养中应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办法的价值.方法:将在医院急诊科工作的52名参加护理能力培训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6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能力培训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能力培训措施基础上,加入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制度.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急诊技术以及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各项急诊技术考核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各项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低资护士胜任能力培养过程中引入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学习能,提高其护理技能和综合护理能力,有利于护士快速适应新环境,并对其长远发展起到一定好处.
作者:邹素华;周芳鸣;吕春晓;潘笑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