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琦;方华瑾;黄璐
目的:分析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手术室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手术患者52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破窗理论”的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安全意识防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破窗理论,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吴海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医经典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课开设了实验课.该课程虽为选修课,但学生普遍反映能加深对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理解,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该课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了中医经典实验课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张伟妃;张瑞义;张伟荣;朱龙英;赵荣华;李福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通过对公立医院月末固定资产、总务材料、医用材料等物资会计核算进行改进处理.比较传统方法与改进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减少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
作者:王东;应露蓉;厉胜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流程化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系统进行液体管理指导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医院ICU科室收治的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应用PiCCO系统对研究对象的液体管理进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流程化管理,直至患者液体状态维持正常循环或是死亡.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家属满意度,以评价流程化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PiCCO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化管理能够促进PiCCO对危重患者液体管理的监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缪时星;宋于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将行动研究法运用在县级医院护理过程中,对质量改进培训,探讨改进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基线调查、模型开发和效果评价等方法,进行县级医院护理质量改进.找出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弱点,并据此制定完善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通过一个周期的新培训模型干预后,摸索出在县级医院进行护理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改进方法和措施.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进行质量改进,使其能够得到标准化、同质化的应用,从而提升县级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能力.
作者:徐秋红;余新颖;杨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二甲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及控制.方法: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工作、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手进行规范、对器械消毒灭菌程序进行规范等工作.结果: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工作得到了规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于二甲医院口腔科来讲,通过科学的管理及控制对策,能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施锡辉;李静丽;张璐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临床医疗安全管理中,使用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年收治的114例出现超声危急值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的57例孕妇为接受常规监测急救的对照组,余下57例为2017年接受超声危急值报告监测急救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临床干预效果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平均干预时间、孕产妇急救率、围生儿急救率、医患纠纷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施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可有效减少干预时间,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急救率,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对保障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健康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菲妮;陈晓晓;徐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医技检查作为医院业务运转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及患者就诊体验.文章阐述在以“零等待”为目标的背景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通过医技检查预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优化各项医技项目预约流程,有效配置检查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就诊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的目的.
作者:周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加强对医院药剂科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提出了适合医院药剂科管理需求的监督管理应用的具体策略.方法: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分析法及功能分析法分析了医院药剂科管理的现状,对监督管理功能在药剂科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论:针对医院药剂科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人员管理、质量管理、环节管理、用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监督管理功能在药剂科管理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作者:周丽;董爱琴;陈鑫;吴三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析ISO管理体系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检验科的400例检查报告单,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的200例检查报告单设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的200例检查报告单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临床管理,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观察组加行ISO管理体系.比较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报告合格率、准时发放率和检验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T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设备完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SO管理体系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检验结果质量,保障检验设备的规范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潘晓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服务型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医院骨科于2017年下半年引入服务型管理理念,实行以服务为导向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管理中注重服务意识,为护理人员个人发展提供平台,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压力、采取有效竞争和激励手段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施半年后,比较实施前(201 7年1~6月)、后(2017年6~12月)病区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和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与实施前比较,护理人员在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护患交流沟通、应急应变能力、护理的责任意识等项目得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同时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评分也较实施前大幅提升(P<0.05).结论:服务型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护理管理的人性化和科学化.
作者:熊萍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加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药综合治疗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将入住医院儿科的9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补液、抗感染、吸氧、口服中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综合治疗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姚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普外科病房发生感染事件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监测,以探索普外科病房感染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16~2017年收入医院普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可造成病房存在感染情况的原因,探究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医院普外科在2016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231例,其中67例患者发生感染,占5.44%.2017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562例,其中39例患者发生感染,占2.49%.医院普外科通过采用符合科室的护理管理方法后,其医院感染得到了控制,普外科对2016~2017年的医院感染人数进行比较,2017年的感染率明显下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房感染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通过对普外科病房实施符合科室的护理管理后,临床应针对患者病情的转归,加强监管,进一步加强对科室的监测培训和管理,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减少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桂梅;吴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本文探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改进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为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探索中医全科医学教育的新途径,为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作者:刘志勇;孟毅;常学辉;关东升;张娟;赵彩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流程图的效果.方法:将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0例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流程图管理.比较两组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理论知识和保护、换药及冲管知识、脱落护理、穿刺皮肤护理等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导管脱落、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流程图用于肿瘤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知识的掌握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婷;周琦;贺春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定期的健康体检更加受人重视,推动了健康体检行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对健康体检中心的环境、服务、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出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当前健康体检中心工作的重点.文章旨在探讨了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与效果.
作者:王守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量化绩效考核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医院ICU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应用量化绩效考核模式,观察组应用量化绩效考核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护人员的一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基本满意人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在ICU护理管理过程当中,应用量化绩效考核模式效果理想,改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舜瑛;吕翔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针对骨科开展疼痛护理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300例骨科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均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相同的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另外开展针对疼痛护理的分层级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同时采用科学判定标准评价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36 h的疼痛程度.结果:手术后36 h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就各项护理满意度情况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作为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核心人员,应正确认知及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态度与疼痛管理效果息息相关.通过给医护人员培训,把新的知识理念应用于临床患者,这种分层级的管理方式不仅能提高各级医护人员的疼痛管理技能,而且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另一方面还可同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王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将传统的个人责任制管理模式转为小组责任制,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责任小组划分,充分考虑护士的个人能力及特点,实现能力互补,设立责任组长,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护理工作,调整传统的个人责任制管理模式,围绕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制定相关规定,强调团队精神,提升护士的责任感.自201 7年4月起开始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实施后骨科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不良事件有效上报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骨科病区管理质量,提升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高岚;张莉;陈丽平;袁建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教学微视频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它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学习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补充.文章探讨将微视频引入药理学当中,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焦河玲;张跃文;王琳琳;刘亚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