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巧用微视频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焦河玲;张跃文;王琳琳;刘亚敏

关键词:微视频, 药理学, 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教学微视频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它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学习效率,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补充.文章探讨将微视频引入药理学当中,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PiCCO监测对重症患者液体管理流程化管理的应用

    目的:分析流程化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系统进行液体管理指导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医院ICU科室收治的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应用PiCCO系统对研究对象的液体管理进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流程化管理,直至患者液体状态维持正常循环或是死亡.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家属满意度,以评价流程化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PiCCO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化管理能够促进PiCCO对危重患者液体管理的监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缪时星;宋于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三级质控管理体系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管理体系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手术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手术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为患者实施三级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的评分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相应方式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心理护理、护理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得以有效提高,使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得以有效减少.

    作者:吴晓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急诊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践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中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在急诊科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将2016年(实施前)与2017年(实施后)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为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士的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急救能力及综合实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各方面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朱晓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经典实验课教学建设与体会

    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医经典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课开设了实验课.该课程虽为选修课,但学生普遍反映能加深对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理解,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该课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了中医经典实验课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张伟妃;张瑞义;张伟荣;朱龙英;赵荣华;李福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我国抗菌药物管理现状与政策研究现状

    文章对我国抗菌药物的管理政策和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我国未来抗菌药物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对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研究较少,而我国作为抗菌药物使用大国,对抗菌药物的管理政策研究十分必要.因此,需要通过对抗菌药物相关政策进行研究,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雯;阎玉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风险管理在防范老年患者给药差错中的实践效果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老年患者用药差错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7月在医院老年科住院诊治的240例老年患者出现的用药差错情况;针对用药差错问题,于2017年8月~2018年1月对在医院老年科住院诊治的260例老年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前后老年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后老年患者的用药差错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防范老年患者给药差错中的实施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大大降低老年患者用药差错率,还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裘丽珍;刘雪珍;沈秀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手术室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手术患者52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的261例手术患者实施“破窗理论”的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安全意识防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实施破窗理论,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吴海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医院普外病区收治的患者3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3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护理质控评分情况、生存率.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加强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规范护理行为,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饶敏丽;王淑燕;丁晓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以“慎独”理念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究“慎独”理念的加强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作用.方法:医院于2012~2017年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实施运用“慎独”理念,精神科护士总人数为10人,采用随机平均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是指在其日常护理工作中注重“慎独”理念的加强,对照组则是像平常一样不采取任何措施,后以护理质量和三方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对科室内护士的护理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注重“慎独”理念加强的观察组护士,其护理质量和三方满意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慎独”理念可提升护理质量,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李雅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士长查房新模式在老年康复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长查房新模式在老年康复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2018年收住医院老年康复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3月~2017年2月采用传统护士长查房模式的设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采用护士长查房新模式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更优质的护理质量.结论:护士长查房新模式可以提高老年康复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

    作者:程秀芬;何华琴;李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

    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就是放射科,在医学临床的诊疗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并掌握放射的技术原理,重视放射的质量提升,尤其是X线片质量和数字X射线摄影质量.因为,在放射科的工作中有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就是诊断和技术.虽然,有互通性,但也是相互独立的.很多临床上的学者认为,简单被动性的重复机械劳动就是放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以放射技术在很多人中是不受重视,不被看好的.但是随着我国技术科学的不断发展,放射领域也在不断进步,所以它已不再是对照片进行简单的洗片,还包括了很多相关方面的技术工作,如CR、DR、MRI、DSA这些工作合在一起,就能够为其他医疗工作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和影像,对疑难病症起到确定诊断的作用.文章对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放射诊断质量提升的主要方法.

    作者:周慧;娄欣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超声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超声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的120例超声科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的60例为对照组,2017年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医疗纠纷的科室管理.分析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沟通不佳、技术失误等,有效的管理对策可规避医疗纠纷,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潘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改良分诊模式对急诊候诊满意度与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分诊模式对急诊候诊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急诊患者2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诊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模式分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候诊满意度91.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 (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8% (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进行改良模式分诊,可显著提高分诊准确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急诊患者的诊治安全,提高患者的候诊满意度.

    作者:黄秀;金清河;金盈盈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综合性医院医技检查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医技检查作为医院业务运转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及患者就诊体验.文章阐述在以“零等待”为目标的背景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通过医技检查预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优化各项医技项目预约流程,有效配置检查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就诊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的目的.

    作者:周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业务学习对提高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的思考

    目的:探讨业务学习在提高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的应用.方法: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开始于每年12月份对神经内科各级临床医生进行业务学习考核,包括教学教课和病例讨论,同时动态性评估各级临床医生的知识水平及更新情况.结果:每年业务学习考核检测结果显示两年间科室临床医生的平均业务知识考试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题型得分显示,名词解释得分显著下降,多选题、简述题、单选题和论述题得分明显提升,其他题型无明显差异.答题正确率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成绩在60~69分的比例分别为52.6%、19.0%,70~79分比例为10.5%、52.4%,80分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6.8%、28.6%.不同职称分层显示,高级职称组得分成绩高,中级职称组得分成绩低,初级职称组居中.结论:业务学习应用于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管理,有助于了解各级医生的知识水平,提升科室整体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高科室的综合业务水平及科室核心竞争力.

    作者:杨榕;金洪国;何松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责任制包干卡在产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责任制包干卡在产科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产科自2016年期间在医院产科实施传统管理制度,为实施前,期间收治50例患者.2017年开始实施责任制包干卡管理制度,为实施后,期间收治50例患者.分别统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情况与信息把握情况、护理水平评分、患者满意度等信息.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信息把握情况、护理水平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数据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责任制包干卡引入产科管理工作后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于患者信息的了解与把握情况,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小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本公卫问卷调查结果探讨拓展基层健康教育工作

    目的:从基本公卫问卷调查结果看如何拓展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以更好的提升基层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浙江省宁波市部分居民的医疗卫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内容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效果评估”.结果:城市户籍的居民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戒烟的正确方式、避免肥胖的方法、保持个人卫生的方法等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方面,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居民(P<0.05);城市户籍的居民在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主动遮住口鼻、被动物咬/抓伤后及时处理、出现常见疾病时及时就医、具备简单急救技能、当出现需救治患者时拨打救治电话等健康行为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居民(P<0.05).结论:基本公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服务街道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行为情况方面整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其中,农村户籍居民的改进工作压力更为突出.

    作者:沈巧燕;孙娟;管静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5E模式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感染防控与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感染防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5E模式护理.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出院时护理满意度、6个月术后并发症及入院前与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文琦;方华瑾;黄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ISO管理体系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ISO管理体系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检验科的400例检查报告单,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的200例检查报告单设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的200例检查报告单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临床管理,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观察组加行ISO管理体系.比较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报告合格率、准时发放率和检验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T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设备完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SO管理体系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检验结果质量,保障检验设备的规范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潘晓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在临床医疗安全管理中,使用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年收治的114例出现超声危急值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的57例孕妇为接受常规监测急救的对照组,余下57例为2017年接受超声危急值报告监测急救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临床干预效果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平均干预时间、孕产妇急救率、围生儿急救率、医患纠纷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施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可有效减少干预时间,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急救率,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对保障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健康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菲妮;陈晓晓;徐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