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娄欣欣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中医护理取得了很大发展,其特色及优势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认可.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找出问题所在,结合现代护理理念和思维,研究解决对策十分重要.文章就新医改形势下中医护理及护理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作者:沈丽佳;何桂娟;周云仙;裘秀月;蔡华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业务学习在提高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的应用.方法: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开始于每年12月份对神经内科各级临床医生进行业务学习考核,包括教学教课和病例讨论,同时动态性评估各级临床医生的知识水平及更新情况.结果:每年业务学习考核检测结果显示两年间科室临床医生的平均业务知识考试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题型得分显示,名词解释得分显著下降,多选题、简述题、单选题和论述题得分明显提升,其他题型无明显差异.答题正确率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成绩在60~69分的比例分别为52.6%、19.0%,70~79分比例为10.5%、52.4%,80分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6.8%、28.6%.不同职称分层显示,高级职称组得分成绩高,中级职称组得分成绩低,初级职称组居中.结论:业务学习应用于神经内科综合业务水平管理,有助于了解各级医生的知识水平,提升科室整体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高科室的综合业务水平及科室核心竞争力.
作者:杨榕;金洪国;何松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从基本公卫问卷调查结果看如何拓展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以更好的提升基层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浙江省宁波市部分居民的医疗卫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内容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效果评估”.结果:城市户籍的居民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戒烟的正确方式、避免肥胖的方法、保持个人卫生的方法等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方面,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居民(P<0.05);城市户籍的居民在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主动遮住口鼻、被动物咬/抓伤后及时处理、出现常见疾病时及时就医、具备简单急救技能、当出现需救治患者时拨打救治电话等健康行为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居民(P<0.05).结论:基本公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服务街道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行为情况方面整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其中,农村户籍居民的改进工作压力更为突出.
作者:沈巧燕;孙娟;管静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建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确保高危药品的安全、理使用.方法:收集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在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的常见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通过实践,制定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的管理措施.结果:从确定高危药品目录、设置专区专柜、设置警示性标识、双人核对、合理用药、加强业务培训、加强监测等方面建立了静配中心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结论:在静配中心建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从多方面确保高危药品用药安全.
作者:金莲玉;叶刘兰;洪顺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普外科病房发生感染事件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监测,以探索普外科病房感染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16~2017年收入医院普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可造成病房存在感染情况的原因,探究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医院普外科在2016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231例,其中67例患者发生感染,占5.44%.2017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562例,其中39例患者发生感染,占2.49%.医院普外科通过采用符合科室的护理管理方法后,其医院感染得到了控制,普外科对2016~2017年的医院感染人数进行比较,2017年的感染率明显下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房感染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通过对普外科病房实施符合科室的护理管理后,临床应针对患者病情的转归,加强监管,进一步加强对科室的监测培训和管理,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减少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桂梅;吴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计划在外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医院外科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FTS计划能显著缩短腹部外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新人职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2016~2017年期间的20名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6年的20名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7年期间的20名新入职手术室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优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成绩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新入职手术室护士的优化管理可提高培训成绩,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度和工作满意度.
作者:胡堃苗;周胤婵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感染防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5E模式护理.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出院时护理满意度、6个月术后并发症及入院前与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及自律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5E模式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文琦;方华瑾;黄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妇产科教学相比其他学科更注重操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作为妇产科学习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医学模拟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妇产科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作者:何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后COPD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出院后COPD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时将患者加入COPD患者微信平台予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Morisky-Green评分和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出院后COPD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劳洵姬;姜建浩;陈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通过对公立医院月末固定资产、总务材料、医用材料等物资会计核算进行改进处理.比较传统方法与改进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减少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
作者:王东;应露蓉;厉胜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文章对我国抗菌药物的管理政策和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我国未来抗菌药物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对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研究较少,而我国作为抗菌药物使用大国,对抗菌药物的管理政策研究十分必要.因此,需要通过对抗菌药物相关政策进行研究,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雯;阎玉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将传统的个人责任制管理模式转为小组责任制,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责任小组划分,充分考虑护士的个人能力及特点,实现能力互补,设立责任组长,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护理工作,调整传统的个人责任制管理模式,围绕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制定相关规定,强调团队精神,提升护士的责任感.自201 7年4月起开始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实施后骨科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不良事件有效上报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骨科病区管理质量,提升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高岚;张莉;陈丽平;袁建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责任医生团队在耳鼻喉科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医院随机选择了200例无典型或特殊性的慢性病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所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医生团队干预措施.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开始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相似,其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责任医生团队在耳鼻喉科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突出,能够有效提高医护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作者:郑世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医院产科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62起的资料,整理并总结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结果:防范措施开始实施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了,医疗失误发生率明显减少,而且病患护理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结论: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分析,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完善护理工作,有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在药剂科用药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60例患者作为常规管理组,在此期间所有患者在用药时均实施常规的用药管理,将2017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危机管理组,在此期间所有患者用药时实施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危机管理.两段时期结束后,对两组的用药差错情况和满意程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危机管理组中,仅出现1例药剂用量错误和1例给药方式措施,用药差错总发生率仅为1.25%,常规管理组中,药剂用量错误3例,给药方式错误2例,给药患者错误2例,给药种类错误3例,用药差错总发生率达到6.25%.在满意程度方面,危机管理组的非常满意率65.63%和总满意率98.75%远远高于常规管理组的非常满意率45.63%和总满意率91.88%(P<0.05).讨论:将危机管理应用于药剂科用药管理当中,大幅度降低了发生用药差错的概率,患者对危机管理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危机意识.
作者:徐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急诊中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在急诊科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将2016年(实施前)与2017年(实施后)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为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士的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急救能力及综合实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实施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各方面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朱晓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康复科施行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老年康复科收治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53例为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的观察组,余下53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上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康复科中应用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李婷婷;程秀芬;江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中识别、评估、控制、评价程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老年病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200例,于2017年6月起采用识别、评估、控制、评价程序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其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并统计护理差错、护理差缺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的护理差错、护理差缺、意外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识别、评估、控制、评价程序在构建老年病房护理管理的安全模式中行之有效,可以明显提高老年病房的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差错、差缺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马文蕴;范雅婷;干月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剖析加强西药房管理力度对减少药患纠纷发生风险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医院接诊的病患400例,将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200例.观察组采取加强西药房管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房管理措施.综合分析两组药患纠纷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药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积极采取加强西药房管理力度的方式对西药房进行管理,可降低药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采纳和使用.
作者:吴小洪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