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yclinD1和p53基因与结肠癌相关性研究

谭福勇

关键词:结肠肿瘤, 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癌基因CyclinD1、抑癌基因p53与结肠癌发展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80例结肠癌、50例结肠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80例结肠正常黏膜组织.结果:CyclinD1 在正常结肠组织中无表达,在结肠不典型增生组织阳性率为20%,在结肠癌组织中为40.16%.p53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6.25%,结肠不典型增生组织为92%,在结肠癌组织中为47.54% (P<0.05).CyclinD1与p53呈负相关(P<0.05).结论:CyclinD1的高表达、p53的低表达在结肠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研究结肠癌发展的有用指标.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中小学生沙眼流行病学的调查

    目的:探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中小学生沙眼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民族、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参照MacCallan分期法作为标准,抽取赤峰市克什克腾旗8所中小学共2 864名,其中男性1 575名,女性1 289名.汉族学生2 406名,蒙古族学生458名.农牧区学生1 855名,城镇学生1 009名.对被抽取的中小学生须详细填写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与沙眼患病有关的生活习惯等,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眼部检查由眼科医师按照MacCallan分期法检查每位学生的视力、眼球、眼睑、结膜、角膜、巩膜、瞳孔、对光反应、晶体、玻璃体、眼底后当即填写.结果:被调查的2 864名中小学生中,临床诊断为沙眼的有1 379名,患病率为48.15%.男性1 575名中,沙眼患者761名,患病率48.32%;女性1 289名中,沙眼患者618名,患病率47.94%.男女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汉族学生2 406名,沙眼患者1 128例,患病率46.88%;蒙古族学生458名,沙眼患者251名,患病率54.80%.不同民族学生沙眼的发病有显著性差异.农牧区学生1 855名,沙眼患者996名,患病率53.69%;城镇学生1 009名,沙眼患者383名,患病率37.96%.农牧区学生与城镇学生沙眼的发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沙眼的发病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名族、生活环境有关,对沙眼的防治应做到广泛宣传教育,从学校到家庭注意讲究个人卫生,注意水源清洁,控制各种传播途径.

    作者:于桂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两组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症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疗效更好,显效率更高;治疗组缺血发作次数、ST段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减少也更为显著.结论:治疗组能更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明显减少缺血发作次数、ST段大下降幅度和总缺血时间.

    作者:周兆海;王天巨;高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8例经手术证实的膝关节MR平扫加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扫描的膝关节外伤患者的MR资料,与关节镜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常规MR平扫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3%、80.5%、86.5%、4.3421和0.1645,间接法MR关节造影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3.5%、92.8%、94.4%、11.7317和0.0531,两者对诊断ACL的损伤在统计学分析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相比于常规MR平扫明显提高了对ACL损伤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亮;王颖;王琦;张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单线排龈和双线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固定义齿修复中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的效果.方法:对92例患者166颗基牙行冠桥修复,分别采用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排龈后取印模,灌注模型,观察基牙肩台与游离龈之间是否有肉眼可分辨的界限;是否出血;印模边缘是否清晰.结果:双线排龈组A级成功率88.88% ~ 92.22%;单线排龈组A级成功率72.37%~78.95%.结论:双线排龈法操作简便,出血少,易于暴露清晰的牙体边缘线,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排龈方法.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临床护理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学习,提高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患者就诊明确诊断后,首先彻底清除毒物,给予催吐、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等治疗;同时建立静脉通路,根据病情给予阿托品及胆碱脂酶复能剂;监测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结果:3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收住院治疗,患者自入院后0.5~1 h均达到阿托品化,其中33例痊愈出院,1例出现迟发型脑病,3例放弃治疗.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救治,及时发现并发症,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赵颖;王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胎儿肾盂积水的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积水的声像图特征,评价其预后.方法:常规行胎儿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发现肾盂积水者进行分级,测量肾动脉阻力指数(RI)、羊水量,注意有无合并畸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胎儿肾盂积水分级越高、发现越早、RI越高、合并畸形其预后较差,反之预后较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诊断胎儿肾盂积水,并进行综合分析,对临床采取措施有实用价值.

    作者:孟星星;李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LA-G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HLA -G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LA -G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较低,而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两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黏膜组与外周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TNM分期的增高及出现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HLA-G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LA -G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局部的免疫逃逸,有利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王亮;范立侨;李勇;宋振川;赵群;王力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乳癌保乳根治术后Ⅰ期背阔肌瓣乳房重建术一例

    患者,女,60岁.因右乳肿物半月于2011年9月19日入院.患者诉半月前与女儿打闹玩耍时触及右乳略有疼痛,因其女学过医,触摸右乳发现一肿物,椭圆,直径约1 cm,质硬,无触痛,引起注意.2011年9月15日来我院门诊查乳腺B超:右乳内上2点钟位探及一大小1.1 cm×1.1 cm低回声,界限清楚,边缘规整.CDFI: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提示右乳实性占位.

    作者:李化忠;刘俊梅;张悦栋;曹星火;张玉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3种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HT)或异体胫前肌腱(ATT)配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0年6月收治60例单侧膝关节单纯ACL损伤患者,根据ACL重建时移植物与固定方法的不同,分成3组.A组12例,采用自体HT、双桩固定;B组23例,采用自体HT、Endobutton、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C组25例,采用异体ATT、Endobutton、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3.6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KT- 2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稳定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Lysholm评分、KT2000测试,3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组间术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四股自体HT或异体ATT配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重建膝ACL,早期0.5~1.5年随访效果,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中采用自体HT、双桩固定重建ACL的方法,具有取材方便、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绍文;曹念蒙;陈军;吴西津;陆弛浩;马斌;王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使用药物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所以,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成为目前治疗心肌梗死有效地、必要的手段.随着科技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但在基层医院,由于技术设备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药物治疗及择期介入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赤峰市医院近5年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赤峰市医院2005~2009年入院及门诊患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提供重要的信息.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根据美国NCCLS标准化临床实验室2005版本判定标准.用WHO NT5.3软件分析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率存在逐年增高的趋势,且ICU病房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结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在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同时应考虑该菌的耐药机制,密切监测耐药谱变化.

    作者:王秀珍;王东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并总结分析我院急诊科2008年7月~2010年10月5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特点.结果:观察病例无死亡,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死亡率高,经介入治疗并给予科学规范的护理能够减少其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鄂尔多斯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的研究

    目的:了解本地区MRSA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明确本地区MRSA的基因型别及其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8月间鄂尔多斯地区门诊及住院患者非痰标本分离的MRSA菌株54株,应用SCCmec方法和spa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应用SCCmec基因分型分离的MRSA以SCCmecⅡ、Ⅲ型为主,分别占本次分离的50%和46.4%;应用spa基因分型分离的MRSA以t030和t002为主,占该院分离率的41%和35.1%.结论:本地区分离MRSA以SCCmecⅢ- t030和SCCmecⅡ- t002为主.

    作者:王艳海;张静;陈卫华;巴特尔;段宝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巨大会厌囊肿手术麻醉气管插管困难的处理

    会厌囊肿为一良性肿瘤,常好发于会厌舌面,呈半球形,肿瘤较小时,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时,病人常出现声嘶、咳嗽、咽部异物感,并引起打鼾.2008年12月~2010年1月,我科在会厌囊肿手术麻醉中遇到了3例会厌巨大囊肿,气管插管困难和常规插管失败后的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和治疗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上以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为特征.根据病程可分为复发缓解型(Relapsing - Remitting,RR)、继发进展型(Secondary - Progressive,SP)、原发进展型(Primary - Progressive,PP)和进展复发型(Progressive - Relapsing,PR).

    作者:水佩博;李泽宇;张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yclinD1和p53基因与结肠癌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癌基因CyclinD1、抑癌基因p53与结肠癌发展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80例结肠癌、50例结肠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80例结肠正常黏膜组织.结果:CyclinD1 在正常结肠组织中无表达,在结肠不典型增生组织阳性率为20%,在结肠癌组织中为40.16%.p53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6.25%,结肠不典型增生组织为92%,在结肠癌组织中为47.54% (P<0.05).CyclinD1与p53呈负相关(P<0.05).结论:CyclinD1的高表达、p53的低表达在结肠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研究结肠癌发展的有用指标.

    作者:谭福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及体会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总结留置针的使用体会.方法: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评估,规范操作方法、封管技术,观察、处理留置后的护理并发症.结果: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应用的评估、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封管技术,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降低了留置后的护理并发症.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小血管损伤,保护血管.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悦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K5/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CK5/6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病理取材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CK5/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75例乳腺癌组织中CK5/6(+)表达为17.7%,CK5/6(-)表达为82.3%.②CK5/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枚的患者间比较,CK5/6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K5/6的表达与ER、PR结果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ER( -)、PR(-)的患者中,CK5/6的表达阳性率高;患者的HER2(-)与HER2(+)、HER2(++)以及HER2(+)与HER2(++)、HER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K5/6在26例ER、PR和HER2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65.2%,在13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11.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CK5/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明确关联性.②CK5/6在ER、PR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CK5/6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③CK5/6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累及情况无关,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④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可以较准确地进行分子分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作者:贾素芬;廉皓;杨春勇;王洪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 - pro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6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NT- proBNP水平,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心血管事件.结果:在正规抗心衰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后,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18例)血浆NT - proBNP( 5548.11±1575.17) 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42例)(3245.26±1502.45) pg/ml(P< 0.0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患者较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患者在心衰症状明显改善后的血浆NT - ProBNP水平下降更明显(3030.38±1390.86,2221.89±1471.31)pg/ml(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是心功能紊乱时敏感和特异的指标之一,我们用NT - proBNP来诊断心衰和评估心功能状态的同时还可以用它来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作者:陈春;曲忠慧;王学磊;高文;高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探讨中转开腹指征以及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回顾14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4例患者中,急性胆囊炎10例,1例发生肝总管损伤,9例解剖困难;慢性胆囊炎4例中,萎缩性胆囊炎1例,肝中静脉分支出血1例,2例解剖困难.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适应证逐渐扩大,外科医生不应该盲目追求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以避免发生灾难性后果,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连杰;董宝珠;赵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