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霞
多年来,综合医院里的中医科怎样发展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文章提出从“整合医学”“品牌战略”“医养融合”三方面着手,大力加快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发展.
作者:江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干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另外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04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干预措施预防高危行为发生.结果:177例患者中72例出现高危行为,高危行为发生率为40.68%,不同年龄和病程的患者高危行为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伴有合并者及服用两种以上药物者发生高危行为的概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者和服用单一药物者(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高危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高危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采取适当干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概率.
作者:郑云华;谈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肋骨骨折漏误诊中的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高临床诊断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于2014~2015年选取该阶段内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CT检查漏诊、误诊患者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漏诊、误诊的原因,探讨减少CT漏诊、误诊对策,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诊断.结果:单纯漏诊25例,单纯误诊20例,漏诊合并误诊5例.导致肋骨骨折CT检查漏诊、误诊的原因主要为伪影、隐匿性骨折、扫描参数设置错误、阅片医师诊断经验不足或阅片不仔细、合并有骨质疏松,分别占38.00%、10.00%、12.00%、14.00%和26.00%.随访发现,50例漏诊、误诊患者再次诊断后均确诊.结论:临床诊断应根据出现漏误诊的原因进行积极防范,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作者:夏琼琳;周应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患者4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及护理整体五个方面满意率分别为95.83%、97.72%、100.00%、97.92%和97.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完全掌握率和掌握率分别为86.67%和95.42%,对照组分别为10.42%和18.75%,观察组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利于提升护士业务水平.
作者:倪淑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理的实施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自2015年7月开始引入JCI标准,随机选取与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100例患者骨科住院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10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对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执行JCI标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JCI标准下骨科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李群;贾曼;陈欣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工作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稳步发展,进而有效控制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体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立护理质量小组,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消毒灭菌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感染的监督管理力度,完善患者护理管理等.
作者:陈林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现状.方法:采用改良后的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对儿科64名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进行评估.结果:儿科医护人员平均压力感较高,护士压力水平高于医生;以风险较大/待遇低、工作负荷重及家长要求高/期望值高为得分靠前的三大压力因素;其中儿科医生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患儿家长,护士主要来源于儿科专业压力.结论: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较大,适当减轻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有助于提高儿科的医疗质量.
作者:曹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从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15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和未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差异.结果:共134例发生院内感染,其中102例临床表现明显,22例临床表现不明显.比较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显示,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合并多种疾病、有创诊治措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住院时间长(P<0.05).结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大且危险因素多,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其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李杰;陈挺;蒋悦;楼坚;马登扬;吴小芬;朱庆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管理在ICU预防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ICU多重耐药菌患者50例,并将ICU多重耐药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于预.结果:观察组每日费用为(1012.34士12.33)元,住院时间为(11.21士2.34)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 (P<0.05).结论:在ICU内实施护理于预管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每日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度.
作者:陈丽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浙江省台州医院在能耗压力的背景下,通过节能降耗管理的实践和措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建设性地总结了医院节能降耗管理的成果经验.
作者:陈学超;胡伟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控制管理措施.方法:医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中,选择其中的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肿瘤放疗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并探讨针对性的控制管理措施.结果:200例肿瘤放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9例,发生率为24.50%.发生医院感染的49例患者中,死亡12例,死亡率为24.50%;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51例患者中,死亡15人,死亡率为9.90%.49例发生医院感染的肿瘤放疗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25例、泌尿系统感染10例、消化系统感染5例、皮肤感染5例及其他感染4例,主要以呼吸系统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为主.结论:肿瘤放疗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加上放射治疗后出现消化道功能障碍、骨髓功能抑制及其他副反应等,使患者成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得不到保障,所以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相当重要.
作者:陈美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护理理念与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进.循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科学性强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正逐步取代传统模式,成为主导.文章就化疗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开展循证护理模式以来,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进行了相关讨论,并就化疗科引入循证护理模式的重要性、具体方法及重要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强调该模式对提高护理带教水平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高思施;朱绿娟;林洁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文章通过收集广东省“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利获得情况,阐明中医药科研工作对专利的重视程度.结果显示,广东省19个“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所有重点学科都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共申请专利201项,获授权专利178项,其中122项是在2010年以来的建设期间所取得的.178项授权专利中,以中药方面的专利为主,计155项,占87.00%;按专利种类分,发明专利165项,占93.00%.各专利涵盖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以重点研究领域为主.
作者:陈铁宏;李文波;张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晚期肿瘤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案而将其分为临终关怀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各30例,并且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临终关怀组的患者给予临终关怀护理.结果:临终关怀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改善和满意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手术1184台作为对照组,2016年3~6月手术1262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物品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物品管理,对两组手术物品管理质量进行评价.从两组手术中分别选取医生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五常法”对手术室物品进行管理后,观察组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仪器使用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取物品所需时间及补充物品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分别由对照组的85.14%和87.61%,提升至观察组的97.53%和97.8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五常法”应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物品管理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及医患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作者:黄天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工程”建设旨在系统地宣传、整理、继承、推广和创新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索名医学术经验传承及推广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文章将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工程”建设的实践成果、问题困惑与发展思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行业内的同类项目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刘晓倩;刘梅;黄琨;霍旭东;周春宇;丁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消毒灭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在医院院感科的牵头下,妇产科专门设定院感质控医生和护士,并建立消毒灭菌管理小组对妇产科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妇产科消毒灭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结果:医院普遍存在消毒灭菌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医护人员预防感染意识薄弱、消毒器械使用不规范、消毒灭菌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规范等情况.结论:妇产科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科室,消毒灭菌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只有加强消毒灭菌管理,提高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才能有效降低妇产科的感染率.
作者:俞燕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精神科女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4年8月开始对精神科女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措施,从实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9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对精神科女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叶慧娟;沈云梅;周瑜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在医院血液科实施PDCA循环管理圈,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1年,医院血液科在输血管理中的输血申请单合格率及输血总体质量的合格率.结果: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及输血总体质量的合格率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之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液科的实施,能够使相关管理制度更加明确,分工更加具体,管理更加到位,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进一步改进,从而更加健全完善,从而能够提高输血中的申请单合格率和输血质量,提高用血安全,减少输血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高效的输血管理方法.
作者:金家丽;谢莹芳;李巧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实施宫颈癌筛查的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进而不断优化农村地区女性宫颈癌筛查的流程,提高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生对于宫颈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2013~2015年选取浙江省台州市具有农村户籍的女性38294例、38108例及37365例为研究对象,从2014年起加强质量控制,对相关的宫颈癌筛查病理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农村女性的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阳性发现率分别为2.19%、2.01%、2.30%.对2013~2015年农村女性的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活检,宫颈病理学组织检查阳性发现率分别为20.90%、24.68%、24.93%;液基薄层细胞检查阴性的患者进行复核,符合率分别为96.58%、98.21%、99.25%,液基薄层细胞检查阳性的患者进行复核,符合率分别为80.25%、86.76%、92.45%;宫颈组织切片阳性的患者进行复核,符合率分别为77.78%、86.36%、96.15%,宫颈组织切片阴性的患者进行复核,符合率分别为91.18%、94.87%、97.01%.结论:通过不断加强农村女性宫颈癌筛查病理的质量控制,农村女性宫颈癌检出率明显提高,假阳性及假阴性逐年下降.
作者:卢伟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