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卓敏
文章简要介绍了药品检验中的各项操作对人体的伤害,以提升自己的劳动保护意识,更好地做好药品检验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安军;夏稷子;张志红;陈贵;吴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人员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管理建议.方法:在浙江省宁波市不同医院内随机抽选内分泌科护理人员100人,采用问卷形式对其糖尿病护理胜任力进行调查,包括沟通能力、护理技能、法律意识、人际关系等,分析评分结果.结果:是否带教、是否接受培训、职称高低、应聘关系和职业兴趣所造成的糖尿病护理胜任力评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职称、职业兴趣是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分化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影响护理人员护理胜任力的原因很多,其中职业兴趣和职称高低是主要因素,日常管理中应完善职称评估制度,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帮助护理人员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作者:钟娜儿;陆春花;王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规范化管理前(2014年)与规范化管理后(2015年)的内镜清洗消毒102476次,分析内镜清洗消毒的可能问题,找出引起问题的关键因素,通过规范化管理改进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改进情况.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内镜清洗刷更换频率、清洗剂更换频率、职业防护检查合格率、细菌学检测合格率均明显增高(P<0.05),钳子管维修、内镜表面黄斑、纱布损耗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确保清洗消毒流程的依从性,加速内镜运转速度.
作者:胡冬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护理中应用亲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2015年在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进行观察,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7.20±3.42)h,短于对照组的(43.20±4.11) h(P<0.05);术后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6.36%,低于对照组的14.55%(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91%(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1d,对照组为15 d(P<0.05).结论:将亲情模式用于心胸外科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彩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全程健康宣教在肿瘤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医院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均分为常规教育的对照组和全程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了解度、医嘱行为良好度、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了解度、医嘱行为良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各项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肿瘤内科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加全程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宣教知识的了解度及对医嘱行为的遵从率,还能有效降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整个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虞冻沨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管理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浙江省荣军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于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集束干预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股静脉置管率分别显著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行集束干预管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改善置管部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晓芹;张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现代学徒制的二元制教育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满足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的支撑需求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学院开办的药学与中药学两个专业的二元制教学班为例,探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措施.
作者:倪峰;张杏;潘雪丰;郭素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老年科应用安全教育告知书前后的资料,评价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老年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未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前的老年患者资料120例,及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后的老年患者资料120例,比较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前后,老年患者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知晓率、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老年科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后,老年患者对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较前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前显著降低,患者及家属对科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有所提高,投诉率有所降低.结论:在老年科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可保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作者:胡耀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麻醉科发展与医院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麻醉用于手术可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当前,医院麻醉科的发展仍存在不利于发展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医院麻醉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善建议,推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郭文静;刘文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骨科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由于生理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医患之间关系紧张.全面加强骨科医患之间的关系建设,消除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有着重要意义.借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完善医疗保障体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消除和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为构建起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范亮全;徐天波;刘德国;侯振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护士开展职业认知教育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的妇产科50名护士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对所有的妇产科护士实施职业认知教育,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职业认知教育前后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及职业倦怠感.结果:经过职业认知教育干预后,妇产科护士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17.52±6.38)分、去人格化(4.52±3.96)分明显下降,低个人成就感(33.26±8.23)分明显下降(P<0.05).经过职业认知教育后,妇产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各个维度的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妇产科护士进行职业认知教育能够提高护士的获益感,降低职业倦怠,进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章瑶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十二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123个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扶持)专科项目建设,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高技术的中医民族医药人才队伍扎根广西基层医院,带动全区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学科(专科)的发展.学科(专科)带头人培养是重点(扶持)专科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重点学科(专科)带头人的发展现状,从构建良好带头人成长环境、加强带头人业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提升其学术地位等方面,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中医民族医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带头人的成长.
作者:卢健棋;罗远;林元佳;黄琛;王清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现状,对前景进行展望.方法:从护理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护理绩效考核方式对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现状进行分析,在护理绩效评估方向的转变、加强多维度考评体系的建立、注重评估精度及可信度方面进行前景展望.结果:国内护理绩效考核方式从传统单一化逐渐向科学化、人性化方面转变,护理绩效评估仍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统一、正规培训,对护理工作认知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绩效评估结果.结论:应通过科学精度测量指标,增加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的可信度及效度,提高护理绩效评估工作质量,使护理人员的劳动得到回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俞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门诊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余姚市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安排就诊服务,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项目(耐心解答态度、主动接待、护士形象、就诊秩序管理、主动健康教育)考核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投诉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内科门诊中,能明显改善内科门诊的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可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丽君;翁钰倩;吴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术后苏醒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35±2.13)d,低于对照组的(16.42±2.21)d;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贺茹依;王红艳;陈冯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产科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个性化护理模式,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护理结果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方面的结果.结果:施行个性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施行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满足产妇的个性化需求,减少产妇的不良情绪发生率,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作者:戴鸯鸯;徐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8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标识措施.对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身份识别错误率、用药差错率、导管拔除错误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有坠床/跌倒情况发生,对照组坠床/跌倒发生率为3.23%,观察组为1.0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 (P<0.05);观察组平均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用于泌尿外科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还能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谭琳;何伟红;张伟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新生儿病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及成效.方法:选择2012年医院收治的新生儿456例,在新生儿病区行护理风险管理,设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医院收治的新生儿445例,在新生儿病区行一般管理,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家长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新生儿臀红、液体渗出、留置套管针脱出的发生率分别为4.27%、3.60%、2.92%,观察组分别为1.32%、0.66%、0.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82.0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9.34% (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佩琳;刘建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新生儿2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留置针不良事件,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媚;戴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皮肤科门诊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方法:针对皮肤科门诊患者受到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并予以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皮肤科物品表面、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的病原学检测数据.结果:实施预防与管理措施后,医院感染率为0.93%,低于实施前的1.34%(P<0.05);皮肤科物品表面、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满意度为94.74%,高于实施前的83.56%(P<0.05).结论:针对存在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医护质量,有效预防皮肤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唐梦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