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李新民;侯俊林;李晓冰
“十二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123个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扶持)专科项目建设,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高技术的中医民族医药人才队伍扎根广西基层医院,带动全区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学科(专科)的发展.学科(专科)带头人培养是重点(扶持)专科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重点学科(专科)带头人的发展现状,从构建良好带头人成长环境、加强带头人业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提升其学术地位等方面,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中医民族医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带头人的成长.
作者:卢健棋;罗远;林元佳;黄琛;王清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干预在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选取医院2015~2016年妇产科产妇10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干预,从结果分析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明显减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产妇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吕幽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护理中应用亲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2015年在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进行观察,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7.20±3.42)h,短于对照组的(43.20±4.11) h(P<0.05);术后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6.36%,低于对照组的14.55%(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91%(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1d,对照组为15 d(P<0.05).结论:将亲情模式用于心胸外科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彩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主要是通过介绍手术室在带教护理实习生的工作中普遍会出现的问题,继而就带教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结果:增强了实习生的责任感、沟通能力、学习工作能力.结论:认真落实护理实习生的管理带教工作、帮助实习生完成实习任务,对减短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上的适应期有明显帮助.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常见的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对病理技术实施质量控制,具体包括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如病理标本的制作、HE切片的制作、临床试剂知识的储备等,以及对每位患者进行电子档案的记录和对患者使用的检查单进行优化,观察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实施后HE切片的优劣率变化和对病理标本污染情况变化.结果: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实施后,HE切片的优质率明显提高,病理标本污染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理技术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患者的康复与治疗具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丁华新;王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基于药品电子监管码的门诊药房药品核对及追溯系统.方法:改造医院的信息系统,通过扫描药品电子监管码与处方信息进行核对并保存,以审核及追溯日常发放的药品.结果与结论:降低人工发放药品时差错的发生,实现发放药品追溯管理.
作者:吴慧忠;张杰;陆世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翻译能力是译者在翻译工作中所需的潜在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以及相关职业素养.根据关联-顺应理论,中医翻译过程可以分为“原文语篇释意”与“译文语篇产出”两个阶段,在中医翻译过程中,译员需具备包括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在内的九大能力素养.
作者:周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产科近2年收治的110例住院分娩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方案的整体护理组55例和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的常规护理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整体护理组产妇对护理质量评分为(90.10±2.32)分,常规护理组产妇对护理质量评分为(65.90±2.63)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整体护理组母婴健康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各项指标如产妇保健知识掌握、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等,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避免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使母婴健康.
作者:何幼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基于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心得体会,重点分析案例教学法方法引入急诊科护理教学工作当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2年10月~2015年3月)实习护士人员共70位,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位实习护士生在临床培训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35位实习护士生则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方法,即CP教学法.在一个月(4周)之后分别观察两组实习护士生各项能力指标数据,进行考核评价.结果:通过此次统计分析后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不同方法培训教学之后,包括在临床操作和理论护理知识考核方面均效果显著,但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急诊科护理带教中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叶晓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管理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浙江省荣军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于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集束干预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股静脉置管率分别显著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行集束干预管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改善置管部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晓芹;张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为探讨用人单位对中医药人才职业胜任力的社会需求,促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特开展本研究.方法:选择京内外85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结果与结论:用人单位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维度的职业胜任力认同度较高(P>0.05),而交流与沟通技巧、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三个维度较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维度相对较弱(P<0.05或P<0.01).
作者:田润平;刘晓辉;张衍泽;赵建磊;乔庆彬;艾华;许美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更好的服务患者.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 6年4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和比较两组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改进幅度超过20%.结论:在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莹毅;谢月华;夏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门诊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余姚市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安排就诊服务,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项目(耐心解答态度、主动接待、护士形象、就诊秩序管理、主动健康教育)考核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投诉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内科门诊中,能明显改善内科门诊的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可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丽君;翁钰倩;吴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风险控制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0例传染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管理,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基础护理上结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并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控制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汤才红;王莉娜;郑萍;江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医药行业和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的重大任务之一,其实施进程必将给当前整个医药行业带来强烈的政策震荡,产生诸如医药制造领域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动,国产药品质量大幅度提升,加速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行业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以及增强医药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等影响,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制建议.
作者:何道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使得社会、家庭和个人承担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尿病上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可有效延缓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风险.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进行总结,以加强糖尿病管理.
作者:王晓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在骨科病房的实施效果,以改善科室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6月骨科病房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比较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前后骨科护理质量、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及骨科护士专科业务水平.结果:骨科病房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骨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总分平均分为(95.25±6.51)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3.42±5.26)分(P<0.05);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P<0.05);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护士专科业务水平的考核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可有效提高骨科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水平.
作者:李春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选取义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180例产科的产妇为研究对象,2014年8月~2015年8月实施传统护理模式,为实施前,2015年9月~2016年9月实施精细化管理,为实施后.观察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精细化管理前后产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精细化管理后产妇的健康教育知识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占比明显好于精细化管理前(P<0.05).精细化管理后产妇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生活护理、技术操作及整体护理等护理工作的各项指标的评价显著高于精细化管理前(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以在产科护理中可以为产妇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医院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精细化管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高职院校健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决传统高职教育体系中教学体系层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创新健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在于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和创业型复合人才”为目标;突显“专业品牌化”和“教育个性化”两个特色;推行学科、产业、国际化、人文及环境五项建设;切实解决学生短期学习与长期工作、生活的关系;工作表现与学习能力的关系等六大问题.实行“1256”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竺静;邱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门诊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建议,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4~2015年收治的366例脑卒中患者,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针对性预防建议.结果:年龄≥50岁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不同年龄阶段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次是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糖尿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其中185例合并两种及以上危险因素.结论:对无症状但包含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宜严格控制“三高”,合理安排饮食,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戒烟忌酒.同时加大全社会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努力降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作者:朱应斌;项廷选;林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