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成效

潘巧红;冯常强;朱虹

关键词:骨科,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与实施效果.方法:自2016年3月起在骨科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分别于实施前后每周1次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于实施前后请患者于出院前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实施前后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后,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隔离管理、护理安全管理、引流管护理及静脉置管护理等8个方面合格率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得分明显提高;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更好的服务患者.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 6年4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和比较两组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改进幅度超过20%.结论:在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莹毅;谢月华;夏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对肿瘤内科患者开展全程健康宣教的价值

    目的:探究全程健康宣教在肿瘤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医院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均分为常规教育的对照组和全程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了解度、医嘱行为良好度、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了解度、医嘱行为良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各项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肿瘤内科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加全程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宣教知识的了解度及对医嘱行为的遵从率,还能有效降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整个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虞冻沨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听障儿童听力康复需求的调查与干预

    目的:对听障儿童家长关于儿童听力康复的需求进行调查,为开展相关的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6月来医院就诊的92例听障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方式,了解听障家长对儿童听力康复的具体需求,提出有效建议.结果:参加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者78例,占84.78%.90.21%的家长表示愿意参加听觉言语康复训练班,且更倾向小班训练.其中61.96%的家长选择一对一的训练模式;82.61%的家长想知道儿童听力康复的常用训练技巧,且需迫切解决的问题贯穿于语言教育、言语矫正和听觉康复三方面.结论:在听障儿童听力康复中,家长的需求非常大,有关听力康复专业人员应针对家长的需求给予帮助,促进听障儿童恢复听力的速度.

    作者:李健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体会

    目的:探讨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措施及成效.方法:选取近期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3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评情况、服务态度调查情况、产妇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到产科病房中,可满足产科患者的身心需要,促进产妇生活质量的提高,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章秋莲;陈晓映;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麻醉科高效率与患者安全的探讨

    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科技的发展,麻醉学也在飞速发展.提高诊疗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科室人员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文章从提高麻醉医师工作质量、完善麻醉流程、控制麻醉用品质量等3个方面,分别探讨了提高麻醉科效率、保证患者安全的方法.作者认为不仅要提高麻醉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素质,还要建立完整的麻醉流程与紧急预案,还要保证麻醉用品的质量安全,才能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宋潇潇;王玲;何胤琰;徐文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案例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基于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心得体会,重点分析案例教学法方法引入急诊科护理教学工作当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2年10月~2015年3月)实习护士人员共70位,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位实习护士生在临床培训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35位实习护士生则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方法,即CP教学法.在一个月(4周)之后分别观察两组实习护士生各项能力指标数据,进行考核评价.结果:通过此次统计分析后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不同方法培训教学之后,包括在临床操作和理论护理知识考核方面均效果显著,但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急诊科护理带教中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叶晓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疗机构护理绩效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现状,对前景进行展望.方法:从护理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护理绩效考核方式对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现状进行分析,在护理绩效评估方向的转变、加强多维度考评体系的建立、注重评估精度及可信度方面进行前景展望.结果:国内护理绩效考核方式从传统单一化逐渐向科学化、人性化方面转变,护理绩效评估仍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统一、正规培训,对护理工作认知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绩效评估结果.结论:应通过科学精度测量指标,增加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的可信度及效度,提高护理绩效评估工作质量,使护理人员的劳动得到回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俞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围术期麻醉医师的责任思考与建议

    为保证围术期麻醉工作的安全,减少因麻醉风险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文章作者明确作为麻醉医师的责任,应严格按照医疗规章制度操作,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吴启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PDCA管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管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从而提高门诊输液工作的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医院进行门诊输液的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采用输液室常规工作流程进行输液和护理,观察组26例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并且对输液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6.92%,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在门诊输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避免医源性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超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药品检验中的劳动保护

    文章简要介绍了药品检验中的各项操作对人体的伤害,以提升自己的劳动保护意识,更好地做好药品检验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安军;夏稷子;张志红;陈贵;吴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培训在ICU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管理中的开展价值

    目的:探讨对ICU护士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管理循证护理培训的措施和价值.方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5年4月对ICU护士强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培训,比较分析开展循证护理培训前后护士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管理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护士进行培训之后护理质量评价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培训之前,培训后护士在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培训之前(P<0.05).结论: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范循证护理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对于保证ICU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丽艳;郑超;陈双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用人单位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评价的调查研究

    目的:为探讨用人单位对中医药人才职业胜任力的社会需求,促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特开展本研究.方法:选择京内外85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结果与结论:用人单位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维度的职业胜任力认同度较高(P>0.05),而交流与沟通技巧、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三个维度较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维度相对较弱(P<0.05或P<0.01).

    作者:田润平;刘晓辉;张衍泽;赵建磊;乔庆彬;艾华;许美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绩效考核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开展绩效考核的措施和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呼吸内科20名护士及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绩效考核实施时间段,将其分为绩效考核实施前(2014年7月~2015年7月,20名护士及160例患者)和绩效考核实施后(2015年8月~2016年8月,20名护士及160例患者),比较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士综合绩效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绩效考核实施前相比,绩效考核实施后护士在职业道德与服务态度、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岗位价值、个人能力、临床带教、专科操作与科研附加分方面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绩效考核实施前相比,绩效考核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绩效考核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朱晓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亲情护理在心胸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护理中应用亲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2015年在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进行观察,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7.20±3.42)h,短于对照组的(43.20±4.11) h(P<0.05);术后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6.36%,低于对照组的14.55%(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91%(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1d,对照组为15 d(P<0.05).结论:将亲情模式用于心胸外科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彩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士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开展护士分层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内科开展护士分层管理前的2015年6~12月与管理后的2016年1~6月收治患者各21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病房管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行为、操作技能和服务态度均较管理前显著提高(P<0.05);满意度为99.05%,较之前的89.05%显著提高(P<0.05);护理缺陷和投诉率为0.95%和0.48%,低于之前的6.67%和5.24% (P<0.05).结论:内科护理中开展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率.

    作者:赵琴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康复速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护理满意度为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平均下床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期间的舒适度,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顾美华;沈红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中医翻译能力要素分析

    翻译能力是译者在翻译工作中所需的潜在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以及相关职业素养.根据关联-顺应理论,中医翻译过程可以分为“原文语篇释意”与“译文语篇产出”两个阶段,在中医翻译过程中,译员需具备包括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在内的九大能力素养.

    作者:周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目的:探讨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40名在妇产科实习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基础上,采用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分析两组护士的带教结果,比较两组护士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及护士护理的患者满意度.结果:比较经过带教后两组护士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护理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士护理的患者(P<0.05).结论:将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实施到妇产科带教工作中,可以提高护士的学习质量,提升护士的基础护理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

    作者:周伟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生儿病区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新生儿病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及成效.方法:选择2012年医院收治的新生儿456例,在新生儿病区行护理风险管理,设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医院收治的新生儿445例,在新生儿病区行一般管理,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家长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新生儿臀红、液体渗出、留置套管针脱出的发生率分别为4.27%、3.60%、2.92%,观察组分别为1.32%、0.66%、0.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82.0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9.34% (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佩琳;刘建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在母婴床旁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在母婴床旁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4.30±0.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持续性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产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